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针对国内关于青年科技人才群体成长影响因素研究的不足,选取2012-2020年我国4 048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青年人才(以下简称“优青”)为研究样本,从性别、年龄、教育出身、学科领域、职业流动等维度分析青年科技人才的群体特征及其与人才成长的关系。结果显示优青的男女比例失衡,年龄主要集中在36~38岁,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以“985”大学居多,工程材料学部的人数高于其他科学部,职业流动规模不大;表明性别、教育出身和学科领域对青年科技人才早期成长阶段有显著影响,职业流动不会影响人才成长速度,而年龄与人才成才时长之间有较强的负相关性。进而从有关人才项目设置年龄门槛合理性、对人才不问出身可能性、人才职业流动逻辑性三方面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世界各国社会科学基金论文产出绩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09年上半年度SSCI和SCI数据库收录的社会科学领域基金论文为统计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世界社会科学领域科学基金论文的学科、国家和机构分布与规模进行统计分析,首次得出了当前世界社会科学领域科学基金投入的总体产出绩效以及主要学科、国家和机构产出绩效的各项指标,对于量化评估科学基金制、乃至不同学科、国家和机构对社会科学发展的贡献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以4个学科SCI论文为例,分析开放获取(OA)对期刊论文影响力的作用,以期对我国期刊OA发展提供启示。 【方法】 利用InCites数据库研究2010—2014年整合替代医学学科Top20高发文国家/地区、机构的OA论文与全部论文的被引率和CNCI的差异,并比较该学科OA期刊和非OA期刊的指标差异;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比较整合替代医学、农学、细胞组织工程学和行为学4个学科OA论文与非OA及全部论文影响力的差异。 【结果】 整合替代医学在高发文国家/地区、高发文机构及高发文期刊等不同层面,OA论文整体上低于全部论文的影响力;在4个学科,2010—2014年OA论文整体上低于非OA论文和全部论文的影响力。 【结论】 当开放获取成为出版常态后,科技期刊之间的竞争核心仍然是论文质量,仅依靠OA并不能有效提升期刊论文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刘利  宋歌  袁曦临  常娥 《现代情报》2014,34(1):94-99
以ISI Web of Knowledge检索平台电子信息学科2006-2011年不同机构间的作者合作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工具对机构合作网络从网络密度和中心性角度进行分析,并从我国电子信息学科领域机构间的合作呈现的特点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现阶段电子信息学科领域机构间合作的整体现状和特征。  相似文献   

5.
以Web of Science和InCites为数据来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世界及我国教育学科论文发表和被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国家之间、我国大陆地区和港澳台地区之间、我国大陆研究机构之间的教育学科影响力比较,得出我国教育学科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现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扩展库》为情报源,对2011年被其收录的新疆任意作者的论文,从作者分布、机构分布、文献语言分布、发文期刊分布、文献类型分布、学科分布,以及主要合作国家(地区)分布及机构分布八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可供科技管理部门制订科技规划和实施人才奖励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迫切需要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的支撑。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为例,分析了环境领域高层次人才发表SCI论文产出的总体概况、论文结构以及学术论文的国际影响,了解我国环境领域高层次青年人才成果的特征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基于Pajek软件进一步剖析了论文的合著关系,掌握该学术圈的主要科研合作网络状况,以期为我国科研管理部门制定人才发展计划和政策措施提供决策依据,为研究人员自身成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北京中医药大学2000-2011年被SCI收录的科技论文为研究对象,从文献数量、年代分布、使用语种、文献类型、学科范围、合作国家与合作机构、论文资助来源、出版物来源和论文标题等方面,分析近十年其科研论文相关信息,为学校科研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化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科学计量学、因子地图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高被引科学家论文合作关系进行研究,探寻高被引科学家科研合作规律,研究发现化学领域科学家论文核心作者网络中存在多种形式的合作团体。高被引科学家参与的机构、国家间科学论文合作逐年增加,尤其是国家合作已成为现今科学论文合作的主流趋势。科学家论文学科合作网络以生物化学与材料学为基础,随着科学的发展,高被引科学家的学科合作网络也随之变化。具体体现在原有学科的分化、新兴学科的崛起、学科交叉的增加以及其他领域学科的介入,这些规律将为我国化学科技战略管理决策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和大科学时代背景下,科研人员的跨国流动正成为常态。积极探索并适应科研人员跨国流动特点和规律,理解跨国流动对科研人员个体的影响机理,对于我国面向全球化态势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计划,建设世界科技创新人才高地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ICSR Lab数据科学平台和Scopus数据库,利用长周期(101年)、大规模(1700万人)的科研人员论文数据构建科研人员的学术生涯地址序列,通过挖掘地址序列中蕴含的跨国流动特征,分别从长周期和瞬时角度设计对照实证研究,探究了科研人员跨国流动特征与论文产出绩效的潜在关联与影响效应。研究有以下主要发现:(1)跨国流动经历与科研人员职业生涯发展间的关联是正向且显著的;(2)跨国流动的影响具有差异敏感性,当来源国和目标国在经济发展、学科发展、区域特点上差异明显时,更易引发知识溢出效应和产出绩效的提升;(3)跨国流动的影响具有易饱和性,为个体带来高于同龄人成长速度的主要为学术生涯初期和最初1~2次的跨国流动。同时,研究也给出若干基于统计推论的高影响系数跨国流动特征。  相似文献   

11.
查奇芬  张珍花  王瑛 《软科学》2003,17(5):49-51
本文阐述了人才指数和人才环境指数的编制方法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才指数和人才环境指数间的相关性,提出通过优化人才环境改善人才状况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江苏省主要产业的182位科技创新人才为分析样本,应用PCA方法,实证分析了科技创新型领军人才对科技人才培养与吸纳环境的需求、供给重要性与满意度评价,并对科技人才环境的25个要素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象限图分析。主要的研究发现有:科技人才环境满意度得分远远低于重要度得分,科技人才环境不能满足科技创新型领军人才的需求;25个要素中有21个位于高度关注区,个体成长和金钱财富位于优先改进区,工作自主性和单位人际关系位于无关紧要区。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在高等教育改革历程中一直是一个难点和热点问题。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核心目标,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应从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4.
"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对人才工作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人才的可持续对国家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起决定作用。目前中国人才建设面临高层次人才发展的不可持续和教育的不可持续两大问题。中国应树立更加开放的人才观念,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  相似文献   

15.
以科睿唯安公司2014—2020年发布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为基础,分析、比较不同国家入选者的结构特征和趋势变化,对其中入选者工作地在中国境内的"高被引科学家"基本情况和成长规律进行分析。总结中国内地"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学科分布及成长规律特点包括中国"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数量和占比具有显著增长性;三分之一学科领域具有全球引领性;地域分布具有高度集中性;海外经历具有阶段普遍性;职称破格具有一致认可性。据此提出中国实现战略科技领域精准引才用才育才的政策建议,包括制定精准引才专项计划,绘制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地图;制定精准用才专项方案,提升高层次人才使用效能;避免ESI学科领域"木桶效应"现象,实现战略科技人才前瞻培养等。  相似文献   

16.
石油化工行业是黑龙江省的经济支柱之一,为了促进黑龙江省经济的稳定发展,必须保证从业人员的素质与技能。本文针对石油化工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三种人才培养模式。本文旨在通过改进石油化工行业人才培养模式,达到提高人才质量的目的,对高校及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当前珠三角地区中小型企业转型升级中人才瓶颈问题,从企业角度分析人才结构特征与不同类型人才流动性特征,根据Price-Mueller原理构建影响人才流动因素模型,使用分类Logistic计量分析模型,从概率风险比率角度分析不同类型人才流动性影响因素、人才开发模式及其与企业转型升级关系。结论显示,当前珠三角地区中小转型升级企业人才结构和不同类型人才流动性对企业转型升级影响程度不同,管理类人才最大,技术技能型人才最小。企业需根据自身人才结构特点采用不同的人才开发模式引进人才、留住人才,防止人才频繁流动,并以此提升人才结构模式从人才供应角度保证企业转型升级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为把握我国各地区科技人才竞争力发展水平,为研究提升整体科技人才竞争力的发展思路提供依据,使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2016—2018年我国31个省份科技人才竞争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均得到了相同的分析结果: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依次形成阶梯下降的格局,东部沿海地区科技人才竞争力保持前列且相对稳定,这种格局短期内不仅难以改变,而且可能会不断加剧,而东北三省的科技人才竞争力水平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资源投入是促进多地科技人才竞争力水平提升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遵循"人才集聚-人才资本-经济增长"(C-C-E)的人才经济价值转化链,以1990—2014年东莞市的数据为基础,计算出其平均人才集聚度为3.87%、人才资本贡献率为68.30%,进而对其人才集聚与人才资本贡献率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合综合竞争力和人才集聚度指标,选取5个城市与东莞市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东莞市人才集聚对经济增长存在杠杆效应,即以相对较低的人才集聚水平产生了较高的人才资本贡献率。对此从产业结构和人才效能视角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20.
我国海洋教育在海洋人才培养中的不足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琪  王璇 《科学与管理》2011,31(3):62-68
兴海强国,必先强教。我国各级各类海洋教育已得到蓬勃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海洋人才。但我国海洋教育的发展还不能满足当前海洋事业发展对海洋人才的需要,各级各类海洋教育在海洋人才培养中仍有不足。对此,我国的海洋教育事业应主动出击,尽快出台全国性海洋教育规划,加大对海洋教育事业的投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协作的海洋教育网,构建海洋终身教育体系,为国家的海洋事业培养更多优秀的海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