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培养并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互动机制的思政教育理论为支撑,主要就提升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性进行研究,以期提高当前高职院校在思政教育效率。  相似文献   

2.
社交网络发展为信息交流的便捷性提升提供了有利保障,而高校思政教育与社交网络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容矛盾,化解矛盾并科学运用社交网络开展思政教育,是未来阶段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必经之路。本文从社交网络环境与现代高职院校专业教育的矛盾入手,论述了社交网络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积极与消极方面的影响,同时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思想引导、提升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对社交网络工具应用、完善社交网络环境下高职思政信息化教育体系等有效路径,以期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升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组织员是高职院校在基层党组织负责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党务工作者。高职院校组织员参与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职院校推动“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将加快高职院校“大思政格局”的构建,促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进一步丰富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队伍,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推进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4.
韩冷 《成才之路》2023,(9):60-62
在“大思政”视野下,高职院校必须对本校的办学理念重新定位,强化思政工作,以更好地确立“大思政”的教学思想,进而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文章阐述“大思政”的概念,分析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探讨高职院校思政工作在“大思政”视野中的困境,指出“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对策是重视网络环境的净化、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开辟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方式,网络深刻影响着学生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网络为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诸多好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新问题。教育工作者要科学看待网络的影响,利用网络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6.
郭锴 《成才之路》2023,(10):129-132
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把学生培养成党、国家、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高职院校辅导员要合理利用红色文化,对高职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文章从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内容入手,明确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红色文化的价值,分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对高职院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责任作用及高职院校辅导员创新思政工作的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7.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效果的好坏,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成果的一种衡量和判断。本文以常州科教城思政教育质量调查的问卷结果为例,分析当前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思政教育质量的路径,从而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8.
专业课程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师在承担技能培养任务的同时,也要利用专业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基于此,从理念、实施和考核的角度,提出高职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策略,以期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和院校思政教育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浅析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培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从校外大环境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素质培养的影响入手,阐述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素质培养的关系,提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素质培养方式的更新的观点,并就此展开论述,从五个方面提出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形态多样,各有优势,要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应深入研究高职院校各类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科学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合力体系,促使高职院校各类思政教育载体发挥最大的合力,切实提高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育人的实效性。因此,研究高职教育语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合力需界定其主要内涵及其基本特征,以及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合力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已经不再只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需要在价值引领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作用。我们以高职英语“价值引领”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实现“思政”和“英语”一体化的课程设计思路,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与英语学习、运用有关的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实现“思政”和“英语”一体化的课程设计思路有助于提升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水平。  相似文献   

12.
加强技能型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培育工匠精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当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存在着目标和内容不够明确、重视度不高、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等问题。明确思政教育目标,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培育高水平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能够切实提高河北省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根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内容、形式、点击率、影响力、知名度、技术支持、专职人员欠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科学规划,统一管理,力争把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成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4.
周鸽 《亚太教育》2020,(2):156-156
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主要包括法律法规的理论知识教育,以依法治国为主线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意识、法治精神和法治行为的培养。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要考虑到把“依法治国”的新精神贯彻到教学中,把依法治国的精神理念按照“三进”要求,即通过“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来加强对大学生的法治教育,从而提升思政课法治教育的实效性,充分利用好依法治国的理念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教学思维进行创新,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将网络技术应用其中,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能够更好地加强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和引导([1]),同时也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目前以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手持、智能识别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断深入推进,网络思政教育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在协同育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探讨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必要性,然后论述了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提升网络思政意识、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等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途径,希望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亲和力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形势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亲和力对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起到重要作用,文章阐述了思政教育工作者亲和力的主要内涵及表现形式,提出了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亲和力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亲和力的有效途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育人内容,关乎学生成长。为实现“大思政”格局构建目标,高职院校共青团应积极开展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高职院校在新时期强化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总结了高职院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现存不足,进一步得出可采用活用网络平台、打造思政品牌、健全教育模式、组建高素质团队是高职院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强化策略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立场坚定的高素质人才、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至关重要。通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水平现状的分析,从大学生思政教育、双创意识、双创知识、精神培养、校企合作、教学团队等方面,提出了有效的策略和可行路径,以期激发学生双创潜能、提高学生双创能力、提升双创教育时效。将思政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是未来职教发展战略,有助于实现高职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保障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服务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是现阶段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关键性课程,在高职教育阶段,立足于不同的专业课程教学背景融入思政教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意在优化高职院校育人成效,提升高职院校育人质量。文章主要探讨了案例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院校专业背景下,思政教育中的方式方法,文章还引入微课这一独立且具有先进性的教学资源的教学组织路径。通过本研究分析可知,在基于微课的案例教学模式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实践需合理选择案例内容、基于微课引导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思政教育实践力度、基于创新教学要求提升教师专业引导能力,为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加强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的结合,在人文教育体系中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扩充人文教学思想体系。对现阶段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目的是探索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有效创新的途径,增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