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谢丹 《现代企业教育》2011,(22):123-123
咪咪这一角色是普契尼的真实主义歌剧《绣花女》中的灵魂人物,作曲家对于她的描写通过戏剧和音乐手段,将一个活生生的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的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本文通过对咪咪这一人物形象的剖析,从新的侧面展现出咪咪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
阿尔贝托·吉纳斯特拉是二十世纪拉丁美洲著名作曲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风格多样的钢琴作品,而《第一钢琴奏鸣曲》正是其广受赞誉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规模宏大、热情高亢,展示出了作曲家非凡的创作天赋。本文从作曲家的创作历程入手,主要对《第一钢琴奏鸣曲》的风格特点和演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是苏维埃政权下成长起来的第一代音乐家.作为毕业作品而写的《第一交响曲》于1926年演出,是他的成名作.肖斯塔科维奇创作《第一交响曲》的时代,恰好是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经济有所好转之时.经济的好转,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条件.而《第一交响曲》是受“新经济政策”大背景影响最少的一部作品,更多地体现的是作曲家在把握传统上的驾轻就熟.这是《第一交响曲》的最大闪光点.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一交响曲》可谓是较严格地按照传统曲式形式写作的.作为他的第一部交响乐作品,《第一交响曲》是肖斯塔科维奇在音乐领域的一次成功探索.这为他的交响曲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开端,作品中已经显示出作曲家成熟期所作交响曲的许多重要特征,在作曲家的音乐创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门德尔松是德国浪漫主义早期作曲家,他首创了无词歌这种钢琴小品的体裁形式。他的作品很多,而浪漫主义钢琴小品的代表作无疑就是《无歌词》,本文介绍了门德尔松音乐创作的时代背景,分析了他的创作特征,论述了《无词歌》的风格特点,并选取《无词歌》中最著名的一首作品《春之歌》为例,对其进行曲式分析,从而得出《无词歌》曲式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5.
董辉 《文教资料》2010,(35):108-110
浪漫主义作曲家李斯特的交响诗代表作《塔索》,是依据拜伦的诗作而创作的,李斯特为他的作品加上了副标题——哀诉与凯旋。本文通过分析这首作品的标题音乐形象及其所运用的主题变形手法,着重揭示了作曲家是如何综合运用各种音乐的手法来表现这首交响诗的标题内涵的。  相似文献   

6.
《歌剧魅影》是一部音乐剧作品,曲作者安德鲁·劳依德·韦伯,是当代最著名的音乐剧作曲家之一,英国人.著名作品有《歌剧魅影》、《猫》、等等.《歌剧魅影》是他的成功作品之一,也是音乐剧史上成功作品之一.这部作品深受观众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7.
裴丽 《绥化学院学报》2007,27(1):131-133
《月光奏鸣曲》是伟大作曲家贝多芬的名作。在这部写于1801年的作品中,贝多芬不仅表现了他音乐创作技巧方面的天赋,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这些技巧的运用,表现了他当时丰富的感情和思想。本文试图结合贝多芬创作这部作品的生活背景,从这两个方面对赏析《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8.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是俄罗斯作曲家中最为杰出的一位代表,也是最受欢迎的作曲家,同时也是俄罗斯民族音乐与西欧古典音乐的集大成者,他被俄罗斯人民骄傲地称为“俄罗斯音乐的明灯”。他的作品不计其数,《第六交响曲》(也被称为《悲怆交响曲》)是他最后一部作品,同时也是他的巅峰之作,这首交响曲包含了他对人生的恐怖、绝望与失败等情绪,也可以说是世界观、人生观和爱情观的具体体现。柴科夫斯基一生所创作的作品都可以用一个“悲”字来形容,而《第六交响曲》则是其最高境界,文章具体阐释了该曲中“悲”的寓意。  相似文献   

9.
歌剧《弄臣》是作曲家威尔第创作中期的代表作品,也是他较为成熟的作品,这部作品是根据法国著名作曲家维克多·雨果的戏剧《国王寻乐》改编而成的一部歌剧,曼图亚公爵是个纵情声色的花花公子,而黎戈莱托是个宫廷的小丑,专门为公爵出谋划策,诱奸臣民的妻女,并对受害的朝臣百般羞辱和嘲讽。这引起了群臣强烈的憎恶,共同谋划报复黎戈莱托。然而,黎戈莱托  相似文献   

10.
路易斯·莫劳·戈特沙尔克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美国作曲家、钢琴家,通过他的生平经历以及作品风格简要探析来分析作品《哥伦比亚随想曲》的作品风格及演奏技巧。  相似文献   

11.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是西方音乐史上一位没有任何争议的天才作曲家,虽然他晚年的生活不济,但他的作品却部部充满了阳光般的温暖。他的歌剧在他所有的优秀作品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将试图以其最重要的歌剧代表作之一《费加罗的婚礼》为对象,分析这部歌剧的音乐特征。主要包括剧中大量使用的重唱、与交响乐的结合,和增强宣叙调的歌唱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贾科莫·普契尼是意大利著名的真实主义作曲家,其代表作为歌剧《艺术家生涯》,极具艺术价值,而《人们叫我咪咪》则是其中由女高音演唱且最具代表性的抒情咏叹调之一,本文以这一唱段的艺术特征及演唱技巧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希望以此帮助演唱者对这一咏叹调形成全方位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作为德国杰出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乃至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也因此被尊称为"乐圣"和"交响乐之王"。而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的酝酿和创作与著名的《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处在同一时期,作曲体现了作曲家热情奔放的情感和内心的矛盾痛苦,被认为是作曲家最成功的钢琴奏鸣曲之一。  相似文献   

14.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巴洛克时期德国著名的作曲家、管风琴家。他创作了很多著名的作品,更是古往今来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会出现在许多大型演奏比赛和专业院校选拔考试中,而其中巴赫无伴奏小提琴曲的重要地位。今天所介绍的这首《g小调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就是其中的一首非常耳熟能详的作品。我主要从对作者的介绍,他作品的风格,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作品在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三方面来展开。  相似文献   

15.
季米特里·卡波林作为俄罗斯当代作曲家,他的作品数量众多,而且形式多样。他不仅在俄罗斯国内获得过许多作曲家奖项,而且在国际上的作曲比赛中,也屡获佳绩。他在创作上不仅使用了传统的创作技法,十二音作曲体系等,而且也在作品中尝试了音频半音的创作手法。而他的《第二交响曲》就是按照上述创作手法而创作出的一部三乐章的交响曲。本文具体研究季米特里·卡波林的《第二交响曲》的节奏节拍,包括在固定节拍单位中的划分、双重节奏的细分、无节拍、暗含的多重节拍和音色节奏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在钢琴艺术史上,贝多芬创作的《月光奏鸣曲》和德彪西创作的《月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贝多芬,德国有名的钢琴家,作曲家,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他最擅长音乐领域中的器乐领域,其中交响曲和奏鸣曲形式影响最深。法国有名作曲家,德彪西,印象主义的代表,印象绘画对他的作品有影响。两人虽然不在同时期,但都著有《月光》。本文浅析两部作品创作背景风格和演奏技巧的不同,希望能对演奏者演奏不同风格作品技法上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7.
《龙的传人》本是一首由台湾作曲家侯德健创作的流行歌曲,后广为传唱,被作曲家任策改变为一首混声合唱,它是作曲家在美国与台湾断交后而作,是一首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特色的作品,本文从歌曲创作背景、作曲家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合唱作品的声部分析、作品的排练提示、作品的演唱提示等方面入手,对《龙的传人》作品进行了作品分析和排练方法提示,结合了对合唱作品的演唱要点提示,为排练和演唱这首作品提供一些新的灵感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在上世纪50至60年代,作曲家在自己的作品加入一些不可控的因素从而创作出的音乐,这种音乐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偶然音乐,在这一时期最具代表的作曲家就是约翰·凯奇,他的作品《4分33秒》也成为这个时代具有争议的作品,它以"无声"的形式来演奏音乐,从而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以此来表达"艺术即生活,生活即艺术"的美学思想。笔者将通过对音乐存在的研究,来分析偶然音乐。  相似文献   

19.
宋杨 《辽宁高职学报》2010,12(12):72-74
通过对穆索尔斯基的简单介绍以及对他的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的分析,说明了演奏钢琴时情感的诠释是最为重要的,而情感的诠释是否准确关键在于对作曲家的了解,对作品产生背景的理解以及对作品的细致分析。  相似文献   

20.
刘辉 《考试周刊》2014,(3):25-26
根据江苏民歌《孟姜女》改编创作而成的艺术歌曲《孟姜女》,是作曲家王志信、词作家刘麟改编的声乐作品,此作品是一首民族风格浓郁、影响极深、流传极广的大型声乐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