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寡情的柴进     
林冲流放途中去柴进庄上,柴进大喜,设宴招待。期澡柴进新聘任的洪教头来搅局,弄得柴进极端尴尬,以至于柴进最终卉旧迎新,彻底站在林冲一边,一心要林冲赢他,火那厮的嘴。  相似文献   

2.
老何 《大中专文苑》2011,(19):54-55
宋江去找柴进,准备把炒股挣来的银子存在柴进的钱庄,再和他商量一下资本运作的事。柴进的钱庄里有大把的银子,放着不用实在太可惜了。出于安全考虑,他让李逵赶马车送他去。  相似文献   

3.
欧阳修行文的启示北京顺义牛栏山一中傅士豪茅盾先生曾盛赞《水浒》中“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段描写“笔墨之经济,达到了极点”。他指出:“说要比武了,却又不比,先吃酒,当真开始比武了,却又半真(洪教头方面)半假(林冲方面),于是柴进使银子叫解差开枷,又用大锭银...  相似文献   

4.
《水浒》第七十二回有这样一段情节:宋江为了尽快实现其“顺天”、“护国”的投降主义目的,急不可待地带领心腹柴进,以“观灯”为名,来到京城,一方面想去走皇帝宠妓李师师的“后门”,求其“下情上述”,争取“招安”;另一方面则千方百计寻机觅径,面见皇上,直接“告一道招安赦书”,以成投降“正果”。柴进趁元宵节“张灯结彩”、“人闹马嚣”之际,潜入皇宫禁院。当他摸到皇帝书房时,“但见素白  相似文献   

5.
方德俭 《教育文汇》2013,(18):25-25
这节课,施林又忘了带课本。一周内,他已第三次没带课本了。我没好脸色地说:“马上回家,把书讨回来再上课!没有书,就不用上课了!”  相似文献   

6.
铁券是封建帝王颁赐给有功之臣世袭的享有某种特权,尤其是犯常罪免死的一种凭证。它作为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的特殊产物,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分别是西汉的始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扩大化和明朝制度化。铁券常给人以护身符的外在印象,然而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流于形式,统治者根本没有认真考虑过铁券的功能实现问题,而是给铁券加上种种限制,致使铁券预先免罪免死的功能无法实现反而走向其对立面。  相似文献   

7.
名人与书拾趣韩长代王夫之“嫁书”清初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书达224卷之多,代表作有《读〈通鉴〉论》、《尚书引义》等。他大女儿出嫁时,陪送的嫁妆是一箱书稿。他说:“这就是我多年来为女儿操办的嫁妆。”袁枚“吃书”清代诗人袁枚说:“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  相似文献   

8.
二、对话的形式要多样,多则新 学生作文例2: 张老师说:“这么说,这本书是你给他的啰?” 我说:“不,是他从我手里抢去的。” 张老师说:“这书到底是谁的?” 我说:“是我的。” 张老师又说道:“你为什么把这种书带到学校来?” 我将这段对白抄录在黑板上,结合同学们人物对话呆板、生硬的普遍现象,以批改作文的方法,讲述了作文对话写作中常用的四种基本形式。 1.人物在对话之前。如;张老师说;“这么说,这本书是你给他的啰?” 2.人物在对话之中。如:“不,”我分辩道,“是他从我手里抢去的。” 3.人物在对话之后。如…  相似文献   

9.
佟亚东 《下一代》2011,(2):24-24
一日,到朋友家,他的儿子正窝在沙发里津津有味地看书,见我来,打了一声招呼,又埋进了书里。我好奇地问:“看什么好书呢?”孩子的父亲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闲书、闲书。”我们落座后,孩子的妈妈皱着眉头说:“你也看到了吧,这孩子就爱读这些打打闹闹、嘻嘻哈哈的书,一点教育性都没有,我给他买了多少名著经典,他翻两眼就撂那了,你是老师,你说这些书读多了,是不是对孩子没什么好处呀?”  相似文献   

10.
宋江在水泊梁山,论力气 抵不过李逵,论计谋“鬼”不过吴用,论钱财赶不上柴进,论武艺比不过林冲,可梁山的一百零八将照样尊称他为“大哥”,推他坐了“第一把交椅”。汉高祖刘  相似文献   

11.
走在大街上,男孩佳宝逢人便问:“你知道魔法学校吗?”从早晨问到中午,人们都摇着头说:“不知道!”佳宝很失望,他为了寻找魔法学校,两条腿都快跑断了。他再也不想回到学校去了,学校已成了他的伤心地。那天上课的时候,他在下面偷偷地看一本关于魔法学校的书,被老师发现了,老师不仅没收了他的书,还批评他说:“一天到晚不好好学习,尽读这种异想天开的书,有本事把学习成绩搞上去!”下课后,同学们笑着叫他“魔法大师”。老师的批评,同学们的嘲笑,让他伤心极了。有一天,他离开了学校,独自走上了寻找魔法学校的路。他要学会魔…  相似文献   

12.
大家都笑了     
有一天上课,我做课前提问,当问到A同学时,他基础不好,我特意选了一道相对简单的问题,心里知道他足以能答上,结果还没有等他开口,就有嘴快的学生先答了出来,他把书一摔,说:“不会!”我一时间生气,也把书一摔说:“爱会不会!”就走出教室去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体育爱好     
庄再迪 《高中生》2014,(1):63-63
有4个人在一起谈论体育爱好问题。第一位是男士,他说:“我知道白小姐不喜欢羽毛球。”第二位也是男士,他说:“我喜欢足球,但我不是何先生。”第三位是女士,她说:“有一位男士喜欢排球,但他不是李先生。”第四位也是女士,她说:“我喜欢网球,可惜赵小姐不喜欢。”  相似文献   

14.
儿子喜欢折纸飞机,我虽买折纸书给他,但他看不懂,按书上的方法老折不出来,于是就求我教他。我回答他说:“不要看着书折,你自己爱怎么折就怎么折,这样才有意思。”他听了后开始尝试自己“制造”飞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爱生有道     
高萍 《山东教育》2014,(11):21-21
前几天我推荐学生买《中外名人成长故事》一书。今天,我一走进教室,四五十个学生兴奋地举起了手中的书。这时,吕德博同学带着哭腔说:“老师,今天早上我刚买的书,现在就没了。”看着孩子着急的样子,我拍拍他的肩膀:“孩子,别着急,到底怎么回事?”没等吕德博回答,刘源抢着说:“老师,吕德博真的买了,今天早晨我看见的。  相似文献   

16.
苏格拉底的房子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和几个朋友住在一间七八平方米的房子里,友人认为他的居住条件太差,他说:“和朋友们住在一起,随时可以交流感情,是值得高兴的事啊!”几年后,他一个人住,有人说他太寂寞了,他说:“我有很多书,一本书就是一位老师,我和那么多老师在一起,怎会寂寞呢?”  相似文献   

17.
手不释卷     
《下一代》2010,(7):37-37
【语出】:《三国志·吴书》 【原文】: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释文】:形容勤奋好学和做事入了迷 【故事】:三国时期,吴国有一位大将军叫吕蒙,他小时候家里很穷,所以他没有读过多少书。有一次,孙权劝他多读些书,而吕蒙却说:“军营里时间太紧,根本没机会读书。”孙权听了很不高兴地说:“你这是在找借口,你的事再多,难道比我的事还多吗?  相似文献   

18.
步之 《老年教育》2010,(4):42-42
我正和不满四岁的孙儿一起看画书,孙儿忽然说:“爷爷,我也要吃唐僧肉!” 我笑着问他:“你怎么想起要吃唐僧肉啊?”  相似文献   

19.
读书与悟道     
杨旸 《山东教育》2004,(21):20-20
近日读《庄子》,书中有一段话颇令人深思。齐桓公坐在堂上读书,有一个在堂下正在做车轮的木匠过来问道:“请问国王读的是什么?”桓公说:“是圣人的书。”木匠又问:“圣人还活着吗?”桓公说:“已经死了。”木匠听后不禁感叹地说:“既然圣人已死,那你昕读的东西就不过是圣人的糟粕了。”桓公听他的话中对自己所读之书竞如  相似文献   

20.
书趣     
王夫之“嫁书”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述224卷。有一年,他的大女儿出嫁,人们都来看望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看他给他女儿办点什么嫁妆。王夫之高兴地拎来一只箱子,说嫁妆都备齐了。有人打开一看,原来是满满一箱书。王夫之对大家说:“这就是我多年来为女儿操办的嫁妆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