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6页例3“有关0的运算”。【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夯实基础师:我们学习四年数学了,说一说你们都会哪些运算,并请说出它的结构。预设:加法:加数+加数=和乘法:因数×因数=积减法:被减数-减数=差除法:被除数÷除数=商师:(指着除法结构)这个式子有什么要特别说明的吗?师:谁知道减法和除法的定义?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分数》。【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明晰概念题一:用分数表示下面图形的阴影部分,对的画“√”,错的画“×”,并说明理由。师:根据同学们的回答,你能将这些图形进行分类吗?生:我想把(1)、(4)分一类,它们都是平均分。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70、71页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第72页练习十一第1~4题。【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温故知新1.情境引入师:今天,徐老师第一次来到美丽的弘景校区上课,看到教室里的桌椅美观大方、摆放整齐,特别开心。听说学校每年都会根据各班需要添置一些新的课桌或椅子呢!看屏幕:这是总务处今年为部分班级添置的桌椅: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98页例1、练一练及练习十五第1~3题。【课前谈话】谈话:同学们,假期里爸爸妈妈有没有带你们出去自驾游?你们是怎么找到想去地点的位置的?评价:你很有生活经验!谁愿意给我们介绍一下导航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80页。【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激发兴趣1.梳理知识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从几年级开始学习加减法的?已经学习了哪些加减法?生:一年级学了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退位减法;二年级学了两三位数的加减法;三年级学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四年级学了小数加减法。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78、79页例4和“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0~13题。【教学过程】一、提出猜想师: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哪些认识?生:三角形有3条边、3个顶点、3个角。师:这些角都在三角形的内部,它们都是三角形的“内角”。师:三角形有几个内角?你知道它们有什么关系吗?生:三角形有3个内角,我知道它们的内角和是180°。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99、100页及练习十八第1~3题。【教学过程】一、知识链接,打开学习视窗师:今天我们学习研究的是数学中的字母,为什么数学课中要研究字母呢?生:我知道,和方程有关。师:你的知识很丰富,我们一起来看一段介绍。  相似文献   

8.
宋莉萍 《四川教育》2009,(11):42-42
【案例】五年级下:“转化”思维训练课 (1)出示第1题:一件上衣165元,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一半,裤子的价格是多少元?  相似文献   

9.
<正>【训练主题】俗话说得好: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能使文章更吸引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拟好文章的标题。【指点迷津】憨憨熊:牛老师,我看所有的标题都很简练,我们拟标题究竟要注意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64、65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师:大家听说过分类吗?如果要把全班的同学分分类,你打算怎么分?生:可以按性别分成男生和女生。生:可以按有没有戴眼镜分成戴眼镜的和没有戴眼镜的。  相似文献   

11.
【课堂回放】 六年级第二学期,我曾经让学生在课堂上做过这样一道题:“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5cm侧面积是60,它的体积是多少?”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42、43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活经验师:同学们去过西游乐园吗?一起看(呈现西游乐园图片),唐僧师徒四人欢迎大家来参观游览。调皮的孙悟空说要先考考大家,敢接受他的考验吗?  相似文献   

13.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过程】一、情境启动,揭示目标师:(出示长方形)同学们,这是一个长为a、宽为c的长方形。根据这些信息,还可以知道什么?生:我知道它的面积是a×c。生:它的周长是(a+c)×2。生:周长也可以是a×2+c×2。师:同学们用到了两个不同的算式计算周长。仔细观察,有什么发现?是的,这里面藏着我们刚刚学过的乘法分配律……你看,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39、40页。【教学过程】一、多元感知,建立概念1.自主提问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周长。关于周长,你有什么数学问题?预设:什么是周长?哪里有周长?周长有什么用?2.激活经验师:认真观察这位新朋友,它的第一个字“周”指的是什么?“长”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周长”?预设:“周”指的是一周,“长”是长度,“周长”就是一周的长度。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96、97页。【教学过程】一、基于学情,梳理问题出示课题:多边形的内角和师:同学们,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生:什么是多边形的内角和?生:怎么计算多边形的内角和?生:多边形的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内角和有关系吗?  相似文献   

16.
<正>【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课时《什么是面积》。【教学过程】一、说、摸、请三环节,建立面积表象1.说“面”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字?(屏幕上出现一个大大的“面”字)生:“面”字。师:生活中,你见过哪些面?生:铅笔盒的平面、地面、墙面等。  相似文献   

17.
【案例】“绝对值”教学片段(人教版七年级) 问题1:师:同学们,资中地处成都和重庆之间:如果我们要在成都或是重庆办某件事情,到哪里更划算呢,为什么?  相似文献   

18.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转化策略”例2。【教学过程】一、导入第一组:下列计算都有什么特点?生:分子是1,前一个分数是后一个分数的2倍。生:分子是1,后一个分数是前一个分数的1/2。第二组:下列计算都有什么特点?  相似文献   

19.
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说,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比较容易,但是随着四则混合运算或题步骤的增多,难度的加大,学生计算中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怎样防止计算出错呢?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一、注意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书写要整齐、清楚、格式要规范。要求学生“一次做对”,不要有“反正我还要检查呢”的依赖思想;要做到每做完一道题都要认真检查。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检查方法──纵横检查法。纵查法:即上下式子间检查、核对数字、运算符号是否写错,有无漏写或重写。横查法,即检查每一步的运算顺序是否有错,每一步的…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50页例1,第51页“练一练”,第53页练习九第1~3题。【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铺垫激趣师:上课前,我们先来聊聊天,放松一下,大家喜欢看电影吗?有没有看过《红海行动》?(教师播放剪辑过的《红海行动》、海盗及中国海军护航视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