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祖国浩瀚的诗歌作品中,记载了许多古代乐器。由于文化历史悠久,我国乐器的历史沿革又非常复杂,同名异器或同器异名的情况很多。这就使我们在阅读古代诗歌时,往往对其中叙述到的乐器,容易造成概念不清或种类混淆。为了使青年同志能正确把握古代诗歌中乐器的情况,增加古代文化常识,进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祖先留下的灿烂文化遗产,有益于  相似文献   

2.
6 .文学欣赏课文学欣赏课 ,语文阅读教学中最高雅的常用课型。在中学语文诸多课型中 ,文学欣赏课尤有新意 ,尤有美意。运用这种课型 ,是因为中学语文教材里选编了小说、诗歌、戏剧、散文、文言文诗词等文学欣赏教学单元 ,这些单元往往明确规定“本单元重点培养阅读和欣赏小说的能力”“本单元着重培养阅读和欣赏诗歌的能力”“本单元着重培养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等。一般来说 ,一个学段的中学语文教材中有 2 0篇以上的课文需要运用文学欣赏课的课型来进行教学。运用这种课型 ,是因为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关于阅读能力方面就文学欣赏的…  相似文献   

3.
诗歌欣赏在日常教学和阅读欣赏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如何开展诗歌教学,提高诗歌欣赏水平是广大语文工作者和文学爱好者关注的问题。本文以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为例,讲述诗中有画、以画解诗的阅读欣赏方法。  相似文献   

4.
新编高中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加大了文学课文的比例(约占课文总数60%),重视初步欣赏文学作品能力的培养。文学欣赏是指欣赏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产生的一种审美意识活动,即欣赏者由对文学形象的具体感受所触发的情感反映、想象、体验、判断等思维活动。从而达到对文学艺术价值的正确评判。本人就诗歌欣赏试谈点体会。一诵读诵读是一切欣赏的基础。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拿到一首诗,首先要反复吟诵,读出  相似文献   

5.
探索解读诗词是诗歌鉴赏的重要一环,解读诗词如能探得妙法,依法巧解,便可以省时省力,效率大增。在解读的过程中可用意象分析解读法、情感参悟解读法、语言品味解读法和技巧研析解读法。循法巧解诗词,有助于提高鉴赏能力、有助于陶冶性情,提高文学素养,从而更好地继承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6.
在开始讨论中心话题前,我需要区分语文教学中的两个概念,那就是诗歌欣赏和诗歌阅读。所谓诗歌欣赏是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通过阅读诗歌的文本,体会其所蕴涵的情感及思想主旨的活动;所谓诗歌阅读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诗歌文本,判断其所主旨、情感、以及艺术特色,并完成诗歌鉴赏题的活动。这二者有根本区别,诗歌欣赏以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7.
张发库 《甘肃教育》2008,(18):40-40
阅读和鉴赏古代诗歌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教师应加强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教学.在诗歌教学中应大胆拓展与延伸.扩大阅读面、鉴赏面。  相似文献   

8.
琵琶作为传承久远的一种乐器发展至今非常难得,这不仅是一种乐器演奏方式更加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因此人们在对待当前的琵琶艺术时就应该更加注重对其的艺术继承,在良好的理解和体会前人的琵琶艺术之后进行有效的完善和发展。这样才能有效的帮助琵琶这门乐器演奏的更加完美,同时作为一门艺术更好的让人们去欣赏并不断的传承,受到世人们的谨记。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诗歌是古代文学中诞生最早也是最正统性的文学样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漫长的发展过程,期间涌现出无数的诗人和浩如烟海的诗篇。仅中华书局正在出版的《全明诗》,已收录40万首,拟出120册。日本汉学家真田但写说:"世界文学中,中国的诗歌在质量上居最高地位,在数量上也名列第一。此事已夙为学者所公认。"[1]今天,要继承这份异彩纷呈的文化遗产,对中国诗歌进行宏观或微观的研究,划分诗歌类别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比重有增加的趋势,这是对母语教学的重视,同时也是对古典文化的一种发扬和继承。其中诗歌又是文学发展中的一座丰碑。如何更好地了解古诗,学会对诗歌的鉴赏和感悟,  相似文献   

11.
阅读是我们传承文明、促进人类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人们继承前人的宝贵文化遗产、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认识大干世界的最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2.
所谓诗歌欣赏,就是读者对诗歌作品的认识、理解和评价.诗歌欣赏的本质是读者通过对诗歌作品的阅读,丰富感情世界,陶冶情操,得到美的享受.诗歌这种文学体裁有其独特性,欣赏诗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2011年4月末,"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会议期间,著名汉学家奚密教授就现代汉诗在美国的传播以及现代汉诗阅读与欣赏等问题与笔者进行了交流。近年来现代汉诗在美国的翻译出版呈日益增长的良好态势,港、澳、台三地的诗歌译介也各有特点。影响现代汉诗在美国的传播与译介的主要因素是市场因素。奚密教授强调要用成熟开放的心态去阅读现代汉诗,欣赏的重点要落脚到语言的创新上。系统化地学习是培养诗歌读者的重要保证,多读、细读、慢读是阅读现代汉诗的关键方法。  相似文献   

14.
唐绝句是唐诗中的精品,其中不少诗歌的结构本身就极富诗意。这里所说的结构主要是从文学题材的三要素情、事、景和时空关系处理的角度而言,这种分类既有利于诗歌作品的阅读、理解和欣赏,也有利于分析其深层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汉魏六朝时期的诗歌创作,在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它不仅继承和发扬了先秦诗歌的优良传统,而且在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作了一些新的尝试,从而为唐代诗歌的繁荣提供了条件,对后来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了帮助古典诗歌爱好者了解和欣赏这一时期的诗歌,更好地批判继承这一部分文学遗产,给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新文艺提供一些借鉴,我们必须重视对汉魏六朝诗歌的研究,大力出版这一历史  相似文献   

16.
诗是抒写心灵的艺术,在所有的文学体裁中,它最富于灵气。在校园文学方兴未艾的今天,关于诗歌的话题也就多了起来,下面就同学们如何去读现代诗谈一点粗浅的看法。诗和心灵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诗歌能够直接地、聚焦地体现作者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情感性和深刻的启示性;诗歌又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能够巧妙地宣泄感情发生、延续、收结的流程,对同学们有天然的感召力,因此诗歌容易被大家接受。引导学生欣赏诗,创造诗意的生活,是语文教师的职责,也是提高同学们文学素养和欣赏品位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去读现代诗呢?一、读熟:感知诗歌的节奏优秀诗…  相似文献   

17.
复古与革新是推动中国文学发展的两个因素,正是在这两个因素的相互碰撞中,中国文学一方面能批评地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另一方面又能在这个基础上创造出新的理论。然而,从古代文学的发展过程来看,文学史上革新运动的先导,一般是复古主义文学思潮。例如唐代诗歌领域的革新则始于对六朝绮靡文风的批判和主张恢复汉魏风骨复古思潮。在唐代散文领域,  相似文献   

18.
高中语文包括《中国古代诗歌与散文欣赏》《中国现当代诗歌与散文欣赏》《中国小说欣赏》《外国诗歌与散文欣赏》《外国戏剧欣赏》等多种"欣赏"类课程。文学欣赏类课程的教学策略主要有:自主阅读,让学生真正地亲近文本,"扪触"语言,获得真切的感受;反复阅读,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获得较为深刻的阐释;创意阅读,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感觉,并且化为自己的血肉和精魂;另类"检测",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来考查学习实效。  相似文献   

19.
古诗词是人类文化艺术长廊中的明珠,也是人类美好情感的结晶。教师引导学生学好古诗词,对继承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大有裨益。诗歌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由于诗歌的这种特性,导致人们在阅读和理解时产生一定的障碍,尤其是文学积淀较少的初中生,在学习古诗  相似文献   

20.
文学欣赏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在欣赏过程中,欣赏主体对欣赏对象不是被动地接受,也不是机械地再现,而是能动地“再创造”。读者阅读作品时,总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包括审美经验),知识积累,并借助于联想和想象,对作品的艺术形象积极地感受、体验和思索,同时又加以补充、丰富和发展。因此,欣赏活动是欣赏者调动各种心理功能对欣赏对象的再度“加工”和“改造”。凡艺术欣赏都有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没有“再创造”就谈不上真正的艺术欣赏。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