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说明》要求学生能理解生物学中常用图、表等表达形式的意义,会用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一些生物学现象。 1.影响酶活性因素方面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通常有温度和pH。过酸、过碱或高温都会破坏酶的分子结构而使酶失去活性。低温虽然使酶的活性明显降低,但是酶的分子结构并没有受到破坏,酶的活性在适宜的温度下仍然可以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2.
<正> 1 实验目的探究过酸、过碱、高温、低温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2 改进与创新的原因高中生物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关于酶与温度、pH 的关系中讲到:在最适温度和最适 pH 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 pH 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实际上,过酸、过碱和高温,都能使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变性失活,而低温只能使酶的活性降低,而不会使酶变性失活,当温度调至最适时,经低温处理过的酶的活性还可以  相似文献   

3.
1.右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横轴)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纵轴)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A.载体数量、能量B.能量、载体数量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2D..右能图量是、离温子度浓对度酶活性影响的曲线,图中A、B两点的催化效率是相等的,以下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酶处于t1温度时的寿命比处于t2温度时长B.酶处于t1温度时的寿命比处于t2温度时短C.处于t2温度时,酶可能开始发生蛋白质变性D.处于t1温度时,酶分子结构可能比处于t2温度时稳定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的关系曲线正确的是'u…  相似文献   

4.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很多,如温度、pH.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除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外,还涉及酶浓度和底物浓度等。在研究酶问题时涉及很多类型的曲线,通过改变曲线中某一因素会引起曲线中相关"点"或曲线走势的变化.1.曲线中相关"点"的变化例1下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若该酶促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5.
在1987年生物学高考的分析说明试题中,第二小题是:图1表示温度对酶的催化效率的影响,请根据图1回答下例问题: (1)曲线中的AB段表明: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酶的催化效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2)曲线中的B点表示:酶作用的最适温度。 (3)曲线中的BC段表明:如果温度在达到酶作用的最适温度后继续升高,酶的催化效率就会下降。  相似文献   

6.
对一道高考题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例题(2009年高考理综宁夏、辽宁卷第2题)图1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反应温度由t_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B.当反应温度由t_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C.酶活性在t_2时比t_1高,故t_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D.酶活性在t_1时比t_2低,表明t_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  相似文献   

7.
<正>酶是指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多数情况下是蛋白质。常态下,分子链中各种基团相互吸引,使酶蛋白构象呈稳定的"线团"状,而活性中心就在其线团的凹穴表面。酶活性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且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具有双重性。适当提升温度可以增加酶的活性,但温度过高会破坏基团间的相互吸引,严重时会使酶发生不可逆的变性失活。大多数酶在6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就会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 酶作为生物体特有的物质,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的特性.在验证酶这些性质的实验中,有两个问题使学生感到疑惑:一是在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中,碘液是否可以先于酶加入(见例1);二是酶具有专一性,淀粉酶能否将淀粉水解成为葡萄糖.  相似文献   

9.
利用图像来考查学生对生物学中的一些原理的掌握 ,是当前考试中比较热门的一种题型。这种题型通过坐标图像的横、纵坐标表示的不同含义可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知识的迁移、运用水平 ,同时可以加强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笔者就常见的几种坐标图像的生物学含义归纳如下 :1 图 1这种图像可以表达 :( 1)温度对酶的活性的影响。人体内的酶发挥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是 30℃~ 35℃。( 2 )pH值对酶的活性影响。人体内酶发挥催化作用的最适pH值为 7左右 (注 :胃蛋白酶发挥效应的最适pH为 1.8左右 )。( 3)生…  相似文献   

10.
1教材分析“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是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中的内容。本节教学需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酶的发现、概念和特性;第二课时进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探究实验。本节前一部分所教授的知识为此次实验奠定了基础,同时本次实验通过探究温度和p H等因素对酶的活性的影响,使学生亲身体验,获得感性经验,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实  相似文献   

11.
吴俊洋 《生物学教学》2003,28(7):61-61,62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一册第50页,图3-3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示意图,值得商榷。 温度对于酶的作用有两种不同的影响。 (1)和一般化学反应相同,酶反应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其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根据一般经验,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度约增加1倍。 (2)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遇热易变性失去活性,绝大多数酶在60℃以上即失去活性。  相似文献   

12.
张建辉 《考试周刊》2015,(26):140-141
细胞中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是由酶催化的,酶是由生物活细胞产生的一种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被称为酶活性。细胞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环境条件会影响细胞内酶的活性。从而使酶的活性发生改变。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p H对酶活性的影响,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最后得出强酸强碱会破坏酶的结构,使酶失活。  相似文献   

13.
肌质网(SR)Ca^2+-ATP酶的激活可迅速降低细胞液中Ca^2+的浓度,让肌肉得到舒张。Ca^2+-ATP酶的活性可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现已发现,跨膜Ca^2+梯度、膜脂、CaM、GM3、稀土等对该酶活性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关于它们的作用机理也有了部分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以"鲫鱼脑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测定及影响因素"为内容设计了一个研究型生物化学教学实验.要求学生课前查阅文献了解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定的应用,拟定实验方案,课上通过实验讨论底物浓度、缓冲液pH值、反应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课后以科研论文的形式写出实验报告.教学效果调查显示,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学习主动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能力培养。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 ,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尤为重要。在生物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呢 ?1 比较分析能力的培养比较分析能力是指通过对所学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应用的范例、图表等内容进行具体分析、比较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 1 下图 (a) (b) (c) 3个图分别表示某种生物(假定只含 2对染色体 )的 3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 )图 (a)表示     时期 ;(2 )图 (b)表示     时期 ;(3 )图 (c)表示     时期 ;解题思路试题中文字内容图…  相似文献   

16.
<正>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和pH,为此我们可以探究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一、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中要做到"五不宜"1.探究酶的最适温度实验时,不宜选用过氧化氢酶催化H_2O_2的分解,因为过氧化氢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会更快。2.探究酶的最适pH实验时,由于酸对淀  相似文献   

17.
《河西学院学报》2017,(2):73-80
根据微生物间的拮抗现象对25株荷叶离褶伞菌株进行筛选,得到1022、1286、1116、1110、07-2、07-1、3001和R132亲缘关系不同的菌株8个,并对这8个菌株最适温度进行研究以及在最适温度下菌丝生长量、胞外淀粉酶(Amylase)、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和漆酶(Laccase)活性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的胞外酶活性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其中菌株R132具有较高的漆酶和纤维素酶活性,菌株1110具有较高的淀粉酶和漆酶活性,菌株07-1具有较高的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同时这三个菌株也具有较高的菌丝生长量;而三种酶活性在菌株1022中活性均较低;本研究结果为荷叶离褶伞高产菌株的选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多胺(PA)对低温胁迫下番茄幼苗中一氧化氮(NO)产生的影响,并探讨NO在PA诱导的耐冷性中发挥的作用。创新点:在番茄幼苗中证明亚精胺(Spd)对NO产生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途径,且此作用与番茄耐低温性有密切关系。方法:通过检测氧合血红蛋白(HbO 2)向高铁血红蛋白(met Hb)的转化进行NO含量测定;通过与NO特异性荧光探针(DAF-FM DA)结合检测NO释放量(图1和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根据其抑制氮蓝四唑(NBT)在光下的还原作用测定;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通过测定酶提取液与愈创木酚、过氧化氢(H_2O_2)的混合物的吸光度确定;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根据H_2O_2在240 nm波长下的降解能力来测定;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测定参照Nakano和Asada(1981)的方法在波长290 nm下测定(图6和7)。结论:本研究的结果显示,Spd诱导番茄叶片中NO的产生可直接通过增加一氧化氮合酶(NOS)和硝酸还原酶(NR)的活性实现(图2)。H_2O_2作为上游信号能够刺激NO的生成(图3)。NO通过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和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参与Spd诱导的番茄耐冷性(图6和7)。综上所述,Spd诱导产生的NO在番茄响应低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云南甘草总皂甙对正常羊心肌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无影响;但对氧自由基诱导羊心肌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的降低有明显保护作用,随浓度增高,酶的活性逐渐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总皂甙浓度为0.2mg·L~(-1)时,酶的活性恢复27.9%,浓度为0.8mg·L~(-1),酶的活性恢复46.6%。  相似文献   

20.
《商洛学院学报》2015,(6):63-66
以青花7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沙培法,初步探究了施氮量对花生幼苗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对根系保护酶活性、MDA含量和根系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推进,花生根系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根系活力呈增加趋势。同一次取样中,3种保护酶活性和根系活力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MDA含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