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提到老上海的风情,就会想到旗袍、百乐门、霞飞路、月份牌广告……这一切都可以在一本《良友》画报中寻踪觅迹。《良友》画报于1926年创办于上海,是中国第一本大型综合性画报,有人说它是一本时尚刊物,也有人说它是一本新闻画报,其内容包罗万象,说它是一个时代的镜像也绝不过分。它的发行量达到4万多份,销量仅次于邹韬奋的《生活》周刊。《良友》画报的发行经营对于期刊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而作为一份视觉性期刊,它在审美品格上也是意识超前的,最重要的是它作为一个文化载体对时代的文化和大众日常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良友图书印刷公司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的一个出版企业,直至今日人们还怀念着它,因为它出版的《良友画报》开世界画报之先河,行销国内和世界有华人的地区,达十五年之久;它出版的《良友文学丛书》《中国新文学大系》《良友文库》等书籍,收集了当代的名家名著,已成为今天研究当时文化的必读教材。  相似文献   

3.
《良友》画报是20世纪20至40年代最重要的综合画报,在抗战期间刊载了八路军、新四军、延安、国统区等一系列中国共产党的视觉形象,宣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战争状况,起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的《良友》画报是现代中国的第一份大型综合性画报。画报图文并茂,充分运用新闻摄影手段,形成了图像叙事的鲜明特色,在新闻图片的运用、新闻摄影的内容体裁以及新闻图片的征集等方面有诸多重大突破,这形成了《良友》画报的特色,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解读《良友》画报的封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春晓 《新闻大学》2004,10(4):52-55
一提起综合类图片杂志,人们很容易想起美国著名的《生活》杂志,殊不知中国也曾经有过这样一份以图片为主的大型杂志,而且创办时间比《生活》整整,早了10年,这就是《良友》画报。《良友》画报(TheYoungCompanion,后来改作TheCompanionPictorial)由伍联德先生于1926年在上海创办,是20世纪20、30年代上海乃至全中国富有影响的大型综合类画报。伍先生创办《良友》的目的是以出版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现代新闻出版史上,被誉为第一本大型综合性新闻画报的《良友画报》,是伍联德先生1926年在沪创办的。今年正值它创刊六十周年纪念。1984年6月,由伍福强先生继承父业在香港复刊的新版《良友画报》,今年3月间举行了隆重的纪念酒会,还出版了一厚册印刷精美、包括有海峡  相似文献   

7.
王旭 《新闻爱好者》2011,(12):122-123
《良友》画报是我国现代新闻出版史上第一本大型综合性新闻画报,内容题材广泛,涉及国内外政治、经济、军事、城乡建设、文艺、影视、体育等方面,在其创办近20栽的漫长历程中不乏对中国近邻日本的图像展现。20世纪20-40年代是中日关系的多事之秋,《良友》画报通过由编辑者精心选择、刻意重组的图像形式将其建构的日本形象呈现给读者,带领读者从理性的角度去审视中日关系,尤其在抗日战争时期对于作为侵略者的日本形象的描绘及民族意识觉醒之宣传功不可没。本文以图像传播的视觉特点出发,区别于文字传播,换一个视角看日本,再现这20载《良友》画报中所呈现的日本形象,并探讨读者由此获知的可能的对日认识。  相似文献   

8.
高红超  韩峰 《新闻世界》2012,(5):161-162
《良友》画报是我国新闻史上影响最大、出版时间最长、发行区域最广的画报。刊登在画报上的照片多达38000余幅,反映了我国近现代社会的发展变迁。在发行上,《良友》画报最高销量曾迭四万份,读者遍布世界各地。本文主要分析了促使《良友》走向成功的媒体经营与管理战略,包括编辑、发行、人才的培养与管理等,以期为当今媒体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大众传播媒体对都市的现代化进程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良友》画报作为诞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一份大型综合画报,甫一出现就受到了大众的广泛认可。画报立体的构造着这座大都会的语境与空间。本文以都市符号、女性叙事、消费文化为关键词对《良友》画报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0.
赵昊 《东南传播》2016,(8):144-146
《良友》画报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最有影响的综合画报,它对民国时期摄影展览颇为关注,对摄影团体、学校、展览会、摄影家的影展进行了广泛的宣传,起到较好的传播效果。《良友》画报民国时期摄影展览刊载,反映了当时摄影创作概况,其传播为民国摄影家提供了交流平台,提升了大众审美水平与对摄影的认知,丰富了中国摄影史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1.
在报刊刊登广告是书业宣传的极佳途径。而作为一份发行量巨大、影响广泛的报纸,《良友画报》中的书业广告能为研究当时文化状况提供可贵的资料。为深入探讨《良友画报》中的书业广告的特点,本文采用文献调研法、对比分析法等从广告理念、广告刊登机构、广告类型、不同时期的书业广告等方面对《良友画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畅销于上世纪20——40年代的《良友》画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内容及栏目,女性是《良友》画报畅销的重要主题词之一,《良友》画报的女性文化特征不仅局限于封面,还通过妇女界、妇女之页等女性专栏构建了上海20世纪20——40年代的摩登女郎在文化消费品位等精神空间的现代性。同时,《良友》画报更是广泛地从都市到乡村、从本国到世界来探究女性生活。专栏中的女性既有中上层的摩登女性,又有与之生活状态截然相反的下层女性,这样更体现  相似文献   

13.
吴赛华 《新闻爱好者》2011,(24):122-123
《良友》画报是我国现代新闻出版史上第一本大型综合性新闻画报①,内容题材广泛,涉及国内外政治、经济、军事、城乡建设、文艺、影视、体育等方面,在其创办近20载的漫长历程中不乏对中国近邻日本的图像展现。20世纪20~40年代是中日关系的多事之秋,《良友》画报通过由编辑者精心选择、刻意重组的图像形式将其建构的日本形象呈现给读者,带领读者从理性的角度去审视中日关系,尤其在抗日战争时期对于作为侵略者的日本形象的描绘及民族意识觉醒之宣传功不可没。本文以图像传播的视觉特点出发,区别于文字传播,换一个视角看日本,再现这20载《良友》画报中所呈现的日本形象,并探讨读者由此获知的可能的对日认识。  相似文献   

14.
伍联德(1900-1972)的名字是和良友图书公司连在一起的。他的功绩是创办了良友(1925年,上海)并自任总经理。良友早期名称是良友印刷公司,和商务印书馆一样偏重于印刷业务,后因出版各类歌曲画报画册,才改称良友图书印刷公司。良友并不是一家大牌出版社,却是一家值得注意的出版社。它早期的出版物以各类画册为主,这些画报有一定的知识性,偏重于趣味,注重商业销行,后期由于新生力量的加入,开始以文学为主并进而表现了一定的进步政治倾向。据称这家出版社至抗战乃“遭敌人三次摧残”,在孤岛时期曾遭日寇查封,“以不屈不挠之精神,作再接再  相似文献   

15.
《良友画报》是我国现代新闻出版史上第一本大型综合性的新闻画报。它每期最高印数曾高达四万份,半数分销海外各地,所以人称:有我国侨胞居住的地方,一定能找到《良友》的读者。在国内同类刊物中,也算它创刊最早,出版历史最长,编辑和印刷质量,也较高一筹。它是伍联德先生于一九二六年二月在沪创刊的,距今正好一甲子。现在上海书店把建国前二十年(一九二  相似文献   

16.
从《文坛故旧录》看编辑与作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家璧先生(1908—1997)于20世纪20年代末进入以出版《良友》画报闻名海内外的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9年起先后在上海、桂林、重庆主持良友复兴图书公司;1946年末与老舍合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良友》画报的广告为研究对象,将它置于作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商品经济中心的上海时代背景之中,分析其对女性形象建构下的身份认同。《良友》画报广告对女性在建构符号下的身份认同表现为作为审美女性的性别身份认同、作为贤妻良母与职业女性的角色身份认同以及作为时尚的阶层身份认同。传统与新型交织并存的女性形象,反映了男权话语依附下一定程度上女性地位的提升与思想解放。  相似文献   

18.
吴果中 《现代传播》2007,(3):165-167
一《良友》画报创刊于1926年2月15日,至今已八十年。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画报之一,比《苏联建设画报》早出版四年,比美国《生活》画报早出版十年,也是中国画报史上第一份大型综合性画报和全球华文传媒史上惟一拥有八十高龄的画报。因此,考察其历史文化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二20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杂志界,四开大小的单张画报颇为流行,而整本成册的画报却未曾出现。在此文化生态下,《良友》一洗上海当时盛行的单张画报的陈腐幼稚,八开本、月刊、整本成册,图文并茂地报道中外时事,介绍美术名作、体育活动和摩登时尚等方面的潮流,销数从创刊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良友》在1926到1937年7月期间,包括"九一八事变"、济南惨案以及"七七事变"等事关民族命运的大事件中时事新闻报道。探寻《良友》从早期的拥护国民党的统治,到后来其民族意识开始自觉和自醒,对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事迹时有报道,显示民国时期都市商业杂志时政新闻的报道内容的变化,《良友》如何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向匹配。结果表明,作为一份立足都市时尚的大型综合性画报在民族危急之际展现出媒体的民族意识,记录动乱时代政治、经济以及军事上的风起云涌,发挥着媒体应有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0.
吴朝虎 《新闻世界》2010,(6):111-112
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良友》画报不仅是上海现代都市生活的记录者和呈现者,更是现代生活观念的倡导者和都市图像的建构者。本文从《良友》创办时的社会背景和受众分析入手,阐释其在当时上海都市图像建构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