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重点建设政策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治理工具,它的直接效果是形成了一批重点建设大学.随着"211工程"、"985工程"以及"双一流"建设的实施,重点建设大学数量不断增加,每个省份至少有一所,但是省域分布的离散程度加大,部分省份成为集聚高地.同时,重点建设大学开始通过跨地域流动推动高等教育资源的区域尺度重构.资源流动与权力重构是息息相关的,管理重心的下移、城市发展高等教育权力的凸显成为影响当前重点建设大学发展的关键特征.在"双一流"建设的新阶段,我国应适度改变重点建设大学的遴选与评价方式,扩大城市高等教育管理权限,规范重点建设大学跨区域流动.  相似文献   

2.
从5个分类维度构建我国普通高校分类标准及指标体系,并对我国"985工程"二期重点建设大学进行分类尝试。结果表明,通过实施"985工程",我国已建立了一批以学科类、综合性、研究型为主要类型的国内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也存在生师比和本研比偏高、定位失当、重点不明、盲目求大求全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关于黑龙江省高教强省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分析了黑龙江省高教强省建设规划出台的背景、意义及建设高教强省的价值取向,并且解读了规划的重点内容:重点建设好“五个一批”,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一批高水平学科专业,服务主导产业群发展;建设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建设一批高水平人文社科基地,促进文化大省发展;培育一批高水平领军人才为核心的创新团队,促进人才强省建设。着眼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需求,主要实施五个计划,即新农村建设服务计划、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服务计划、高层次人才培养培训服务计划、校企共建工程研发中心服务计划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计划。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面临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重任,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不仅需要若干所高水平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也需要一批行业特色鲜明、办学质量高的多科性大学。新形势下,行业特色高校要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处理好"特色"与"综合"的关系;切实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和特色,协调好优势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关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统筹好行业"专才"和社会"通才"的关系;确立服务面向和服务重点,立足行业的同时兼顾国家的战略发展需求;重视产学研合作及创新平台的建设,加强科学研究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5.
《高中生之友》2008,(1):2-2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的大学。其占地7000余亩,校园内树木葱茏,碧草如茵,环境优雅,景色秀丽,绿化率达90%以上,被誉为"森林中的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通过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高水平创新平台为依托,不断集聚学术带  相似文献   

6.
软科2020年中国大陆地方百强高校排名榜中的100所地方高水平大学在地域与学校类型上存在一定的分布差异.不同办学层次高水平大学的对比分析表明:地方高水平大学与国家层面的高水平大学办学差距较为明显,其中人才培养维度差距最大;地方高水平大学内部也存在较大差距,在高等教育场域中仍然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后起之秀"地方高水平大学在办学资源和社会服务维度优势明显,但学科水平呈相对弱势.地方高水平大学应将"一流本科教育"作为发展提升的基础工程,将创新学科建设模式、凝练学科特色作为发展的根本支撑,将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作为获取办学资源、提升内生力的重要机制,将差异化办学定位作为学校整体提升与发展的核心统摄.  相似文献   

7.
叶正茂 《山东教育》2021,(13):20-21
济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设立于1948年,专业前身是硅酸盐材料与工程,主要以水泥、玻璃、陶瓷等建筑材料的教学与科研为主,1998年调整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建材局“八五”重点建设学科。现为国家一流专业和特色专业,山东省“十三五”重点建设学科,2016年入选山东省首批一流学科建设立项,2019年获批山东省首批高峰学科立项建设,2020年入选省属高校“高水平学科”建设项目中的“高峰学科”建设学科名单。  相似文献   

8.
“211工程”、“985工程”建设以来,我国高水平大学的办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高等学校总体实力增强,已经形成了一批规模适当、学科综合和人才会聚的高水平大学。这些高水平大学已经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源头,同时也对整个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牵引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和"新工科"背景下省域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强调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水平的应用技术研究和高精度的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因此,其关键评价指标范围和要素重点体现于:理工类学科专业集聚度、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能力、面向企业共性或关键技术的科技创新水平、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服务支撑地方产业转型升级能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学学科建设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大学学科建设的发展趋势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学科方向仍将聚焦于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凝练、创新与发展,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先进学科。第二,学术队伍建设呈现网络化、矩阵状态势,其核心为创新型人才。由此,大学将逐步成为社会的思想库、创新的策源地。第三,学科基地建设凸显内涵式发展的趋势,创新基地支撑学科建设的发展,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11.
在欠发达地区建设高水平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合理布局的应然之义,有助于促进当地社会经济进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只要具备国家战略背景和各级政府的支持,并在办学经费、大学校长、发展战略、学科建设、校企合作、治理结构等方面获得有力支撑,欠发达地区高水平大学就能得以建立和发展。为此,当前的中央政府应采取三大举措:设立国家重大专项,对欠发达地区高水平大学重点投入,重点建设;将欠发达地区高水平大学作为深化高校体制改革的"实验区";合理规划布局,积极有序地推进欠发达地区高水平大学的建立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创建于1901年,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之一。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一批以科学研究见长的高水平大学。"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实施迫切要求这些大学要以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建设为核心,积极推进基层学术组织和管理架构的改革,建立一个全新的教学科研管理运行机制,使高校成为现代经济健康、快速、稳步发展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14.
走综合化发展道路是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在崛起进程中的一个战略趋向。综合化战略与综合性大学建设相伴而生,大学综合化是一种历史概念、学科概念、整体概念和质量概念,综合化发展意味着学科综合化、职能综合化、管理综合化等。面对认识理念偏差、特色难以凸显、学科综而不合、人才培养单一、科研缺少协同、资源难以保障等困境,坚持能力提升、特色发展、有限综合、学科综合、协同创新、资源集聚等举措是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综合化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5.
重点大学须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一批高水平、高层次的重点大学,既是社会赋予高等教育的使命,也是高等教育自身良性发展的要求。所谓重点大学,是指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学科发展、国家建设及科技与社会等重大问题的解决上处于前沿,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学术管理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有的还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大学。建设一批重点大学,并使其中一部分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是我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非凡的战略意义。展望21世纪,我国重点大学所要面对的突出背景是知识经济的兴起及其对高等教育的挑战。所谓…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其中精品课程建设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代表了各高校课程建设当前最好的理论水平和最新的发展方向,也可以推进其他课程的建设,以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是学校提高教学水平和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保障条件。在社会对工程学科要适应工程实践的大前提下,工程学科精品课程建设呈现出自己的特点。本文重点介绍了工程学科精品课程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关系,以及对以后工程学科精品课程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正区域大学是多样性的,而"高水平"却是相对理想、又具有共识标准的模糊概念。多样性的主体能够达成统一的办学目标吗?区域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区域大学的高水平建设到底是个虚幻的梦想、可及的现实还是个虚假的问题?这个命题发端于上级主管,喧嚣于当下的办学实践中,但理性的研究者却值得反刍深思。"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创建区域高水平大学",这些目标是近年来政府、社会及大学自身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敲打出的最强音符。然而,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十五”计划宣布:在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里,将全面启动新世纪人才工程,这就是——每年增加高等院校的招生名额;将组建或调整一批高校的学科和专业,为共和国造就应对知识经济挑战急需的新型人才;将在经济、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着力推进改革与创新,让创新成为提高民族素质的灵魂。我国要在全球性的人才竞争中展开一场保卫人才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争夺战。 “十五”期间,我们既要巩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成果,更要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我国将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工程,未来10年,要把同龄人口高等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十五”计划宣布:在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里,将全面启动新世纪人才工程,这就是——每年增加高等院校的招生名额;将组建或调整一批高校的学科和专业,为共和国造就应对知识经济挑战急需的新型人才;将在经济、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着力推进改革与创新,让创新成为提高民族素质的灵魂。我国要在全球性的人才竞争中展开一场保卫人才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争夺战。 “十五”期间,我们既要巩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成果,更要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我国将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工程,来来10年,要把同龄人口高等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面临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重任,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不仅需要若干所高水平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也需要一批行业特色鲜明、办学质量高的多科性大学。新形势下,行业特色高校要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处理好“特色”与“综合”的关系;切实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和特色,协调好优势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关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统筹好行业“专才”和社会“通才”的关系;确立服务面向和服务重点,立足行业的同时兼顾国家的战略发展需求;重视产学研合作及创新平台的建设,加强科学研究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