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4 毫秒
1.
基于网络外语学习环境的外语教育数字出版已成为外语出版产业的发展方向。外语教育数字出版应关注“自主学习平台+移动外语学习系统”、“外语学习技能训练和评估系统”与“外语学习和学术资源平台”的开发。  相似文献   

2.
混合式外语教材出版是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外语教材出版的新路径.文章介绍了混合式外语教材出版的时代背景及外语教学出现的新变化,指出了混合式外语教材出版必须遵循的理论及原则,再以上海外语教育社全新推出的"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系列教材为例,以点带面,探讨了混合式外语教材的构成及其出版流程,并对此类新型教材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王栋 《出版广角》2017,(21):75-77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高校外语教材形成了纸质教材和数字教材相结合的立体化出版格局.数字教材具有直观性、即时性、多模态等特征,是当代外语教学的重要资源载体.然而,我国高校外语数字教材的开发与出版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内容、形式、普及性和实用性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在概述外语教材数字化出版形式与内涵的基础上,指出我国高校外语教材数字化出版现存的问题,并分析其解决的方案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从知识生产角度对出版知识的生产与运行、出版学科的构建与发展进行探讨,以期为出版学科建设提供思路。根据学科概念,基于“知识即目的”“问题为导向”“知识集群”三种出版知识生产模式,探索出版学科的内在构建路径与发展道路。“前科学”阶段的出版知识形态大致有三种,分别是基于问题研究的出版知识碎片、基于领域研究的出版知识集群、基于范畴研究的出版知识体系。由于学科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以,当完成了在知识空间的内在系统化构建并形成出版学科之后,出版学科的发展仍然需要遵循知识逻辑和制度逻辑,学科形态的出版知识运行除了要遵循知识生产逻辑之外,还会受到诸多社会建制的影响和约束。结合出版学科处于“前科学”阶段的特征和我国学科制度改革的现状,从知识生产角度梳理出版学科的构建过程与发展路径,为前瞻性地谋划出版学科的建设与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贾爱武 《中国出版》2012,(13):60-63
当今世界,美国是国际公认的出版强国。二战至今,美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外语教育。本世纪初,美国教育部批准资助的外语教材开发系列项目,无疑成为通过教材规划与出版来落实和推进21世纪外语教育战略的重要实例。一、美国对外语教育的重视美国对外语教育的高度重视,始于1942年著名  相似文献   

6.
学科交叉融合不仅改变了出版学的研究范式,更是对出版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在梳理回顾学科发展“分散—综合—分化—再综合”历程基础上,分析论证了学科“再综合”背景下出版人才培养的守正创新之道,强调“以产业运作方式实现社会文化构建之目的”培养出版专业化人才是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出版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正道”或“根基”;更新教育理念、优化知识结构、强化业务技能和转变培养方式是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出版教育和人才培养得以笃行致远的源泉。  相似文献   

7.
学科建设是推动学科发展和学术繁荣的关键。当前,出版学科体系逐步成熟,学科高等教育渐成规模,学科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学科专业设置相对完备,本、硕、博专业学位面目清晰。出版学科建设的主要特征,凸显学科建设的根本导向和重要动力,彰显学科建设的内生性力量,及其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的发展主调。出版学科建设过程中仍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使命,应以出版增列进入新版学科专业目录为契机,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做好出版学科共建工作,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出版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8.
首届全国出版学科共建工作会议的召开,擘画出版学科未来发展,共商出版人才培养大计。在新一轮全国学科目录调整中,中宣部、教育部和有关高校、出版界,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出版学科建设的新方向、新路径,确定以共建方式建强出版学科,各方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出版学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出版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站在了一个全新的起点上。  相似文献   

9.
对近年出版的中文科技出版物中外语词使用的情况作了调查,发现存在不少问题:直接使用外语词在年轻人中较普遍;在一些科学技术、医药卫生领域直接使用专业外语词较多;在一些报纸、杂志等面向大众的出版物中直接使用外语词更是屡见不鲜等,提出了规范使用外语词的原则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亮 《出版参考》2018,(1):51-53
外语教材的出版工作促进着我国外语教学改革与发展以及中外文化交流,但是在引进版外语教材的出版工作中,编辑始终要把好政治关,确保国外优秀的教材服务于我国的外语教学,最大程度地实现其社会价值,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学术出版应以促进我国学科发展为第一要务,紧密围绕和服务好"双一流"建设要求,并借助一流学科发展的契机,构建出版社自身的优势学科体系和强势学科品牌.在出版优势学科构建与促进发展的过程中,应利用好本版专著、翻译著作的双重资源,以本版专著为基石,以国外译著为重要补充,一方面通过本版专著的发展情况决定翻译著作的选择方向,另一方面通过译著的出版为本版专著提供更多资源和机遇.同时还可借助于出版社教材、科普类图书等其他图书品种的发展出版契机促进优势学科的多维度协同发展,彼此优势互补,借力发展,最终实现学术出版优势学科的构建与打造.  相似文献   

12.
出版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时至今日,许多同时起步的学科已经发展成熟并臻于完善,而出版学科则出现发展迟缓甚至出现衰退迹象.究其原因,既有“重术轻学”的出版学科的理论之失,也有“编辑出版”的出版学科范式之误.新形势下谋划“正名升级”的出版学科顶层设计的发展之策,探索“三原一方”(原史、原著、原理和方法论)的出版学科建设之路,显得必要而迫切.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外语教材出版中存在单纯追求快速发展、忽视图书质量保障工作的现象,本文结合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外语教材编辑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分析了新时期图书质量保障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总结我们的做法,交流外语教材编辑质量保障工作的心得。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入手,考察出版观念的萌芽以及由此形成的古代出版传播观念的特点;通过对儒家文化价值观和传统四部之学学术体系的考察,梳理经世致用思想在古代出版活动中的发展以及古代出版学术思想的演进;结合西学东渐的时代背景,考察爱国主义、出版自由、版权意识等近代出版观念的输入与衍变,以期揭示出版的观念与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从中寻找出版学的学科发展渊源和思想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5.
大学出版社在学校教学、科研、出版等方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学校整合学术资源,凝聚学科优势;传播学校文化,扩大社会影响;搭建学术平台,推动学科发展;倡导学术出版,营造科学气氛;展示学术成果,弘扬学术成就等方面,出版社不仅为学校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推动力,也已经成为展现学校文化实力和科研力量的重要窗口和标志。  相似文献   

16.
为大力宣传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优秀图书,进一步推动大学出版事业的发展,教育部社政司首次组织了近百家出版社,将各社获国家级三等奖以上和省部级一等奖以上的1155种优秀图书,汇编成《全国大学出版社获奖图书荟萃》,于1999年12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该书收集的获奖图书门类齐全,含文科、理科、工科、外语、医学等学科方面的图书;每本书都有获奖项目和内容简介等,并附有112种获国家级大奖图书的彩色照片。 该书集中展示了改革开放20年来,大学出版社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全面反映…  相似文献   

17.
张雪萍 《采.写.编》2021,(10):117-118
大学外语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对于学生个人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出版社要明确当下的要求,明确当下新媒体的发展趋势,适当借助公众号或者开发特定的App,丰富整体的教材内容,构建对教材的立体化建设,并且采用专业的管理模式,有效防止盗版,确保教材出版的稳定发展,因此基于融媒体的大学外语教材出版融合发展之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根本方向。文章从学科、文化、行业、技术四个维度展开,学科面向是中国特色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逻辑起点,要从优化出版学的学科体系出发完善出版学学术体系、创新话语体系;文化面向是中国特色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根本导向,要以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为研究导向、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出版学研究指向彰显学科价值;行业面向是中国特色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价值取向,要立足出版实践、回应行业诉求、理顺产学关系,推动出版业和出版学科协同发展;技术面向是中国特色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创新动力,要在新的技术背景下重新审视出版的社会功能,在大的学科环境下平衡出版学的开放性和主体性,在变的时代主题下锚定出版学知识体系演进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9.
《新闻记者》2012,(2):92
新闻出版总署9日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资源配置10条"新政"是《意见》最大的亮点:一是支持出版传媒企业创办完全面向国外外语市场的外语类期刊,并配置相应出版资源;二是对完全针对国外外语市场开展出版业务的  相似文献   

20.
发挥外语专业优势 努力为外语教育与科研服务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社长王益康建社15年来,我社一直把出版高等学校的外语教材和学术专著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到1994年为止,已出版中外文12个语种的图书共1300多种,总印数超过1.2亿册。除图书外,我社还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