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杂技有着三千年的历史,改革开放后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较早地走向世界。中国杂技艺术家利用编导、音乐、服装、舞美、灯光以及融合其他艺术等手段,丰富了杂技艺术的文化含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今后杂技又当如何与时俱进,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杂技是舞台艺术的一种,舞台美术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舞台美术的任务是根据演出需要,在统一的艺术构思中运用多种造型手段,创造出舞台环境和角色形象,并渲染出特定的气氛和效果。舞台美术的手段多样,表现力源于生活,经过漫长的发展和完善,现已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艺术。党的十八大以来,杂技创作的提质增效进一步加快,杂技剧的涌现不仅给杂技创新带来新天地,也给杂技舞美带来机遇与挑战,促使杂技舞美进一步发展。本文以杂技剧《楼兰寻梦》为例,试探讨杂技舞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杂技舞台美术是整个杂技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舞美设计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近年来随着优秀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创意层出不穷,我国的杂技舞美水平得到了很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深厚的草原文化为民族杂技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元素,民族杂技剧《成吉思汗风》就尝试把蒙古族的情感表达、审美习惯、民族精神融入到杂技创作中。杂技虽然是以技巧展示为主的艺术,不长于叙事表达,但用意境表现剧情、用音乐传达情绪、用舞美再现历史、用表演刻画人物,不仅避免了单纯的技巧,也使杂技晚会有了主题思想。通过《成吉思汗风》的创作实践和艺术探索,我们尝试着为民族杂技的深入发展开辟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增加,杂技艺术也在不断地发展,以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成为艺术百花园中一朵奇葩。实践证明,杂技艺术的发展繁荣,同杂技人的创新精神分不开,创新是杂技艺术发展的灵魂。一、杂技艺术创新的必然性近几年,文化艺术领域中的改革将杂技演出团体从地方政府财政供养序列中剥离出去,推向市场,成为在社会上生存发展的文化企业,呈现出激烈的社会竞争性和强烈的产业危机感,杂技团体在最初走向市场时,没有经验四处寻觅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同时也引发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变革。杂技艺术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其新颖独特、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了一席之地,赢得了广大观众喜爱,成为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绚丽奇葩。实践证明,杂技艺术的发展过程,就是杂技艺术不断创新的过程。创新是杂技艺术发展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2021年2月2日至3日,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出品,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创排的大型当代杂技剧《化?蝶》在广州大剧院试演。该剧邀请了总导演赵明、编剧喻荣军、艺术指导宁根福、舞美设计师秦立运、服装造型设计师李锐丁等国内顶尖艺术家作为主创人员,由“肩上芭蕾”首创表演者吴正丹、魏葆华领衔主演,以杂技、舞蹈、戏剧等多元艺术语言讲述梁祝故事。该剧将于3月5日至6日在广州大剧院正式公演。  相似文献   

8.
所谓差异化的杂技艺术产品,是指其在特色、内容、形式、道具、表现等各个方面具有独创性和独特性的作品。在当前文化“走出去”战略深入实施、杂技艺术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形势下,同质化的杂技艺术产品越来越难以满足观众多层次、多样性需要。突破传统杂技仅靠发展高难技艺不够、打造差异化的杂技艺术产品,已然成为推动文化“走出去”的迫切需要。黑龙江省杂技团在传统杂技的基础上,结合花样滑冰以及冰舞、冰上芭蕾等艺术,创新打造了冰上杂技艺术产品,冰上杂技将为“文化走出去”提供“成功模板”。  相似文献   

9.
正应香港中国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邀请,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有限公司黄烈汉董事长一行69人,携武侠杂技剧《笑傲江湖》于2017年12月22日至25日在香港沙田大会堂进行了四场演出。《笑傲江湖》是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有限公司根据香港著名作家金庸的同名小说改编创作的大型武侠杂技剧。该剧采用了最新舞台灯光、舞美和威亚效果,将杂技与武术有机结合,并加入大量戏剧元素,升华出一  相似文献   

10.
中国杂技有着三千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杂技艺术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一的杂技艺术.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较早地走向世界.杂技也从此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11.
石进喜 《杂技与魔术》2012,(3):44+43-44,43
面对当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利时机,杂技艺术宛如奇葩绽放,迎来了枝头怒放的春天。在东风劲吹的发展大背景下,我们应该认识到:杂技起源于生活,来自于民间,它成长的沃土在民间,真正的力量在民间。因此,民间杂技是我国杂技事业的重要力量,培育、发展民间杂技是发展我国杂技事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中国杂技艺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枝奇葩,是一门有着36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老艺术,又是一门开拓创新、精彩纷呈的时代艺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杂技在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统技艺与现代文化的有机融合、国际国内市场与赛场的演出实践中,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令世界瞩目。  相似文献   

13.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杂技艺术的发展开启了一个变革时代,之所以我称之为是一个变革的时代,那是因为从那时开始,中国的杂技艺术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那就是中国杂技不再像过去那样以纯粹展现杂技技艺为主体,而是以多样化的手段吸收、借鉴国内外的优秀文化艺术,吸收音乐、舞蹈等姊妹艺术语言,特别是戏剧元素在杂技创作中的运用,形成具有戏剧特性的杂技晚会,使杂技晚会有了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在现代杂技表演中,表演者不仅要能够娴熟地完成一些高难度技巧动作,同时也需要展现形体美,在舞台设计、装置、服饰、道具、灯光、舞美、音乐等多种元素配合下,充分体现杂技作为表演艺术的美感。为达此目标,需要在杂技教学中重视审美教育。一、杂技教学要求杂技教学应包括理论、实践、美育三维教育。理论教育指的是培养学生初步了解杂技和其他艺术发展的历史知识、理论  相似文献   

15.
正银川市杂技团始建于1958年。建团之初演员来自于中国杂技团、天津杂技团、铁道兵文工团的支宁人员。60多年来,银川杂技团的演出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参加国际、国内各类杂技比赛,荣获各类奖项百余次,曾被文化部授予"为杂技事业做出贡献杂技团"和"全国文化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中国文联授予"全国优秀院团"荣誉称号。2010年,原银川市杂技团、银川市说唱团、银川艺术剧院改制组建为银川艺术剧院有限公司,为银川市唯一的国有独资文艺院团,隶属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公司内设综合办公室、党群办公室、创作部、杂技团、舞蹈团、说唱团、演出中心、舞美技术部等部门,下设银川剧院、艺晨国际艺术培训中心等子公司,有艺术创作、表演、培训、管理人员260余名。目前,宁夏银川艺术剧院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集舞台艺术创作演出、舞美制作、艺术培训、剧场管理、创意经营为一体的综合国有艺术生产经营院团。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杂技艺术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对外进行文化交流传播,既是响应国家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号召,也是促进杂技艺术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从杂技艺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对民族艺术的彰显和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贡献三方面来阐释杂技艺术作为文化传播、与国际文化交流的可行性与必然性。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杂技一直浸润在中国传统文  相似文献   

17.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是十七大作出的伟大战略部署,也是全国杂技工作者的庄严历史使命,同时,也是促进杂技艺术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力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切实承担起伟大的历史责任。结合杂技界的实际,我们要紧紧抓住三个方面的工作,即:以创新为动力,增强杂技艺术的生机和活力;以开拓性的工作,增强杂技艺术的总体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以培养造就高水平的队伍,增强杂技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杂技与魔术》2021,(1):26-27
由山东省文联主办、山东省杂技艺术家协会承办的2021山东新年文艺晚会杂技魔术专场,在1月1日这一天为观众送上新年的祝福。晚会融技巧性、形式美、中国风等元素于一体,既保留了传统杂技惊、险、奇、新、美的特点,又融合当代艺术气息,彰显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节目编排上,传统技艺与现代艺术表现形式有机结合,并通过舞美、灯光、音响的映衬,展现了中国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9.
拜读了吴桥杂技艺术学校李华扬校长刊载在2011年第三期《杂技与魔术》上的《对建设高起点、高品位、国际一流的杂技中等艺术学校的思考》一文后,面对“《沧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拟定了新建沧州杂技学院和武术学院两大文化教育工程建设项目,充分显现出市委、市政府及有关方面,为进一步发挥沧州得天独厚的杂技、武术文化资源优势,繁荣发展文化体育事业的信心与决心。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杂技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强烈的文化气息,据史料记载,最早的杂技艺术表现可以追述到新石器时代。后来随着朝代的不断更迭,杂技也经历了从汉至宋的辉煌时刻以及从元至清的没落消沉,至近代,杂技艺术更是被社会所遗弃,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杂技艺术才又得到新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