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段伟 《图书馆学刊》2014,(1):121-122,131
[中国古代书画著录书目是一种目录性的书籍,它内容丰富,体例详备,清晰地记载了有关中国书画发展的状况,对中国古书画的鉴定、考证以及作品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官方书画著录、私人藏品著录和著者所见的作品著录3个方面入手,对中国古代书画著录的书目进行了认真梳理,期待为中国书画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印章是选取不同材质,在方寸之间,运用文字结构,开展工艺造型,再现书画神采的一种艺术实物,极富文化特色,具有很高的研究与鉴赏价值.我国古代印章源远流长,取材丰富,种类繁多,用途广泛,造形多样,风格各异,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一块瑰宝.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1月20日,由劳继雄先生编著、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历时5年倾力打造的大型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工具书《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在京举办发布会。该书以亲历者的实录,记载了中国顶级鉴定家谢稚柳、启功、徐邦达、刘九庵、杨仁恺、谢辰生、傅熹年等前辈在上世纪80年代对大量中国现存古代书画的鉴定意见、艺术评价和争论.  相似文献   

4.
印章是选取不同材质,在方寸之间运用文字结构,开展工艺造型,再现书画神采的一种艺术实物,极富文化特色,具有很高的研究与鉴赏价值。我国古代印章源远流长,取材丰富,种类繁多,用途广泛,造形多样,风格各异,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一块瑰宝。印章之所以在我国几千年兴盛不衰,盖因其具有特殊的社会功用,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考察古代印章的社会功用,我们可将其概括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花家明 《图书馆论坛》2007,27(2):178-180,F0003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书籍的民族。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古代书籍的流通经历了官书垄断、抄写传播和印刷传播等三种主要形式的演变。中国古代书籍的每一种流通形式,都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获奖名单 国家图书奖荣誉奖(11种)书名 著作责任者 责任编辑 出版者李大钊全集 《李大创全集》编委会编 邓子乎 等 河北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书画图目 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编 符昂扬 等 文物出版社中华本草《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应小雄 等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不列颠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单地叙述了祠堂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着重分析研究了其中的纪念性祠堂。认为古代的纪念性祠堂其建祠的目的、标准、规定;立祠的选址,大小环境的处理,之于民众游览观光的作用以及表现纪念对象所采用的方式等都暗合了诸多现代纪念馆的因素。作为古代中国的纪念设施,纪念性祠堂在继承中国历史文化,宏扬中华民族精神、激发古代人民爱国爱土的感情等方面起了重大作用。种种理由可以说明中国纪念馆历史悠远,古代的纪念性祠堂就是古代的纪念馆,古代纪念性祠堂是扎根于中国传统丈化这块肥沃的土壤中并迎合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情感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8.
王义翠  操江山 《航空档案》2004,(10):151-153
春秋战国之前,我国缣帛档案就大量出现,现存的古代缣帛档案多记载了帝王将相治国用兵问神之事,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宝贵史料。保管好中华民族瑰宝,使其世代流传是我们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在分析了缣帛档案制成材料理化性质及温湿度、霉菌、酸碱对缣帛档案的影响的基础上,就如何保管缣帛档案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代,装订大概是这样定义的:把零散的书页、纸张或书画等加工成册或画卷等形式的工艺技术。它虽非书籍所专用,但主要用于书籍,所以自古以来人们总是把它和书籍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书法、绘画和摄影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在中国地市报人大家庭中,活跃着一批热爱书法绘画摄影艺术的新闻采编人员。为了给新闻队伍中的广大书画摄影爱好者提供一个切磋技艺、交流对话的平台,也推动全国地市报新闻采编队伍文化艺术的大繁荣,《中国地市报人》杂志将不定期免费推出"中国地市报人书画摄影作品展示"专版,  相似文献   

11.
编后寄语     
近年来,随着敦煌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及对中古时期西北丝路古道的研究开发,陇右文化已为世人广泛注目。其实甘陇一带不仅曾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远祖最早的活动区域之一,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为了使广大读者对古代陇右文化有更多的了解,我们特请西北师范大学胡大浚先生帮助我们组织了陇右古文化专辑——“千古沧桑话陇右”,相信会引起读者的兴趣。 本刊1994年的四期中,我们于三、四两期搞了两个专辑,即第三期的“中国古代妇女专辑”和本期的“陇右古文化专辑”。希望以这样的形式向读者介绍有关中国古代某一文化现象或某一区域古代文化的概貌及今人的研究成果,以求使读者对这些文化现象或某一区域文化有相对集中、系统的了解。这种作法已在1993年中做过尝试,受到读者的欢迎、今后我们将继续以专辑与本刊固有的栏目相结合的方式向读者介绍古代典籍与文化知识及新的研究成果,希望得到学术界的支持与帮助。  相似文献   

12.
“修旧如旧”是文物修复一个重要的原则.其主旨是在文物修复过程中尽可能保持它原有的历史特征。这一句行话.在我国的文物修复中具有着极为广泛的传播与应用.但其争论也大。而源起于装裱技艺的传统书画修复.是一门历史悠久和技艺精湛的手工技艺,仍是我们修复古代书画的主要方法。那么,古代书画修复的目的及原则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书画作品诸多引首题名、鉴藏印章和卷尾题跋等特殊元素中包含着巨大的信息量,隐藏着与其他历史人物或事件相关的诸多线索。在对中国古代书画藏品进行研究或展示时,仅仅将其作为一件艺术作品、展示其艺术价值是远远不够的。通过深入调查藏品所包含的信息及线索等相关背景资料,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藏品本身,还可以使单纯的艺术类藏品具有了丰富的历史人文价值,进而成为强化博物馆藏品与观众"沟通"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战争是古代最经常的交往形式,它伴随着中华民族走过了五千多年的历史。在见于史册的三千多次战争中,传播被广泛运用,并对战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战争与传播关系紧密,但战争传播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却没有得到国内学者应有的重视,有关中国古代战争传播思想的著述亦不多见。因此,本文以秦代之前的历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历史分析的方法考察中国古代战争传播思想从萌芽到成熟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书法、绘画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在中国地市报人大家庭中,活跃着一批热爱书法绘画艺术的新闻采编人员。为了给新闻队伍中的广大书画爱好者提供一个切磋技艺、交流对话的平台,也推动全国地市报新闻采编队伍文化艺术的大繁荣,《中国地市报人》杂志从即日起,不定期推出"中国地市报人书画作品展示"专版,并面向全国地市级新闻媒体书画爱好者征集积极向上的优秀书画艺术作品。希望广大新闻书画爱者以这次展示活动为契机,积极创作,踊跃投稿。展示作品以书法、绘画、篆刻为主。电子邮箱:616202109@qq.com,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图书的产生,大约在文字产生之后的商代,图书的完备形态是简牍和帛书,古代因社会动乱故意大规模损毁图书的灾难曾多次发生,为吸引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而抢救、搜集、整理图书的举措也接连不断。这些史实对今天从事抢救、整理民族古籍的专业人员都有很多启示:一是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增强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二是有利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三是有利于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民族问的经济文化共同繁荣;四是有利于拓宽学术研究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17.
王秀珂 《今传媒》2020,(2):141-143
古代中国文人画家地位的提升是建立在晚唐书画评论家、以张彦远为代表的书画评论家、美术史家以"画史""画记""画评"等方式,对画家尤其是非职业性代表画家地位的辨解评判支持之上的。通过对绘画社会政教、伦理等价值的强调以及与书法、士族文人的联系性,来提升中国画家在社会结构中的话语权,也促使宋代以后以士族读书人为代表的"文人画"与作为职业身份的"匠画"在精神和意义上进行了分离,从而形成中国绘画特有的"文人"画家地位。  相似文献   

18.
正在虹口区瑞康里居住着多位名人,如新民晚报的老社长赵超构,住在139号的名画家谢稚柳先生等。谢老是中国书画鉴定界的泰斗人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先后担任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副组长、组长,去国内许多博物馆考察鉴定他们收藏的古书画,鉴定出一些国宝级书画。这位集书画鉴定家、书画家、美学理论家于一身的艺术大师,还是敦煌学的开创者之一。他的巨著《敦煌艺术叙录》  相似文献   

19.
借鉴古代用人之道为现代企业经营服务樊孝平陈兆坤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在世界上有着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历史。从中华民族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吸取能为今天所用的管理精华,对于搞好企业管理、振兴中华民族经济,无疑是大有帮助的。以人为本中华民族是最重视人的民族,...  相似文献   

20.
润笔是我国古代给做诗文书画等的文人的报酬,即今之稿费。论文向读者论述有关润笔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