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龚捷 《编辑之友》2016,(10):22-25
场景作为继内容、形式、社交之后的第四大媒介要素,深刻改变着移动阅读方式与读者需求.移动阅读需求呈现出移动伴随与碎片化、时空合一的个性定制和提前“半步”的预测与服务等新的发展趋势.因此,为适应场景时代移动阅读的新趋势,充分发挥场景要素功能,移动出版发展可沿着运用场景进行移动定制出版、融入场景实现全媒体移动出版服务、构建场景生产移动阅读需求这三条路径渐次而行.  相似文献   

2.
龚捷 《编辑之友》2016,(11):21-24
场景作为继内容、形式、社交之后的第四大媒介要素,深刻改变着移动阅读方式与读者需求.移动阅读需求呈现出移动伴随与碎片化、时空合一的个性定制和提前“半步”的预测与服务等新的发展趋势.因此,为适应场景时代移动阅读新趋势,充分发挥场景要素功能,移动出版发展可沿着运用场景进行移动定制出版、融入场景实现全媒体移动出版服务、构建场景生产移动阅读需求这三条路径渐次而行.  相似文献   

3.
赵冰 《出版参考》2009,(21):15-15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手机、移动阅读器等终端设备的普及,正促使图书编辑出版进行一场变革,深刻地改变着传统出版模式、出版手段、出版流程等,使传统的编辑出版形式与手段、运作与管理方式部发生了伞新的变化,从而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于图书出版的传统理念。  相似文献   

4.
如今是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快速发展的时期,微信作为第一手机应用也正处于迅猛发展状态。从过去的传统出版业到亚马逊的自助出版再到微信出版,出版行业正发生着革命性的改变。文章将对微信出版的背景及现状、出版特点、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5.
张旸 《编辑之友》2017,(12):23-28
新媒介技术赋予了个人与出版商分庭抗礼的武器, “去中介化”就成为一种必然的新出版趋势.“自出版”作为新的出版力量,伴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形态和特色上的演进.而微信公众号,在移动互联和移动终端技术不断精进普及的过程中创新和积累,彰显出作为“自出版”平台在用户、技术、内容、营销以及盈利方式等方面的优势和潜力,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问题.“自出版”就是对传统出版方式的一种撞击,颠覆其精英主义、管理模式以及生态环境.如果以互联网思维来重新审视微信公众号在内的“自出版”平台,一些传统框架里的问题似乎就能够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2016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将呈现四个新的发展趋势:移动互联网引领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新方向,知识产权运营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商业模式创新助力网络文学产业升级,纸屏融合促进图书形态更新。  相似文献   

7.
周骥 《传媒》2020,(1):31-34
在移动互联网浪潮席卷而来之际,国内外不少学术期刊开始尝试移动出版,其主要形式是APP出版和微信出版。当前,学术期刊的移动出版方兴未艾,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如移动互联网思维缺失,读者不习惯在移动端上进行“深阅读”,移动端二次出版工作急需改进等。要做好移动出版,学术期刊必须真正树立起移动互联网思维,并力争在平台建设、内容重建和盈利渠道拓展等方面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8.
王鹏涛 《出版科学》2016,24(2):91-95
从传统出版价值链在移动化转型中遇到的实际挑战入手,借鉴日韩和欧美出版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归纳移动出版价值链的构成要素,构造移动出版价值链重构的理论模式,结合产业背景和实践需要,针对如何重构、规范和优化移动出版价值链形成若干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3G时代的手机出版与传统出版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将会从单纯的通讯工具向移动媒体终端发展,手机读物等都将有较大增幅,数字出版向无线移动、个性化按需定制和跨媒体出版发展的步伐将会大大加快.本文着重介绍手机出版的特点以及其对传统出版的影响,希望能给传统出版业向新媒体出版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语义出版的概念与形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技术革命深刻改变了社会信息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方式,推动了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演进.作为数字出版的高级形态,语义出版伴随着语义技术的发展首先在STM出版领域浮现,并逐渐向大众出版领域扩散.本文总结了语义出版的形式,分析了语义出版的特征、意义及其发展障碍,最后对语义出版这种新型出版模式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多元发展,国际图书出版市场逐渐形成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并存的格局。在当今阅读移动化和碎片化的时代,电子书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便捷了人们的阅读生活。作为全球出版大国,美国的图书出版市场在世界出版市场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美国的出版技术创新一直领先于其他国家,研究借鉴美国图书出版市场的经验有助于更好地发展中国图书出版行业。  相似文献   

12.
构建全流程数字出版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手机、移动阅读器等终端设备的普及,正促使图书编辑出版进行一场变革,深刻地改变着传统出版模式、出版手段、出版流程等,使传统的编辑出版形式与手段、运作与管理方式都发生了全新的变化,从而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于图书出版的传统理念.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当前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等形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日趋普及,推动传统出图书版向数字化发展已成为出版行业的必然趋势。最近一段时期以来,我国数字化出版产业发展迅速,给我国传统出版向数字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基于这一现状,笔者就我国当前传统出版向数字化发展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14.
伴随社会经济发展,网络出版的出现对出版业产生深刻的影响。网络出版不是传统出版的翻版,也不是传统出版物的电子化出版。不论是传统纸质出版还是网络出版,其产业本质是一种版权产业。出版业经营在本质上是一种版权,出版活动是由著作权衍生的经济活动,出版产业是以版权要素为核心提供精神产品的私权交换和商品交易。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字出版和云媒体不断发展、移动互联网日益壮大的今天,传统报业面临着困境和数字化转型的多种尝试,"云端读报"与传统报纸的合作,其信息整合的新形式及推广方式是传统报业转型时需思考和重视的。  相似文献   

16.
微言大义     
《出版广角》2015,(4):126
中国图书出版网官方微博当我们讨论数字出版商有关移动的策略时,我们说的移动究竟代表着什么?有一个很快也很容易想到的答案。移动涉及定期在Facebook、Instagram、Pinteret以及类似的平台上发布消息,这样有移动手机的人才能紧密地跟随你的宣传脚步。北京中文在线数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微博独立作者经常能在数字出版领域取得成功,但他们实际上究竟卖出了多少本电子书呢?不同于传统出版业,自出版的作品都没有ISBN码,而  相似文献   

17.
受信息技术和用户需求的双重牵引,STM出版商和服务商正进行战略转型,从传统的内容提供商向问题解决商转变。具体表现为出版内容不断创新,扩展到科学数据类资源、三维交互类多媒体资源、软件工具型资源、用户生成内容等多种类型;组织揭示方式正朝着语义出版、增强出版及可视化出版的方向发展;发布与传播方式逐渐走向移动出版、互动出版和全媒体出版。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数字出版加快了传统出版业的变革,移动阅读逐渐成为人们日常阅读的主要方式,外国文学作品也受到了移动阅读的影响,逐渐走上数字出版之路.文章从外国文学作品数字出版的生态语境、出版形态、版权保护等方面,阐释移动阅读对外国文学作品出版的多元影响.  相似文献   

19.
眼下,以网络和电子商务为龙头的信息技术,正在不知不觉中蚕食着传统出版业的领地。新兴媒体的出现,阅读方式和阅读载体日趋多样化,冲击着传统的出版模式,使得传统出版业伫立于十字路口,并由此引发如何面对数字化转型的思考。本文将从传统出版业的现状、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方面对传统出版业的转型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20.
"十二五"时期,传统出版机构在融合发展方面分别取得了机构设置、人才引进、高新技术应用等成果,也适时地推出了部分融合型产品;在未来的五年,出版企业坐拥政府财政支持的利好政策,纷纷在进行融媒体、数字视听、数字动漫等方面的规划布局。要想真正实现传统出版、新兴出版融合性的发展状态,出版企业应该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出版导向的前提下,不断创新生产管理流程,力促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生产流程的一体化;应该努力开创覆盖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新型数字产品服务体系;应该持之以恒地学习新技术、应用新技术,以大数据、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催生出数据出版、智慧出版等出版新业态;要以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为出版融合保驾护航,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直至实现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和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