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乐演唱是视觉与听觉综合的艺术。舞台表演则作为视觉、听觉、时间、空间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可以更好地使表演者表达艺术情感与表现艺术作品,并且舞台表演实践可以检验声乐演唱的效果,二者紧密相连、相辅相成。本文通过对舞台表演与声乐演唱的关系的分析,来探讨舞台表演在声乐演唱的地位和作用,探讨舞台表演对声乐演唱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舞台艺术实践课程旨在培养优秀的声乐表演者,精湛的表演必须经历多次的舞台表演的实践。但提高表演者的综合表演能力,并不是多次重复练习就能全面提高的。创新型舞台艺术实践课程旨在通过多种台前准备训练,最终达到全面提高表演者舞台实践能力的效果,本文就作者结合自己对新型舞台艺术实践课程体验,以舞台表演《枉凝眉》的吟诵、演唱为例,试探究创新型舞台艺术实践课程。  相似文献   

3.
舞台是供给艺术家展示的平台,在舞台情景表演中,声乐是展现声音的艺术,而表演则是一种对形体的艺术展现,艺术家运用各种艺术和表现手法,借助表演和肢体语言将音乐的魅力尽情的展现,突出音乐的内涵.如何在舞台上将表演者的能力和技巧发挥自如是展现音乐艺术的关键,本文就舞台表演中的表演者能力培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艺术表演中,声乐演唱是十分重要的一种表演形式,其通过声音使观众感受到美好的体验。而其表演则主要通过舞台进行,良好的舞台表演则能使声乐演唱的艺术感染力得到良好的提升。因此在声乐演唱中则必须进行有效的舞台表演训练。  相似文献   

5.
声乐表演作为重要的表演艺术,若能够在舞台上展现,实现最终的表演目的,对其具有特殊的涵义和价值。因此本文旨在从声乐表演和舞台表演之间的联系以及舞台表演对声乐表演的重要性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6.
声乐演唱者在正确传达、表现第一度创造(声乐作品)的基础上,体现自身对作品的理解与感情的再创造,就是歌曲演唱的二度创造。声乐作品经过一个好的演唱者细致的恰倒好处的处理,唱出的作品才会打动听众。它是表演者的个性创造,也是各种音乐形式的音乐表演必须遵循的表演原则。  相似文献   

7.
声乐是一门综合艺术,是通过人的思想感情并利用声学的各种技巧而获得的。演唱者心理状态的优劣,对其演唱的成败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声乐演唱者要将心理调节好,就要培养表演欲和自信心;要培养想象力与形象思维;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多进行舞台实践。  相似文献   

8.
声乐演唱作为一种独特的音乐艺术表演形式,是以嗓音进行的主要歌声表演。其包含戏曲、美声、通俗等喜闻乐见的形式,也包括口技、口哨等独特的表演艺术。声乐演唱对表演者的要求较高,是门集表现力、想象力、脑力等于一体的综合体。声乐演唱能力的提高是天赋与后天努力训练的结果。演唱者应该不畏艰难、勇攀高峰,以一生的努力构建完美演唱。本文就声乐演唱中演唱者应该重视的一些问题做了论述,希望对表演者有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声乐表演是一门对音乐作品再现和传达情感的综合艺术,是立足于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表演过程中的舞台心理调控,对表演者消除紧张情绪,正常发挥歌唱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声乐表演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和原则,分析了舞台表演过程中出现紧张情绪的几种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调整心理活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声乐是一门综合艺术,是通过人的思想感情并利用声学的各种技巧而获得的。演唱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素质的优劣,对其演唱的成败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声乐演唱者要做好心理调节,就要培养表演欲和自信心;就要培养想象力与形象思维;就要做好心理调整;就要多注重舞台实践。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我国高师声乐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加之声乐教学物理环境受限,声乐教学演唱方式方法远不能适应舞台声乐表演的需求。高师声乐教学中学生的声乐演唱教学急需变革,演唱的内容与形式,方法与表现等需要拓展。本文就此问题,针对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学生声乐演唱拓展训练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2.
一场完美的声乐表演会让给受众提供了一种美妙绝伦的视听盛宴,给听众一种美的感受,陶冶观众的性情,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操守。这就可以间接考量出声乐表演者具有高超的声乐舞台表演能力,具有非凡的舞台表演技术,他们的水平非同寻常,平日中声乐表演者也是一定付出了许多的努力,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一年工。只是,部分声乐演奏者的舞台表演的水平仍有些欠缺,加之声乐舞台表演本身就是具有复合性质的,所以声乐演奏者的能力培养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时间限度,本文将从当下声乐表演者所具备的舞台表演能力入手,分析如何提高他们的舞台表演艺术水平,创新他们的舞台表演的艺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声乐演唱作为音乐审美实践活动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从本质上来讲,对于音乐审美的影响是非常关键的。事实上,从作者创造音乐作品到表演者表演作品,这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审美实践过程。随着人们文化程度的普遍提高,随着声乐演唱艺术的亲民化,人们的审美意识不断的增强,还更加富有理性和创造性。在本文中主要对声乐演唱中的审美要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14.
由宋斌延作词、尚德义作曲的《七月的草原》,是声乐表演专业(方向)本科高年级学生经常选用的教学曲目。演唱这首具有新疆地区哈萨克民族风格的花腔女高音歌曲,既需要良好的歌唱状态和相应的花腔演唱技巧,同时还需要恰当的艺术想象与表演处理。曲作家通过对歌词的二度创作,给音乐提供了驰骋的空间;歌曲鲜明的民族风格和花腔特点,对表演者提出了较高的演唱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声乐表演专业学生的角度入手,就如何做好声乐考试、比赛前的技术及心理准备、避免错误的舞台歌唱状态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论了声乐表演者如何克服在舞台上紧张的心理状态,树立表演者的自信心,再经过不断的舞台艺术实践,运用良好的表演形象及表情来体现表演者的艺术魅力,赢得广大观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17.
情为声之本,声为情之行。在声乐演唱中,声音是情感的承载,情感是声音的灵魂,演唱技巧是二者的粘合剂,声乐演唱是一门精妙的艺术,作品熔铸了创作者的情思[1],表演者在演唱时,不仅要熟练掌握和运用演唱技巧,还要从内心深处与创作者共鸣,将作品的内涵与自身情感相融,将声音与情感融为一体,做到"声情并茂"。本文将对声乐表演中如何做到"声情并茂"提出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18.
声乐是音乐艺术的一种,它从一个较高的音乐审美角度来表现声音,我们要演唱好一首声乐作品,就要有丰富的文化艺术修养,有二度创作的能力,有舞台表演的能力和激情表演中的协调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演唱才能打动人,感染人.  相似文献   

19.
与其他形式的艺术表演形态相比,声乐舞台表演有着肢体语言表现化的显著特征。在声乐舞台表演的艺术表演形式里,除了声乐、灯光的艺术烘托形式,有效的肢体语言运用,可以将表演者自身与声乐之间切合的联系在一起,对于声乐艺术的表演起着画龙点睛的辅助作用。本文将根据以往的声乐学习与表演经验,对舞台表演中的肢体语言进行阐述,并对肢体语言应用在声乐舞台表演中所发挥的作用、具体的表演形式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声乐学习中,歌唱艺术指演唱者通过演唱声乐作品,并进行舞台表演的形式。歌唱中,声音和肢体是表达的主要方式,目的是突出作品的内涵和主题。歌剧表演具有特殊性,对声音和演员都有着高的要求。角色确定后,演员怎样诠释剧本角色,导演怎样突出人物性格特征等,是歌剧表演研究的永恒课题。本文从演唱技巧、肢体语言、表演的特殊性三个方面出发,分析演唱技巧和肢体语言在歌剧表演中的意义,并就如何运用给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