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梦是关于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思想。作为一个在国际空间生存的国家,周边环境对本国安全的影响最直接。周边是中国梦国家安全利益的重中之重,是我国外交总方针的首要。十八大以来,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有新变化,美国积极插手中国周边事务,增加了中国周边战略安全压力。本文以国际政治理论为基础,结合周边安全新形势,分析中国梦与周边安全政策目标的内涵、轻重缓急。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睦邻外交政策与周边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边外交是中国和平外交的战略基点,中国奉行睦邻友好的周边外交政策.进入21世纪,面临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政府明确提出以"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作为新时期中国睦邻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这标志着中国的睦邻外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此外交新理念的指导下.中国积极展开与周边国家的友好交往,双边合作与多边合作长足发展,取得了丰硕的外交成果.与此同时,在周边外交中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需要以双边和多边为基本合作形式,通过建立对话与合作机制实现共同安全、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周边外交是我国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周边外交是创造有利于国家发展、稳定的国际环境的基础。中央研判形势,反思周边工作,专门召开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明确了今后5年至10年周边外交工作的战略目标、基本方针、总体布局,以及解决周边外交面临的重大问题的工作思路和实施方案。中央加强顶层设计,运筹外交全局,强调周边在我国发展大局和外交全局中的重要作用,2013年以来开展了一系列重大外交活动,加大了周边外交力度,突显"周边是首要"的中国外交思路及其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4.
2005年,国际形势在保持总体稳定的同时,发生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变化。受国内国际多种因素的制约,美国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由单边外交向多边外交的回摆,但并未放弃其独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国际安全形势严峻,非传统安全威胁更加突出。在此背景下,国际合作得到迅速发展,世界各大国从自身利益出发,频繁互动,大国关系总体呈平稳态势。中国的和平发展依然是2005年国际关系中的一个突出亮点,中国政府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外交新理念,在这一外交新理念的引领下,中国外交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主要由于冷战,地缘政治,意识形态诸客观因素,毛泽东时代中国的安全形势十分严峻,但极“左”思潮影响下的外交的一些指导思想和具体做法也难辞其咎,当时中国的安全外交对策基本是成功的,具有浓厚的革命理想主义色彩的“支援世界革命”的外交政策目标对中国安全的影响是复杂的,不完全是消极的,在宏观,战略和间接的意义上及在很有限的程度上,该政策取向有利于中国的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6.
"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形势具有七大特征:世界经济复苏曲折多变;主要大国竞相调整内外战略;大国关系加快重组;国际安全挑战复杂多样;亚太地缘角逐加剧;西方大国武力干涉利比亚,加剧中东北非动荡局势;中国和平发展引发外界反弹.展望未来,中国外交面临四大挑战,外部经济环境趋于严峻,大国竞争的战略环境趋于复杂,周边安全环境趋于紧张,内外两个大局互动趋于敏感."十二五"时期中国的和平发展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7.
2012年安倍第二次组阁之后,在国内政策方面大力推动修改日本宪法,为解禁集体自卫权创造条件。而经济方面的"安倍经济学"在1年多的时间里为推动日本经济复苏作出极大努力的同时,也几乎释放了全部利好。其扩大日本债务规模,促进日元持续贬值等政策加深了日本与周边各国以及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矛盾。而外交与安保领域的重大变化,从价值观外交到地球仪外交,从钓鱼岛问题到"东海防空识别区",安倍新政权的诸多新举措对中国的外部安全形势形成了极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睦邻外交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周边外交在其整个外交战略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中国的国家安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乃至国际地位的改善都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这是中国历届政府力图实现的基本外交目标。主要探讨中国周边区域的复杂形式、中国的睦邻友好外交政策以及处理周边矛盾和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过去数年里,中国与周边邻国的海疆争端呈集中爆发之势,在区外势力尤其是美国的介入下,这些争端已成为中国周边安全重大隐患。海疆形势的复杂多变,呼唤与时俱进的周边外交,中国需要更积极主动的策略推进双边关系,以更具亲和力外交化解认知困境。面临严峻挑战,中国政府进行战略性调整部署,对困难重重的周边外交可谓是积极信号。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我国的海洋时代悄然来临。与此同时,我国周边海域的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争端频发,海洋安全形势严峻,海洋安全问题已上升为无法回避的战略问题。在坚持和平发展战略方针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地维护国家海洋安全,为我国和地区发展积极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孙子的"先胜"思想在这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指导:"先胜"强调和平时期的国防和战争准备,"先胜"来源于"先为",即要做到"先知""先算""先备",在各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国家的海洋安全和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