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计并使用循环练习法,对大学一年级体育普修大学生进行了教学对比实验,结果显示,该法在提高大学生体育教学的总体效果上好于一般教学法;该法有机地将高强度和大运动量结合在一起,优化的高校体育课密度结构,提高的体育课运动负荷水平,有效地改善了大学生有氧耐力状况,并提高了大学生体育运动中的协调能力,并由此提高了大学生体育学习的自信心。同时,操作过程中各类新的运动刺激不断涌现,使得学生在体育课上积极参与,学习的自主性有明显提高,建议高校低年级普修体育教学中广泛予以采用。  相似文献   

2.
分层次教学对高中女生体育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实验比较的方法 ,旨在体育课内通过分层次教学 ,克服好生吃不饱 ,差生吃不消的被动局面。实验证明 ,课内根据不同组别的教学对象 ,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实施分层次教学 ,可以使每个学生尝到跳一跳摘到苹果的“最近发展区” ,对于发展学生身体机能 ,提高学生运动素质 ,增强困难生对上体育课的自信心有着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要想身体健康,就要经常运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说的是经常流动的水不会腐臭,门轴经常转动就不会被虫蛀。人的身体也一样,经常运动会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由此看来,运动对维持生命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少年儿童,正在生长发育时期,更需要运动。运动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上好体育课,在体育课上,除了学习有关体育知识、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和技术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同时,要进一步挖掘体育教材中内在的健美因素,将美育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具体活动中。 1.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 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提出的一项重  相似文献   

4.
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的各种身体练习,是人由安静状态向兴奋状态过渡的一个过程。通过身体活动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大脑皮层对运动的分析、判断能力,使动作完成得更加协调、准确,减少失误。体育教学准备活动还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快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体育课堂上,把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跟上运动的节拍,精神饱满、情绪高昂地进行体育课的学习一、对体育教师来说,首先应提高学生对准备活动的认识。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的一部分,而大多数学生根本不重视,只是敷衍了事。通过对726名学生  相似文献   

5.
1、问题的提出 1.1 体育课是在不断的活动过程中进行的,所以在不断的运动中培养学生的意志,提高思想品质是体育课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特征.因而体育课的思想品质教育应该结合体育教学的具体特点进行,不能离开体育锻炼身体的实践而空泛地进行说教.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在借鉴相关的身体自尊量表的基础上,对中央民族大学2013级选择部分藏族、汉族男生的进行了身体自尊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民族但同一运动项目的学生身体自尊存在差异,同一民族不同运动项目存在身体自尊差异,特别是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身体自尊感确存在着显著差异。对藏族和汉族学生身体自尊进行比较发现,藏族学生身体自尊水平高,这其中民族特点占有很大的因素。学生身体自尊也和学生的饮食习惯,休闲娱乐活动,环境差异,自我评价标准以及运动项目有关。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探讨大学生评价体育教学与学习满意度现况及此两者之相关情形,研究工具为自编的《学生评价体育教学问卷》和《学生体育课学习满意度问卷》,对泉州市5所高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回收的问卷以典型相关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大学生评价体育教师教学各因素的现况,教学态度热最高,其次依序为教学评量和专业能力,整体体育教学之品质获得学生之肯定;2、学生体育课学习满意度各因素以体育教学最高,其次依序为器材安全、比赛活动、行政服务、场地设施,整体而言,学生在体育课学习满意度倾向于中等以上程度,显示体育课学习大致符合其期望;3、学生评价体育教学各因素与学习满意度各因素之间具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
福建大学生体育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等方法 ,对福建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学生对体育课的看法、课外活动情况、喜爱运动项目等方面进行调查 ,研究表明 :1)福建大学生对体育有较大的亲和力 ,有正确的主观认识和积极态度 ,大学生运动能力、健康水平、课外锻炼时间、次数均高于其它普通类大学生 ;2 )在学生对体育课看法方面 ,学生对体育课满意度呈正态分布 ,体育课开设二年不够 ,三年最佳 ,大学生体育课分班以项目分班 ;3)学生锻炼场地以运动场地为主 ,锻炼形式 2 4人自由活动 ,阻碍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为体育器材和场地不足 ,女生自我锻炼意识较差 ,而没有合适运动伙伴也是阻碍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运用测验法、数理统计法对湖北医药学院2008级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进行三年跟踪监测,分析发现,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总体良好,体质健康状况改善显著,男生体质状况优于女生。学生总体身体形态偏瘦,身体机能改善明显,身体素质具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指出高校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对于增进学生体质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并提出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摘要:第65届美国运动医学会年会(ACSM)年会暨第9届运动是良医世界科学大会于2018年5月29日~6月2日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成功举行。本文以大会主题报告和专题演讲的内容为基础,重点介绍第65届ACSM年会关于身体活动促进研究领域的相关议题,并通过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对身体活动促进研究领域的当前热点与未来趋势进行探讨。通过对大会相关内容的梳理,笔者将对身体活动促进研究的以下相关议题进行重点阐述:1)基于健康行为理论和社会生态模型的身体活动促进研究;2)建成环境对于身体活动的促进作用;3)智能手机对于身体活动的促进作用。关于上述研究内容的探讨可以为我国运动科学研究中身体活动促进干预的设计和公共健康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自1980年以来,我省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的三项任务,以及如何正确处理运动技能教学与身体锻炼之间的关系,有三种不同观点: (一)认为体育课是教学课,应以传授体育的知识、技能为主,体育教学过程就是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的过程,不同于课外体育活动。 (二)认为体育课是身体锻炼课,强调以发展身体素质为主,采用简易可行的具有炼身价值的手段,进行体质教育。  相似文献   

12.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选取《国际体力问卷》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作为测量工具,以2015级清华大学学生为调查对象,对青少年体育参与和社会适应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及分析。结果显示:1)就整体而言,青少年体育参与和社会适应的关系模型有效,不同强度体育参与和社会适应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联性,高强度、中强度身体活动对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2)从不同性别来看,男、女大学生体育参与和社会适应的关系模型均有效,高强度、中强度身体活动对男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女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仅受中强度身体活动的影响比较显著;3)就不同生源地而言,省会城市、区(县)城市、乡镇(农村)大学生体育参与和社会适应的3个关系模型均有效,高强度身体活动对来自3个地域的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中强度身体活动对来自区(县)城市和乡镇(农村)的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4)从父母受教育程度来看,大学及以上、初高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父母的大学生体育参与和社会适应的3个关系模型均有效,高强度、中强度身体活动对大学及以上、初高中文化程度父母的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中强度、低强度身体活动对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父母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体育环境因素对大学生运动快乐感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量表法以227名大学生为被试分析了快乐感与体育环境支持因素的关系。差异检验表明,男性在适应校园文化环境和参加体育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及获得的运动快乐感明显高于女性。相关分析表明:①大学生的内部因素(体育文化生活满意度运动能力性格类型)和外部因素中的团体氛围及体育成绩是影响运动快乐感的重要因素;②校园体育环境的主要因素对运动快乐感产生积极支持作用;③身材长相、体质状况不影响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也没有对快乐感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上海市中小学生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时间替代与身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上海市486名6~16岁中小学生为测试对象,使用加速度计客观测量其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水平,使用标准测量仪器测量身高和体重;采用单因素模型、分配模型和等时替代模型3种数据分析方法进行数理统计。结果:平均每天用5 min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VPA)替代久坐行为和低强度身体活动(LPA)可分别使初中生BMI减少0.194 kg/m2和0.207 kg/m2,使正常体重学生BMI减少0.118 kg/m2和0.108 kg/m2,使超重肥胖学生BMI减少0.151 kg/m2和0.147 kg/m2。平均每天用5 min的MVPA和LPA替代久坐行为后,可使小学生BMI分别减少0.167 kg/m2和0.035 kg/m2。久坐行为替代初中生、正常体重和超重肥胖学生MVPA及替代小学生的LPA和MVPA均显著提高了其BMI水...  相似文献   

15.
人类身体成份特征与运动能力(第一部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整体的系统观从多层次、多途径来指导身体成分的研究,做为总课题的第一部分,探讨了身体成分的以下问题:1)几种身体成分测试方法的准确性;2)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和不同民族的身体成分特点;3)不同运动项目对身体成分的影响;4)遗传因素与身体成分的关系;5)女孩在初潮前后、运动与不运动对身体成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加下,按照教育计划和教育大纲,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技术、发展学生身体、增强体质,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意志品质教育的过程。体育教学与其他课程的教学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最大的不同点是体育课是通过各种身体锻炼来进行,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与技能,并发展身体、  相似文献   

17.
《九年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物理实验,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教学中应该多做‘试一试’、‘动手做’之类的随堂小实验,通过观察和感受使学生受到启发并归纳出结论。”因为初中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物理,学习方法及抽象思维能力都还没有形成,所以这种教学理念完全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摸索与实践,笔者认为下面6个小实验便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内探究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根据高校保健体育教学现状,参加保健课学生的特点,探索运用运动处方进行保健体育课的教学。对运动处方的制订,在课堂中实施办法及教学效果进行了阐述,结果表明:运用运动处方进行保健体育课的教学能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积极性,更好地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加快健康的恢复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根据少年儿童身心发育特点,设计符合学校开展的健身干预方案,通过实施,探索运动干预方案对学生体质的影响。方法:选取西安市某小学5年级8个班男、女生388人为实验对象,实施运动干预。实验前后对受试者相关指标进行测试,测试指标选取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三类指标14项测定并进行分析,显著性取P<0.05。结果:10周的运动干预,使受试者体脂含量、心肺功能、力量、柔韧、灵敏性、平衡稳定性及反应速度等方面都出现了显著变化(P<0.05)。通过干预提高了受试少年儿童的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水平。结论:运动干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少年儿童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学生整体体质健康水平,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干预方案可以作为学校组织开展体育课及阳光体育活动、促进学生体质增长的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两处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中几个问题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针对普通高校目前学生健康与运动能力、体育课状况、影响体育课教学的主要因素三个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目前高校学生健康与运动能力偏低;对体育课持满意态度仅占调查人数的11.47%;影响体育课教学的主要因素则是教学内容单调,场地器材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