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小飞 《考试周刊》2012,(36):49-50
"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有效互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新的教学观认为,师生互动不是教师对学生或学生对教师的单向、线性的影响,教学过程不是一种纯粹的给予和接受的静态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教师适时地进行师生互动,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理解吸收课堂上老师教授的新知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与创造性。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参与课堂教学。正因为有了学生的参与,突破"预设"的囚笼,变"预设"为"生成",在预设基础上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与主动建构,"把课堂教学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  相似文献   

3.
王乃干 《考试周刊》2011,(44):205-205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科学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  相似文献   

4.
吴畅 《语文天地》2011,(11):18-19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过程,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师生之间不仅存在知识的传递,而且还存在着情感的交流。"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这是新课改的要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要重视"沟通"与"合作",重视探究式学习、合作性学习、体验性学习,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教师的"教"应该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教的过程要顺应学生的学的过程;教师教的效果要体现为学生学的效果。教师应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和出现问题时,  相似文献   

6.
贝思思 《中学教育》2010,(11):36-40
当课堂教学不再简单地被看作是教师讲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开始关注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关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教学过程便或多或少地生成出一些新元素。这些新元素引导着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经历真实生命的过程。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对"资源"做出解释的基础上,探讨"资源"生成对于教师、学生及教学的重要意义,分析当前课堂教学中"资源"生成面临的尴尬问题,并以教师为着眼点探究课堂教学中促进"资源"生成的教学智慧。  相似文献   

7.
许新中 《考试周刊》2012,(71):87-87
一、合作学习的含义合作学习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恰当的组织和有效的调控下,以"个人自学"、"小组合作"、"班级合作"为基本教学形式,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积极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让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大量的师生互动研究着眼于课堂教学情境下的师生互动,研究结论越来越清晰地揭示了课堂教学过程不是单向的知识灌输,而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教育情境下的师生互动也同样应该引起重视。教师除了承担"授业"的重任,还肩负"传道"的职责,教师要向学生传输社会文化价值规范,  相似文献   

9.
李娜 《考试周刊》2014,(98):182-182
<正>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动态过程,它不仅包含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开发智力,而且伴随师生相互交流的情感体验。以学生的认识和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活动,蕴含丰富的情感,不是积极的情感就是消极的情感,或二者兼而有之,没有情感的课堂教学是不存在的。其中教师的情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情感因素。持积极情感的教师能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学生相应地就会有良好的学习心境,学生情绪就会高涨,思路  相似文献   

10.
路毅 《考试周刊》2011,(71):197-198
提问是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主要方式,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师生互动的重要教学技能。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综合运用多种提问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本文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一节的教学为例,浅谈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提问。  相似文献   

11.
课堂是师生、生生最主要的交际场所,而提问又是课堂上的最主要的交互模式。"课堂提问在组织课堂教学和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课堂提问,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教师恰当的提问能启发和引导学生对课文及相关内容等进行积极的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了解学生是教育教学的起点,只有心中有人的教育、贴近人的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才会是成功的教育。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在课堂教学这个师生共同参与的动态过程中,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存在,而应该以"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基点,从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出发,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储备、认知习惯等开始进行课前预设。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堂教学就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隋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来进行。教师语言表达方式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情感直接牵引着学生的情感,所以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它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要提高数学课堂效益,就必须研究数学课堂的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14.
李超 《学子》2015,(6):52-53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对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有显著帮助,教师和学生能够更好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同时进行深层次的思想交流,促进教师教与学生学。正确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单方面的事情,它是师生共同作用的结果,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不但可以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课这门学科的兴趣,提升英语学科对学生的吸引力。其次,在课堂中进行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可以奠定学生从"知"到  相似文献   

15.
盛会 《辽宁教育》2014,(12):69-71
正新课程理念将课堂教学看作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把握师生互动的内涵,提高师生互动质量,是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一、师生互动内涵分析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过程,而师生双边活动集中表现为师生互动。师生互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的一切相互作用与影响,并由此引发双边在  相似文献   

16.
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宗旨是让教师和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形成师生有效的互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解决好教学中的师生互动问题,将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一、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一)注重知识传授,忽略学生的能力培养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还沿用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知识传授过程中以教师的一言堂为主,导致大部分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讲。  相似文献   

17.
陈强 《文教资料》2013,(23):32-33
教学对话是师生平等关系在课堂教学中的集中体现,是师生教学相长的主要方式,更是教学内容进行知识迁移与重构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对话式教学被广泛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中,但当我们理性地审视对话教学不难发现,由于认识的偏差,对话教学常处于一种低效甚至无效状态。本文探讨了对话教学有效性的教师行为策略及有效性对话教学的几种表现形式: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生活的对话、师生与自我的对话。通过对话促进师生间的和谐交往,构建课堂教学中的民主氛围;将课堂由单一的知识授受过程转变为双向的知识交流过程,从而提高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应变能力,极大地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袁小婵 《成才之路》2010,(32):16-16
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改变了以前老师只用简单的"授——受"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师生互动、共同探究的活动过程,有效地改变了以往教师凭借自己有限的知识,进行"独角戏"似的教学活动的模式,而退到后台成为引导者、组织者、帮助者,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上。  相似文献   

19.
苗佩云 《考试周刊》2012,(3):181-181
参与式教学是新课程所倡导的重要课堂教学理念,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在参与式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整个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正如叶澜教授所说:"课堂教学的本质应当被视为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互动"从狭义来讲,指在一定社会背景和具体情境下,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认识、掌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过程,是传授知识和学习知识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从不知到知,从少知到多知的过程,因而它应该遵循认识过程的一般规律,即列宁所指出的:"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它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学生在教学条件下的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