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并强调了人文精神对各个学科的渗透,这是我们教育思想一次伟大的解放,它的现实意义远远超出了教育本身。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关注人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承认个体差异、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重视情感的熏陶感染,尊重个体的独特体验。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谐、欢快的人文氛围,让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展现个性、培养个性和塑造个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并强调了人文精神对各个学科的渗透,这是我们教育思想一次大的解放,现实意义远远超出了教育本身。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一种基础工具 ,又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作了新的表述 ,代表了现阶段对语文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所担负任务的新要求 ,“突出了语文教学丰富内涵和多重教育功能 ,突出了语文教育在人的终身发展中的奠基作用”。 (引自《语文课程标准》)对此 ,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有必要转换视角 ,重新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 ,并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有效地实践。    一、从素质教育要求来认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铺开已一年多了,回眸小语教学改革的发展,可谓让人欢喜让人忧。以下是笔者所做的一次粗略扫描。 新一轮课程改革,揭开了语文教学历史上的新篇章。 伴随着课改大潮滚滚而来,尤其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与实施,我们欣喜地看到:广大语文教师焕发了极大的热情,语文教学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具体表现在: 一、从教学目标看,语文教学在重视基础工具性的同时,对其人文性予以观注。语文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形式,更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实质”教育。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观点来理解语文课程的本质,已成为一种共识。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高度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家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也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现代媒体技术为手段,实现语文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效益最优化。这也是当今语文课堂教学所走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于是,有识之士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大潮中着力于人文素质的培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放在语文教育的首位,强调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所谓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指语文学习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学习新课程,走进新课程。《语文课程标准》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指明了新的航向,也引领我们提升了语文作业设计理念。“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在作业设计时更加关注其人文内涵;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使我对语文作业的重要性在认识上有了新的定位,使作业“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承担了“掌握运用语文规律”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部分教师潜意识里认同一个观点,即语文学科是工具学科,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把工具性作为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是语文学科的人文价值、文化底蕴严重流失的重要原因。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学生接受的更多的是知识和能力,而缺乏基本的人文精神。现在语文教学迎来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大大削弱了语文的功利色彩,从而还语文以“人文”的本来面目。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被置于一个重要的地位。现代语文教学应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重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渗透。那么,在实际语文教育工作中,人文教育是如何体现和实施的呢?  相似文献   

9.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关注人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承认个体差异,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重视情感的熏陶感染,尊重个体的独特体验。可见,倡导教学的个性化,是语文教育人文性的重要体现,也是《语文课程标准》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在教学中如何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自由地发展,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和教师们日益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复兴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已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趋势。我国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以,重视开发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已成为新一轮课改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2002年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发展状况如何?有哪些亮点?有哪些质疑?岁末,笔者作了一次粗略的扫描。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拉开了帷幕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实验区的实施,人们欣喜地看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我国语文教育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广大语文教师焕发出了极大的热情。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国语文教育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教师的教育观念的转变已见端倪。语文教育在重视基础工具性的同时,对人文性予以更多的关注。语文教育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形式”教育,更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实质”教…  相似文献   

12.
民主化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发展的重要方面;在民主化教学中,“尊重、自由、平等”思想应成为每位教师设计、实施教学的根本指导思想和策略。一、新课改、新理念———语文民主化教学的优势及要求进入新世纪,国家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实验,以全方位开放、多元的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把教育的民主化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国家教育部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明确定义“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  相似文献   

13.
本质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的内在联系。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行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语文课程性质认识的历史总结与升华。“交际工具”不限于语文,所以新课程标准加上了一个“最重要的”,课程标准把“人文性”作为语文课程的第二属性,并进一步指出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统一的。这爪l性质界定,是在长期实践探索中,语文课程自我认识的一次飞跃。这个认识符合语文课程实际,符合语文教育要求。对于语文教学,人才培养,课程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个自我认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是人们正确认识教育和进行教育实践的最基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跟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语文课程标准的最大特点,在于以全新的现代语文教育理念,重新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特点,设定课程目标,改革学习过程与方式,全面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思想和现代社会对语文教育的新要求。首先,对课程性质的认识更为全面:改变以往简单强调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狭窄认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突出了语文工具的社会交际性,又扩展了对其丰富内涵的认识,突出了人文性。还针对多年来语文教育偏重语文工具的单纯掌握性训练,忽视人文素养培养的倾向,特别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  相似文献   

15.
2002年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状况如何?有哪些亮点?有哪些质疑?笔者根据所获信息、资料,作如下概述。语文课程改革拉开帷幕语文教育发生重大变化随着《语文课程标准》在实验区的实施,我国语文教育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已见端倪。语文教育在重视基础工具性的同时,对人文性予以更多的关注。语文教育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形式”教育,更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实质”教育。从“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立场来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二、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教师由传授者…  相似文献   

16.
1《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与地位”中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评论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意味着“人文精神”将会在未来的语文教学中提升到重要的位置。《语文课程标准》在字里行间有意突出了“人文”一词,给我们广大语文教师一个信号:要充分挖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追寻失落的“人文精神”。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新理念的确立,教师当务之急是转变旧的教育观念,同时建立新的教育观念。平等师生观23人文教育主张教师不要在师生之间刻意画一条鸿沟,希望…  相似文献   

17.
人文教育就是以提高人们的人文素质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教学活动。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固有属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性质明确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于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8.
按照新课标要求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基础教育和教学的理念也不断创新和发展,特别是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语文学科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尤其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具有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和开发利用的广阔途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十分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对于全面提高语文教育教学的质量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一、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内涵资源是指事物发展的物力、动力来源,一方面是指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评价所依据的核心理念有两条:(1)“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而也是包括课程评价改革在内的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依据。(2)“立足过程,促进发展”,集中体现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在评价改革方面的价值取向,同样也是语文课程评价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新课程特别指出,不能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而强调的是语文评价的“发展和改进”功能。为了实现这一功能,新的语文课程评价必须注重以下几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了我们常说的社会性、思想性、情感性等含义。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反映了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共同期望,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展开和实施。[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