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叙事结构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两个方面肯定了电视剧《围城》对小说《围城》的改编。在结构上,电视剧《围城》沿袭了小说《围城》的"流浪汉体"结构,以人物遭遇体验为线索,描写了抗战背景下的世态人情;在形象塑造上,小说里的每个人物都颇为丰满生动,演员们也用精湛的演技为电视剧增添精彩。此外,从心理刻画、情节叙述和语言特色三个方面笔者也具体分析电视剧相比小说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游走情节是长篇小说在发展演变中形成的展开情节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以游走情节作为主体的文本中,动因、阻力的设置直接关系到情节的发生、发展。本文从游走情节的角度还原分析《西游记》和《堂吉诃德》,认为《西游记》是魔幻浪漫主义的游走叙事,《堂吉诃德》是写实主义亦庄亦谐的游走叙事,两个文本各有不同的游走动因和阻力设置。正是在不同动因的驱使下,人物才开始踏上游走的路途.游走情节也随之发生。而重重阻力的设置,不仅拉伸了整个游走过程,推动了情节发展,而且还对游走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的深化等具有重要意义.并使游走过程曼具未知性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阶段阅读小说,主要从情节、人物、环境三个部分人手,或欣赏其情节的精彩,或品评人物之生动,或感受环境之涵义,并且从中抽象出小说的主题思想.初中学生小说阅读的知识正是从这几方面建构的.  相似文献   

4.
《花市》(初中语文补充教材第一册,作者贾大山)与《卖蟹》(初中语文第六册,作者王润滋)这两篇小说,人物设计与艺术构思都很相近,但人物个性却都很鲜明,情节也都曲折生动。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在小说创作的画廊里可谓珠联壁合。这两篇小说的主要人物都是三个。主人公都是一个姑娘。所不同的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指对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生动细致的描绘。它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 小说家写小说,要在具体的情节中刻画人物、传达情感、呈现主旨,而细节描写几乎是小说刻画人物的关键所在,因为只有通过细节才能充分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才会形成鲜明的形象。  相似文献   

6.
朱俭 《学周刊C版》2011,(9):129-129
在四大文学样式中.大多数学生最喜欢读的莫过于小说了,因为学生对小说生动曲折的情节或鲜活、个性的人物特别感兴趣。  相似文献   

7.
在小说《洛丽塔》中,纳博科夫突破传统小说的窠臼,不仅取材大胆,而且在小说叙事过程中,一方面使用大量的"造真"手段、过分渲染真实,让读者以为亨伯特真诚地忏悔了他痛苦的生命历程;另一方面通过巧妙的情节安排和人物命名以及戏仿等艺术手法,自曝其虚构性质,使小说具有鲜明的后现代主义的元小说特征。  相似文献   

8.
《红字》是美国的第一部象征主义小说,作品以生动的题材和独特的象征手法代表了霍桑创作的最高成就。本文分析了小说人物和情节中基督教原型的象征意义,揭示了霍桑的"原罪———赎罪———死亡———永生"这一创作主题。  相似文献   

9.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兼具语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短篇小说。莫顿·亨特借叙述者客观可靠的眼光,以回忆的方式言说主人公的童年经历,演绎出了一曲成长之歌。这部作品中人物的心理状态与境遇改变体现着叙事学传统情节观中人物认知方式(mindstyle)的重要意义。从人物性质角度分析这篇课文,便于将小说“情节”与“人物”有机结合,深化对小说文体特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细节描写是对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细枝末节的描写,是记叙性文章的最小描写单位。人物细节描写在整个文学作品中,虽属"细胞"、"一枝一叶",但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文学作品。小说中的情节人物等之所以构成生动的形象,都是由琳琅满目细节描写组成的,运用典型的细节去刻画人物,可以起到以一当十、画龙点睛的作用,使人物的形象丰满生动,从而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本文主要从肖像细节描写和语言细节描写两个方面来阐述细节描写的作用和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1.
对比又叫对照比较,它是把两个事物或人物、一个事物或人物的两个侧面摆在一起,通过比较说明问题的一种方法.为了把事物的特点、人物的性格反映得更清楚、更明白,写文章常常要用到对比的方法,尤其是在小说中,对比描写能为刻划人物和推动情节服务.巧用对比,使所刻划的人物形神毕肖,活灵活现.在<群英会蒋干中计>一文中,作者善于运用对比描写,尤其是抓住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的特点进行对比,使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动而活泼,给人印象深刻.在教学中,笔者注意引导学生对课文运用对比进行分析,学生明白易懂,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李淑华 《教学随笔》2014,(10):20218+218
小说的情节由围绕人物性格以及人物相互关系而展开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组成,它是小说塑造人物、揭示主旨必不可少的要素,不论是强化情节的小说还是淡化情节的小说都离不开情节。本文对《荷花淀》情节构思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纳博科夫将象棋艺术引入小说领域,在创作中借鉴了编制棋题的手法,要求优秀的小说必须具有独特性、创造力、和谐、简洁等多种品质。纳博科夫将小说文本视为一个空间化的场域,小说的节奏、人物的命运能够借助某些关键性的元素暗示、识别,而如何将命运之轨迹空间化地呈现出来,则考验着作家的艺术想象力与技巧。在纳博科夫的小说中,读者能够发现整体情节、人物布局所构成的和谐明晰的命运轨迹所形成的图案。  相似文献   

14.
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分析人物与情节之间的关联,可以发现每个人物都在小说情节当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在小说《帕斯库亚尔·杜阿尔特一家》中塑造的人物具有典型的性格特点和时代特征,他们推动着情节的发展。这些人物也是社会群体的缩影,透过他们可以发现作者的写作特征和创作意图,也能让读者了解西班牙当时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5.
《荆棘鸟》是考琳·麦卡洛最著名的作品,《荆棘鸟》讲述了克利一家三代的故事。由于复杂的情节,特殊的结构设置,生动的人物刻画以及精心设计的写作方式,《荆棘鸟》成为了一部非常吸引人的小说。主人公的悲剧命运使小说更让人印象深刻,本文运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分析小说中两个主要人物的命运——梅吉和拉尔夫。  相似文献   

16.
周乐 《辽宁教育》2013,(2):94-96
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童庆炳先生在其《文学理论》一书中,阐述小说的基本特征为“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显然,解读一篇小说应该重点关注的是人物、情节与环境。  相似文献   

17.
<正> 人物的行动与相互之间的关系的连续构成情节。情节与人物一样,是寓言故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情节的重要性早已被人们所认识。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三个要素是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①这对于小说来说,自然不应该受到非难,但却不完全适用于寓言。因为二者的目的并不完全相同:小说主要为了塑造形象,通过形象来认识生活,反映生活,表现生活;寓言则主要用生动的故事来说理。果戈理说,喜剧的主角是笑,我们也可以说,小说的主角是人,寓言的主角是理。由于以上差异,小说情节中的某些优点,如丰富性、曲折性,反倒成了寓言情节的弊端,而必须代之以单纯性和简洁性。前者为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所需要,后者为显  相似文献   

18.
通常认为中国小说产生于诗歌散文之后,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才初具规模,唐以后逐步走向成熟。但是笔者通过对先秦诸子散文之一《论语·微子》中《荷丈人》的研读,认为《荷丈人》与小说发展有一定渊源关系。1.小说人物与《荷丈人》之人物小说的基本特征是具有人物、情节和环境。据比较分析,《荷丈人》也具有生动而鲜明的人物形象,曲折完整的故事情节,特定而真实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说艹条艹条艹条艹条艹》、明《荷丈人》具有小说的某些特征。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塑造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荷丈人》中共出现五位人物…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中的诗词不仅是精彩荟萃的艺术大观园,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也是小说情节发展的有力补充,隐秘而合理地暗示了故事发生的前因后果。  相似文献   

20.
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情节论看来,《呼啸山庄》是一部"严肃、完整、有一定的长度"的作品,符合亚里士多德的悲剧标准。小说情节的"突转"引发了读者的"怜悯"与"恐惧"之情,使小说产生了强烈的悲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