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经常有家长打电话或来信,咨询孩子趁家长不注意拿家里的钱,或买零食,或玩游戏机。孩子的这种行为会不会发展为偷窃?该怎样制止这种现象的进一步发展?例如一位山东家长来信说:“……我的儿子正上初一,特别爱玩游戏机,家里不给他钱,他就偷家里的钱。现在,他已拿过3次了,第一次我们批评了他,没打他。第二次我们打了他。可没多久,他又第三次偷拿家里的钱。最可恨的是一次偷拿同学的40元,我们痛打了他一顿。我们为这事儿特别着急,每次批评他、打他,他却说知道自己错了,可就是管不住自己,请问孩子偷拿家中的钱去玩,我们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2.
经常有家长以羡慕、奇怪的口吻对我说:“真怪 !我的孩子在家里谁的话都不听;可一进幼儿园,老师要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脾气也不犟了。真不知老师的法宝是什么 ?”事实确实如此,许多孩子在家里很任性,在幼儿园却规矩、听话,判若两人。为什么同一个孩子,在 幼儿园和在家里表现如此不同呢 ?  一个重要原因是幼儿园教师与某些家长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不大相同。许多家长当孩子犯任性毛病时往往感到束手无策。我经常见到有的家长带孩子到商店去玩,孩子看到喜欢的玩具就爱不释手,不管家中有无,都吵着要买。如果愿望实现了,就高高兴…  相似文献   

3.
一、坚持正面教育。对有不良行为的孩子非打即骂,往往毫无效果,甚至更糟。应通过讲道理等使他知道自己错在哪里,鼓励他改正。二、教育措施一致。家长教育孩子切忌一个管、一个护;一个严、一个宽。那样会被孩子钻空子,取其所需,使家长失去威信,以致根本无法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意见统一,配合默契,有不同看法可过后再说。三、多些理解和宽容。有时理解和宽容比训斥和惩罚更有力量。孩子产生不良行为时,应在耐心批评教育后给予安慰,鼓励他振作起  相似文献   

4.
编前语:有的时候,我们未必真正把教育孩子看作一项需要家长言传身教倾注爱心与关怀的“工程”,而仅仅是我们生活的一种附带,对孩子的漠不关心、父母不合等给孩子带来难以消除的负面影响,会导致孩子因“亲情饥渴”而出现心理上的障碍,从而使孩子用另一种方式去弥补心灵的这项空白。请听一位孩子长辈的焦虑。咨询员:A来访者:BB:我是一个孩子的姑姑。这个孩子自从上了初一以后开始拿家里的钱,从一百一百地拿发展到有一次开运动会拿了家里的1000元,上星期到他爷爷那里整整拿走了2000元。他有点贪嘴,爱吃东西,他说家里面不给他买他要…  相似文献   

5.
诚实是一种美德。说谎则是人人都厌恶的一种不良品质。很多家长都向我们老师反映,孩子在家里撒谎,明明是他做错了事情,却不肯承认。对此,就如何看待和解决幼儿的说谎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生活中这样的事谁都碰得到几桩:几个孩子刚才还玩得好好的,一转眼就吵作一团,甚至打得不可开交。一些家长为了避免孩子与别人冲突,干脆把他关在家里,省得他到外面惹是生非。其实,孩子间的争吵、打斗也是一种学习。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如何处理与同伴的纠纷,也是孩子人生路上一项很重要的学习内容。那么,作为家长究竟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孩子们的争斗?  相似文献   

7.
家长对待孩子的收集有两种态度,一是支持,为他的收集提供材料和存放场所:二是讨厌,孩子把收集品放在家里,家长不是嫌碍事,就是嫌脏,孩子一边收集来,家长一边向外扔。我家访时发现,大四班贾宝瑞的爸妈非常支持孩子的收集,做得很出色。我走进她家举目一看,110m2的房子宽敞明亮,陈设富有童趣,真像进了儿童乐园。我和家长相互问好之后,就谈起了孩子,在谈到孩子喜欢收集的特长时,侃到了宝瑞爸妈的心坎上,他俩你一言我一语,兴致勃勃他讲了起来:孩子从三岁开始,就爱捡些色泽鲜艳、形状新奇的物品,看见就拿起来装进自己的…  相似文献   

8.
一位家长最近因送孩子礼物的事很是郁闷。他的孩子期末考试成绩不错,按照他事先对孩子的许诺,他提前很多天就跑到商场里买了一大堆礼物,包括一架两千元的飞机模型。孰料兴冲冲抱回家里,孩子只淡淡瞄了一眼,就放到一边,说同学新近拿到班里一款更新式的游戏机,而飞机模型对于他这个年纪已经有些过时了。家长不免有些伤心,觉得孩子一点都不知...  相似文献   

9.
省钱电话机     
一些家长给孩子买来手机,以备需要时进行帮助或保平安。可孩子不知道节俭,常常打电话聊天,话费帐单居高不下。英国一发明者为家长想了个省钱的办法。他设计了一种新的电话,电话只能拨打或接收一个号码,那就是家里的电话号码。而且这种电话不怕丢,因为它对别人尤其是盗贼没有用处。省钱电话机  相似文献   

10.
编者的话:时常有家长打来电话,反映孩子趁家长不注意时拿家里的钱,或买零食,或玩游戏机。家长很担心,孩子的这种行为会不会发展为偷窃?该怎样制止这种现象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此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解答。来话者(以下简称A):孙老师,您好!我儿子上小学4年级了,他特别爱玩游戏机。家里不给他那么多的钱去玩,他就偷拿家里的钱。现在,他已经拿过3次了。第一次我们批评了他,没打他。第二次我们打了他。可没多久,他又第三次偷拿家里的钱。我们家长为这事儿特着急。每次批评他、打他,他都说知道自己错了,可就是管不住自己…  相似文献   

11.
现在幼儿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爷爷、奶奶、妈妈、爸爸都围绕着他转。不少家长对子女宠爱多,教育少,顺从多,要求少,使孩子处在一种特殊的地位。有的甚至变成家里谁也管不了的小霸王。我们班有个叫小刚的小朋友,在家里每天早晨吃的是麦乳精加鸡蛋,中午无荤不下饭。到了幼儿园以后,家里唯恐他吃不饱,中途还给他送点心。爸爸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做错了事情也从来不批评。久而久之,孩子只听好话,稍不如意就骂人、打人,十分任性。有时为了一点小事,伤了大人间  相似文献   

12.
有问有答     
《少年儿童研究》2012,(4):56-58
孩子在家不愿意劳动怎么办? 问:孩子在学校里是很爱劳动的,但在家里却什么都不愿意做。我感觉他需要老师的赞美胜过爸妈的夸奖。孩子对于家长的表扬很不屑,却很在乎老师对他的看法。这是为什么呢?怎样才能让孩子乐于在家里做家务?  相似文献   

13.
1.孩子生活转入新开端时。新学年、新学期,孩子进入新的学习环境,常有一种新感受、新心情,此时家长应因势利导。 2.孩子享受成功喜悦时。家长在祝贺鼓励的基础上,应对孩子提出明确的要求。 3.孩子感到委屈时,家长应表现出冷静、宽容和同情的态度,孩子会产生感激之情,易于接受家长的告诫。  相似文献   

14.
<正>当代幼儿教育,对幼儿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第一,来自教师自身的渴望。希望快速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用以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压力。第二,来自家长方面的需求。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有人陪着、哄着、惯着,他们在家里是小太阳,说一不二,家里有很多大人围着他转,要星星不敢给月亮,一方面孩子已适应了这种众星捧月的生活状态,另一方面,家长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也应该像在家里那样得  相似文献   

15.
一些家长来信询问:孩子在家里挑食、偏食怎么办?武汉市的一位家长还左来信中诉说:“……这孩子不肯好好吃饭,我只好给他吃白木耳、桂圆、巧克力,现在他连巧克力也吃厌了,人还是那么瘦,真叫人焦急。”现请浙江幼师附幼的陆瑞霞医师扼要解答,以供家长们参考。  相似文献   

16.
问:我儿子很爱小动物,在家里也养了一些,后来小动物死了,他很伤心,哭了很久,还不让我们扔或埋。我该怎么做呢?为难的妈妈答:当孩子心爱的小宠物死去时,家长首先不要低估这件事情给孩子带来的震撼。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家里宠物的死去,往往是他第一次亲历与他  相似文献   

17.
最近听一位家长说,孩子所在幼儿园的老师给他们播放有关二人转演员小沈阳的节目录像,孩子们兴趣很高。老师问孩子们观后感,孩子们都说对小沈阳的感觉很好。一个小朋友说,对小沈阳“一个人最大的痛苦是人死了。钱却没有花完”的台词印象深刻。老师表扬他,说他看得认真。孩子在家里把这一经历告诉家长,家长却表示担忧。  相似文献   

18.
马老师:我是孩子的父亲。最近,因为老师让家长签字,我们家里闹了几次不愉快。前两天,孩子犯错了要我签字,我一气之下还打了孩子。他妈妈说光打也不是个办法。您说当老师让家长签字的时候,我们该怎样处理?  相似文献   

19.
前几日,笔者一个当班主任的朋友在他的班上进行了一次调查,承认曾经偷拿过家里的钱的孩子占四成,经常偷拿的孩子竟占三成,而且绝大部分家长都不知情。这个调查结果应该说是令人触目惊心。笔者需要提醒家长的是,现在的孩子对钱是比较敏感的,他们的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很难抵御钱对  相似文献   

20.
真情的回报     
快要上课了,一位家长急匆匆地找来了.她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向我诉说了教育孩子的苦衷:孩子大了反而不如以前听话,要买什么东西不给他买就丢脸色、耍脾气;天凉了拿衣服叫他加上反而讨得孩子一顿责怪;有时饭煮好了,叫他来吃饭也嫌她多事……怎么办?一腔热血培育孩子,得到的竟是如此效果!我听了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会这样?我赶紧安慰家长,叫她放宽心,要宽容孩子,尤其对于即将跨入青春期的孩子更要好好地引导他,切不可总是拿家长的尊严或武力去压制他……铃声响了,我快步走进教室,和学生一起学习课文《真情的回报》。讲读完课文后,我在总结课文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