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高等学校处分权是学校依据法定事由和法定程序做出影响学生权益的权利.它是挽救和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高等学校学生处分权从其性质上说,是一种"公权力"的行使.作为学校对学生具有的行政管理权来源于法律授权,同时来源于学生权利的让渡.  相似文献   

2.
在医疗实践中,存在着大量的患者“权利让渡”的现象,“权利让渡”一方面有利于患者知情同意权的落实,保证患者的健康利益;另一方面也是利益冲突产生的条件,因此,如何正确的认识和对待“权利让渡”和“利益冲突”,是一个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教育行政权是国家管理教育事务的日常性权利,在学校教育中它包括学校设置权、教师聘任权、招生权、学业评定权、课程设置权和教材编写权,其中学校设置权是核心权利,不可让渡,其余权利是非核心权利,可以适时适度地让渡,但其让渡应经得起民族心理、法律制度、让渡层次、文化保护和利益划分的逐一审视。  相似文献   

4.
教育行政权是国家管理教育事务的日常性权利,是国家教育主权之一,在学校教育中它包括学校设置权、教师聘任权、招生权、学业评定权、课程设置权和教材编写权。其中学校设置权是核心权利,不可让渡,其余是非核心权利,可以适时适度地让渡。但其让渡应经得起民族心理、法律制度、让渡层次、文化保护和利益划分的价值审视,以防教育的异化和价值的迷失。  相似文献   

5.
正享受教育是每个国民应有的权利,办教育是政府"不可让渡"的职责。这意味着,评价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首要标准在于这个国家的教育在何种程度上保障了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其次才是人才培养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享受教育是每个国民应有的权利,办教育是政府"不可让渡"的职责。这意味着,评价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首要标准在于这个国家的教育在何种程度上保障了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其次才是人才培养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公共数据开放中存在诸多利益冲突,有其外因和内因.数据有巨大的使用价值,数据创造财富、实现增值,此为数据开放中利益冲突的外因.数据上有诸多利益相关者是冲突产生的内因:产生个人数据的自然人、使用数据的数据控制人、监管数据开放的数据监管人之间因为彼此利益诉求碰撞激发冲突.以罗尔斯正义论作为理论指引,是基于该理论的科学性以及对利益协调的逻辑适恰.罗尔斯正义论"禁止剥夺他人利益、社会服务、人格尊严与自由"三大内涵以及"平等自由、公平与差异"两大原则是本文试图从私法上缓和公共数据开放中利益冲突的理论基础.在罗尔斯正义论的指引下,对公共数据开放中的相关者利益进行权利化配置:为提供可开放数据的自然人配置个人数据权利;为加工和使用数据的数据控制人配置衍生数据主体权利,并对其行为进行合理限制;为数据监督主体配置民事权利;为保障数据共享、自由流动,对公共利益保护予以特别考虑.  相似文献   

8.
主权是民族国家最重要的特征和最根本的属性,作为国家身份的主权是不能分割、不能让渡的,但在全球化时代下,一国不可避免的要与他国发生交往,在交往中,我们对主权是让渡还是维护,众说纷纭.所谓"主权维护",就是在让渡中维护,全球化使国家置身于更多的"让渡"之中而并未减损国家的主权.  相似文献   

9.
美国1787年宪法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课程标准有“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学习要点之规定。徐渭清老师基于教学实践而放宽阅读视野、拓展专业思想,从人民主权理论、权利让渡理论的学习与思考出发,通过关国1787年宪法教学新视角之“权利让渡:从人民主权到政府公权力”“利益妥协:权利让渡实现的方式”“专业思考:基于理论阐释的实践性认识”,探讨理论与实践结合解决历史教学重要问题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美国1787年宪法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课程标准有“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学习要点之规定。徐渭清老师基于教学实践而放宽阅读视野、拓展专业思想,从人民主权理论、权利让渡理论的学习与思考出发,通过美国1787年宪法教学新视角之“权利让渡:从人民主权到政府公权力”“利益妥协:权利让渡实现的方式”“专业思考:基于理论阐释的实践性认识”,探讨理论与实践结合解决历史教学重要问题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美国1787年宪法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课程标准有“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完制的异同”学习要点乏规定。徐渭清老师基于教学实践而放宽阅读视野、拓展专业思想,从人民主权理论、权利让渡理论的学习与思考出发,通过美国1787年宪法教学新视角之“权利让渡:从人民主权到政府公权力”“利益妥协:权利让渡实现的方式”“专业思考:基于理论阐释的实践性认识”,探讨理论与实践结合解决历史教学重要问题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社会政治发展和"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发生,引发中国社会政治格局呈现四个特征。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在于权力的转移和权利的分配;要求扩大政治参与、实现自由平等的利益均衡;面临市场化带来的社会诚信日益缺失,传统伦理道德不断解构。国内外学者十分关注"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演变,聚焦在走向对抗还是合作的论辩。通过比较分析后得出:"无直接利益冲突"走向对抗的条件不存在,只能朝向抗争性的合作方向发展。为此,中国应该在整合政治资源的前提下,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消除社会政治发展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事件。  相似文献   

13.
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着多种利益冲突,其中最突出的是权利所有人与公众之间的利益冲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知识产权保护应当在相互冲突的利益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以协调这些冲突,这样既可以促进科学化事业的发展又可以维护国内公正和国际公正。  相似文献   

14.
在“人权保障”呼声响彻行云的今天,代表国家强制力的司法权也凸显出了不同程度的让渡,司法权的公民参与性应运而生.公民参与司法实践,以国家权利主体的身份维护自己的法律权益,这种方式的本质并非权利和权力的碰撞,而是两者的包容和互补,所以,扩大公民参与司法的程度和范围也是我们司法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高科技的发展不断对公民的隐私发起挑战,最近由深圳电子门偷窥事件就引发人们在将自身的权利让渡给公权力之后,对于自身利益的保护的问题.而隐藏在这表面现象背后的,则是公民个人权利与国家公共利益之间存在的矛盾,而到底如何才能调和这中间的矛盾,都将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利益冲突的根源在于社会资源的有限性。人类之所以能够在充满冲突的利益关系中发展和进步,关键在于利益存在一致性,利益冲突存在协调的余地和可能,所以,利益冲突和协调是社会的常态。法作为利益关系的"协调器",其作用在于通过权利(权力)义务的合理配置平衡协调各方利益。以人为本,平衡利益作为现代社会的普遍理念,渗透到各个法律部门中。经济的发展、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化,导致公私因素的相互交融,也为追求实质正义、社会效益、经济自由与经济秩序之和谐的经济法提供了法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7.
当今至少有三大问题在纠缠着我们,一是中国与西方的问题,二是人与自然的问题,三是天理与人欲的问题。因应这三大问题,本文提出全球对话主义、环境对话主义和德性对话主义。所谓"对话"首先是鼓励介入对话过程的各方充分发声,二是提倡各方之间的相互倾听。对话的哲学前提是承认各方有不可通约的生命存在及其本真性,同时对话又是向异己让渡本己的空间,是诚意的邀请和虚席以待。在充满各种利益冲突的时代,只有高扬对话精神,我们才可能获得一个和谐的世界。  相似文献   

18.
舍伍德·安德森的<鸡蛋>细微地揭示出"人的异化"这个20世纪现代文学的重要主题.在美国梦的驱使下,<鸡蛋>的主人公"父亲"成了一个异化人.圣经原型批评解读进一步探讨出"父亲"异化的根源:脱离伊甸园、让渡人对物质的权力、让渡丈夫和妻子的角色权.通过夫妻角色权的回归,"父亲"走上了人性回归的路途.  相似文献   

19.
目前,"行政管控"模式下高校教师聘任工作存在着诸多缠绕相伴的现实困境,而构建政府、高校党政、学术组织、教师等主体共同参与治理模式以及建立与各自主体相匹配的权力(权利)结构,是破解当前困境的可行路径;在"多元参与治理"模式下,多元主体要遵循"相向并进、和谐让渡""均衡配置、各司其职""理性监督、友好制衡"的基本思路和原则,实现高校教师聘任工作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20.
教育主权的让渡是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为解决教育问题而采取的主权运作方式.让渡教育主权有其必要,并不会丧失教育主权,我国在实践中也让渡了部分教育主权.但让渡教育主权有可能使教育主权弱化,因而在教育主权的让渡中应清楚认识我国教育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遵循平等性、互利共享性、发展性等原则,采取有限让渡、有选择让渡、分阶段让渡等策略,在防止教育主权流失的同时不断加大教育开放的力度,促进我国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