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写作单元,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精读课文、习作例文的阅读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习得文学创作技巧,从而将其应用于自己的日常写作当中。  相似文献   

2.
谭超 《湖北教育》2024,(2):70-71
<正>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一文所在单元的主题是“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意思是文章要讲究立意。本单元聚焦“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语文要素,编排了《夏天里的成长》和《盼》两篇精读课文,引导学生学习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笔者在教学中尝试构建三种类型的学习任务群,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相似文献   

3.
<正>【设计思路】1.借助“交流平台”栏目,回顾单元课文,了解围绕中心意思,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或者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2.借助“初试身手”栏目,进行语言实践,明确选取材料要有典型性、新颖性,围绕中心组织材料要有顺序、有详略。3.指导学生掌握作前“确定中心—罗列材料—筛选材料—谋篇布局”的思维策略,在编写提纲、互相修改提纲的实践中提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与一般阅读单元的精读课文的教学有着明显的不同。《盼》作为习作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其教学目标直指表达,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并掌握将重要部分写详细、写具体的方法。课堂上,教师通过谈话导入、整体感知、走进事例、揣摩表达和迁移运用等环节,引导学生掌握文本的表达策略,获得习作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正>天下找不到一个没有中心的蜘蛛网。同样,一篇锦绣文章也要围绕一个中心编织而成。甜、乐、泪、暖、悔、望、迷、妙、变、忙、寻、让请你从上面的字里选择感受最深的一个写一篇习作,也可以选其他的字。可以写生活中发生过的事情,也可以写想象的故事。写作时要注意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设计一设计意图《介绍一种事物》是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本单元围绕“学写说明性文章”这一主题,以“说明白了”为目标,编排了《太阳》和《松鼠》两篇精读课文,以及习作例文《鲸》和《风向袋的制作》,为学生提供了表达范例。本次习作要求学生选择自己了解并感兴趣的事物介绍,聚焦事物的主要特点,尝试适当使用说明方法、从不同方面把事物“说明白”,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并使其获得知识。写之前,确定要写的事物、列出提纲,围绕中心梳理资料,为“写”做准备。写之时,细化提纲,要求“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写之后,引导学生分享习作,进一步体会说明性文章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目标】1.读准“苞蕾、苔藓、菜畦”等词语;理解并积累两句谚语;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找出文章中心句,借助提纲式作业,知道围绕中心意思,可以按一定标准从不同方面进行表达。3.借助图表式作业,体会第2~4自然段体现中心意思的方法。通过课后作业,进一步了解“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教材分析】“我的动物朋友”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习作内容。本次习作要求是“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这是继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这一表达要素的提升。二、三年级写过“我想养小动物”“介绍国宝大熊猫”,学生已经习得了一些写动物的方法。和以往描写动物习作不同的是,本单元习作创设了三种不同的情境,并鼓励学生自己创设情境,强调要根据交际和表达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学习小说,我们不妨从人物形象入手,探究作者是如何刻画塑造人物的,学习课文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品味那故事中深刻的哲理与情感。写人记事要围绕中心选材,通过典型事例把文章的中心意思表达得鲜明、突出。通过综合实践,我们要到生活的“最前沿”去感知社会,了解社会,熟悉社会。  相似文献   

10.
本次习作内容取自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第九册第九单元的“笔下生花”,它围绕单元主题“面对错误”采用了话题作文的形式。主要内容是:每个人的成长都会面对一些错误,冷静、认真地去看待它们.我们就会感受到成长的快乐,选其中的一件事写下来,自己确定题目,如果能用上“畅所欲言”中的词语更好。由于习作的话题与单元的主题一致,使得听说读写各方面的学习实践活动能够围绕单元主题整合起来,让每个学生都有东西可写,乐于书面表达。  相似文献   

11.
第十二册积累·运用五习作要求:在“我们与周围环境”的调查活动中,同学们通过各种方式,收集了许多有关的材料。请围绕着一个意思,运用收集到的材料写一篇记事或写人的文章,也可以写表扬稿、建议书、调查报告。你觉得哪种形式最能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就采用那种形式。写完以后互相交流一下。  相似文献   

12.
目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习作语境不完整、习作目的不明确、习作指导不合理以及忽略了习作对象等,这些问题违背学生习作的本质,即表达和交流。因此,本文以交际语境写作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索习作教学策略:强调语境意识,将“空泛的习作任务”转化为“完整的习作语境”;树立“交际意识”,从原来的“为分而写”转变为“以说促写”;明确“指导意识”,从单纯的“文章指导”到习作“全过程指导”;强化“读者意识”,从“作者中心”到“读者中心”。  相似文献   

13.
综观小学生的习作,能表达真情实感的较少,其内容也总是写看见的多,听到的和想到的少,而所写看见的,却都是生活现象(第一原始现象素材)的堆砌,并不是加工过的(围绕题目和注入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材料组成。由此看来,要使学生的习作表达真情实感,在引导学生写所听、所想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训练他们“加工”生活现象素材,只有将素材“加工”成材料,写出的才是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习作。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聚焦目标,凸显习作能力指向;训练分步,夯实习作能力基础;结合口语交际,尝试言语表达;围绕习作要求,巩固言语能力;评价有法,促进习作能力提升等方面探索了单元主题式习作教学的有关策略。  相似文献   

15.
小学三年级第一次单元习作是“写课余生活”,我当时考虑到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因此我很细心地对他们进行了指导,还特别举出了一些日常事例。从“课余生活”的话题展开,到“最喜欢的课余生活”的范例指导,再谈谈自己活动的感受,以为自己的指导已经很到位了,但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却让我大失所望。  相似文献   

16.
<正>写作是小学语文学科“听、说、读、写与语言综合运用”五大教学模块中的重要组成内容;与此同时,相较于“听、说、读”这三个基础模块,习作教学对于教师的总体教学水平要求更高,教师需要围绕习作这一综合性的语言运用和创造活动来创新教学模式。从另一个方面讲,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其语文能力的体现。科学优质的习作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多方面的核心素养。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针对学生的语文习作学习,突破性地设计了一个“习作单元”,为教师提供了一种“将阅读和习作结合起来教学”的新型视角。  相似文献   

17.
<正>教学设计一设计意图本次习作是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习作内容。习作要求是“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表现一个人的特点”,这是对此前学到的“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的实践运用。本单元的习作教学不宜孤立进行,要充分结合教材,在单元整体内展开。学习这个单元的课文,在引导学生感受这些人物形象的同时,重点聚焦在表达上,引导学生把握课文选取的典型事例,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语句上提炼具体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因此,在指导学生习作训练时,要反复利用教材支架,解决学生习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相似文献   

18.
<正>统编教材三下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人文主题和“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的语文要素来编排的。纵向来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对三上“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的进阶和深化,不仅指向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也指向表达能力的提升。横向分析,本单元四篇课文《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从“传统节日及风俗”“造纸术的发明”“古代人民的建桥创举”“名画中的古都风貌”等不同方面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第二册本册共编入课文30课,其中白话文22课,按照文章体裁和写作特点组成8个单元;文言文6课,以程度深浅为序,兼顾文章体裁和写作年代,集中编排。三个重点单元的读写训练要求如下: 第二单元的三篇记叙文都是写真人真事的。写真人真事,材料一定要可靠,要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从掌握的材料中选择最有代表性的事例来写。通过这个单元和知识短文《记叙的中心和材料》的教学,要使学生理解写记叙文如何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相似文献   

20.
<正>大单元统整范例: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同学们,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一件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无数的事情,那些印象最深的事情,特别值得我们记录下来。本次,我们将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例,统整整个单元与习作,来一次不一样的习作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