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钟毅 《四川教育》2013,(11):39-39
美术教学中,通过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能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然而,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效果如何?不仅受美术学科特征的影响,还与师生在教学时感情投入程度有关。如何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这是我们在美术教学改革中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美术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学生通过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能提高审美能力,发展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效果如何,不仅受美术学科冷暖特征的影响,还与师生在教学时感情投入程度有关。如何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这是新课程改革中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张玲 《考试周刊》2014,(52):178-178
<正>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美术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学生通过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高审美能力,发展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学生美术学习效果如何,不仅受美术学科冷暖特征的影响,还与师生教学时的感情投入程度有关。如何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是新课程改革中值得探讨的课题。一、教师身体力行,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4.
《初中美术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我们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彰显美术学习的特点,形成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和美术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而审美教育是初中美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本文从初中生美术审美能力提高重要意义,和审美能力提高的途径,谈谈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提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程怀军 《快乐阅读》2013,(10):49-49
《初中美术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我们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彰显美术学习的特点,形成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和美术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而审美教育是初中美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本文从初中生美术审美能力提高重要意义,和审美能力提高的途径,谈谈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提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初中美术课程是全体初中学生必修的课程,是学校开展美育的途径之一。学生通过对美术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掌握,能提高审美能力,发展感知能力与思维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学生学习的效果如何,不仅受美术学科本身特征的影响,还与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情体验有关。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情感的体验,这是美术教师需要探讨的问题。一、架设情感交流桥梁,实现师生情感沟通情感是感知美的第一要素,具有很强的感染性。以情动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开设美术课程对青少年树立正确审美观有着重要意义,美术课程的学习不是为了培养艺术家和单纯的美术技能,而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中学生正处在性格形成阶段,美术老师要在这一时期正确的培养好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和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的初中美术教学中,美术课程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程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的重要渠道。良好的美术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能为初中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学生学习美术,能够在学习与生活中敢于追求美、创造美。本文主要总结了初中生的审美心理发展,分析了初中的美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实现初中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全方面的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促进小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高。小学美术教学中正处于学习的入门阶段,教师要进行合理的教学,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审美习惯和审美能力,促进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让小学生的生活更加的多姿多彩,培养小学生的艺术修养。但是由于小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不是很成熟,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因此,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成为了很多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希望本文的相关内容能够为教育人士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初中美术课程是学生必修的艺术课,是学校进行美育的途径。通过学习美术,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感知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形成,加快个性的形成与全面发展。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与师生教与学感情投入程度有关。怎样实施情感教育,是新课改中值得探讨的问题。良好的情感教育使美术教学做到苦心经营却似无!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0,(76):163-164
在初中教育中,美术是学生需要学习的基本科目之一,对美术的学习能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艺术审美,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然而受客观条件的影响,多数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关注度并不高,其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如何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主动投入美术学习中,便是美术教师需要重视的一大问题。文章分析了在初中美术课堂中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探究在初中美术课堂中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陶冶高尚的情操。美术新课程改革,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陶冶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感知觉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专业意识的形成,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伟 《考试周刊》2016,(11):169
新时期学生的学习要实现全面综合地发展,中职美术教学应该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美术人才。美术对陶冶人类的性情、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中职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且贯穿一定的德育教育,让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实现各种能力的锻炼和发展。基于此,作者就如何实现中职美术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希望对中职美术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现在中小学生对美术科目的学习提不起兴趣,就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阐述,通过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学要求,阐述了教学过程中通过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保持学生的好奇心、欣赏、创设情境、多种形式表现、表扬鼓励、自由发挥等方法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发展美术实践的能力,激发其创新精神及陶冶审美情操。  相似文献   

15.
钱丽萍 《课外阅读》2011,(12):281-281
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在这个理念的倡导下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其必要性和实效性。美术学科教育除了承担传统审美教育、美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之外。我想作为美术教师更应重视对人的培养,如何以美育人、如何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格,从而更加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是我们所要做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现在探讨一下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16.
大学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大学生通过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能提高审美能力、发展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美术专业学习中贯穿情感,是大学美术专业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审美素养的提高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实力,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随时随地发现美和欣赏美,并且培养创造美的能力。研究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结合具体的材料完成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钱晓晴 《成才之路》2014,(29):95-95
正《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美术学科以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注重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强调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关联。力求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然而,在当前的美术欣赏教学内容中,我们发现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脱离学生年龄特点,忽视学生欣赏  相似文献   

19.
在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主要是通过完美的艺术形象的感染、作品的创作体验、心脑手眼的锻炼、创新的过程、合作的乐趣来树立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新<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下面就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之一就是要通过美术学习来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艺术的审美能力。本文中笔者根据自身多年教学经验,探讨了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