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周晓燕 《广西教育》2012,(26):17-18
“同课异构”是目前全国各地普遍采用的校本教研新方式,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所谓“同课异构”,可以是多人同课异构或者一人同课异构(以前者居多),可以是学校内部的教学业务大比武,也可以是校际问更为丰富的教学研讨。它一般指定同一学科和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的教师执教,  相似文献   

2.
同课异构是基于问题的研究,基于教师合作的研究。所谓“同课”是指相同的教学内容,“异构”,则指不同的教学设计。作为一种当前流行的校本研究方式,它在构建高效的教学模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同课异构”是最近几年在我国中小学校本教研中比较流行的一种新形式。是提升学校教研水平,提高教师业务素养的一项新举措。思考“同课异构”的理论基础、客观依据、实践价值以及开展“同课异构”活动要处理好的关系,是保证“同课并构”活动质量,真正实现教师间教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研究的领域里,“同课异构”正在作为一个热词而进入我们的视界:大型的观摩教学,有“同课异构”的安排;校本的教研活动,有“同课异构”的探讨;报刊上也日益多见对同一课文乃至同一环节的不同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如果说,“千课一面”曾经是小语界的发展难以承受的生命之痛,那么,“同课异构”正是课堂教学走向创新研究的一道现代风景。  相似文献   

5.
同课异构是一线教师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不同的观点和思路得到充分的交流,更为广泛的资源和不同的教学处理方法得到共享,在比较中批判和吸收,能快速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笔者对高中地理课的同课异构进行了分析,就同课异构的教学价值做了分析归纳。  相似文献   

6.
同课异构是一线教师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不同的观点和思路得到充分的交流,更为广泛的资源和不同的教学处理方法得到共享,在比较中批判和吸收,能快速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笔者对高中地理课的同课异构进行了分析,就同课异构的教学价值做了分析归纳。  相似文献   

7.
“同课异构”这一校本教研方式,为教师开辟了一个对话交流的空间,使教师从封闭的独立备课走向合作备课,教师的教学从“单打独斗”走向“大兵团作战”。在这个平台中,教师共同探讨教学的热点、难点问题,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在教学过程中,“同课异构”教研方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隐忧。  相似文献   

8.
同课异构活动是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所谓“同课异构”是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采取不同处理方式、不同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学个性,  相似文献   

9.
张岚 《学周刊C版》2014,(12):107-107
“同课异构”即在同一教学内容下,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现有的教学条件和班级特点等对教学采取的不同方式.高中教师为了学生能够接触到更为全面的知识,大多数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同课异构”更是在集体备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对于高中政治来讲,时事政局和社会热点在不停发生变化,学生的知识也由于时间的推进而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教师要合理应对各种教学背景的变化就要根据教学目标及当今时事的改变及时进行更新.虽是同一部分的内容,但是在讲解的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变化而不得不“同课异构”.  相似文献   

10.
“同课异构”即根据相同的教学主题或教学内容,由教师遵循教学规律,结合各自学校的生情和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设计,完成教学任务,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做到“八仙过海,优势互补”,进而优化课堂教学.目前,尽管此种教研模式在我国中小学许多学科的教研活动中已开展得日趋成熟,但是在心理课的教研活动中却像被包裹在襁褓中的婴儿一样,显得稚嫩了些.  相似文献   

11.
同课异构是基于问题的研究,基于教师合作的研究。所谓“同课”是指相同的教学内容“,异构”则指不同的教学设计。作为当前流行的校本研究方式,它具有参与者的协商、教与学的比较特征。该研究方式有助于教师对创造性使用教材、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的异同进行比较,其研究方法有课堂观察、教学反思、教学课例等。  相似文献   

12.
"同课异构"这一教学模式已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大家广泛的认同和推广。同课异构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为集体研讨提供良好的研究平台。同课异构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近几年来广大教师互相交流学习的流行方式。通过同课异构在教育理念的比较中选择恰当的教学行为,在关注学生差异的前提下,依据教师个体差异开展教学,以研究不同的教学切入点和展开方式,并由此打开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艺术的魅力,努力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不断实现课堂教学转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一课多上的课例研究一直是我校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随着“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推进,语文教研组根据组内的研究专题,针对教师们在教材处理上存在的共性问题,尝试改变课例形式,采用“同课异构”的研究方法,直面课堂,让教师们进一步明确语文学科该如何提高课堂效率。2010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以四年级《家乡的桥》一课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相似文献   

14.
“同课异构”是时下比较流行的教研方式,就是让不同的教师对同一篇课文进行个性化解析,自己备课并上课,由于教师、学生不同,课的目标、结构、策略、风格自然也就形态各异、多姿多彩。在语文教学中,“异构”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5.
同课异构教学模式是现代教育理念研究成果,也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在同课异构的教学模式下,展示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分析,同时更能反映出各位教师不同的教学思路。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应用同课异构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果。笔者分析了同课异构教学模式的特点,结合小学音乐教学实践,分析了同课异构的优势,希望可以以此推动音乐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同课异上"——提升常态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课异上”活动是学校校本研修的新形式,也是提升教师常态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它紧紧围绕“质量”这一核心,从学校和教师发现的问题入手,以问题解决为目标,在教研组内通过“选定同一课题——集体备课研读教材——个人教学设计——同课异构付诸实践——课后再议互助提高”等环节,促使不同层面教师互助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与一般的课相比,因同课异构讲的是同一教学内容,所以更有可比性。"同课异构"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以便各显风采,各具特色,为集体研讨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平台。这种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一条有效途径。同一节课,三位教师在优化导入环节上做法不同。课例A温故知新,设置问题情境,给学生留  相似文献   

18.
开展同课异构活动是提高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同课异构模式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教育教学手段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结合教学实践,对于同课异构模式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与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研究。  相似文献   

19.
同课异构"即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已有的教学经验、学生状况、教学风格及教学技能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上出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同课异构"彰显教师教学个性,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课异构能明显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嘉丽 《海外英语》2020,(8):206-207
在现阶段初中英语课程学习过程中,存在着直接搬用现成教案对学生进行教学的现象.教师缺乏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分析的主动性,对学生实际情况与教学效果很难有所反思总结,学生学习能力也很难得到发展提高.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教学的基本准则和教育初衷.在这种严峻教学形式的存在下,"同课异构"应运而生."同课异构"是指对于相同的课程内容,教师根据不同教学受众群体的特点,通过"异构、交流、研讨、反思、创新、生成"的形式,达到"教有法,而教无定法"的境界.教师以自身教学经验和课堂实践经验作为"同课异构"的基础,构建"对话式的教师专业社群,并实施批判性的行动研究",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