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名词表达动词语义是英语语言表达的特点之一这一事实,本文从英语民族的不同思维习惯出发,根据名词与其他词类的不同搭配,从语义的角度,探讨了名词表达动词语义的表义功能、与用动词表达动作语义的差别、翻译及其修辞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一例因语义损伤而引起的汉语阅读障碍患者(WJX)。我们共执行了三个主要的测验。测验一是基本语言能力测验,目的是想综合考察他的语言损伤情况。结果发现,他在凡是需要语义系统参与的加工任务上(如,听觉理解、视觉理解、图形命名、图形写名),成绩都比较低,  相似文献   

3.
福建师大教授孙绍振先生介绍了一种解读课文的方法,即还原法分析和关键词解读。他指出现在对作品的分析往往满足于作品与对象之间的同一性,没有找到真正应该分析的矛盾和差异。他主张不能停留在从纯粹的工具性角色分析语词的层面,只强调其规范语义,更应该重视超越字典语义规范,带着非常强烈的个人的、临时的感情色彩的个人化语义。也就是说,分析作品不但注意语义的工具性,更应注意其人文性,具体操作方法一是抓住关键词语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矛盾和差异;二是用还原法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视角转换看"人家"的语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讨论人称代词“人家”的语义,认为“人家”既可用作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或“他们”,这是其基本语义;也可以用作第二人称代词,指“你”,即具体语境下指称受话人,这是“人家”的临时语义;还可以用作第一人称代词,指“我”。运用视角转换的理论.解释了“人家”多重语义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纽马克为了缩小传统翻译术语的差距,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他认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各有优劣,因此他反对一味推崇交际翻译。他认为在很多情况下语义翻译仍然是适用和必要的。从理雅各的《论语》英译来看,理雅各的语义翻译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能够较好地保留原作的形式、内容、特色和韵味。  相似文献   

6.
著名逻辑学家塔尔斯基在他的《形式语言中的真概念》一文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语义图式(T):X是真的,当且仅当P。对这个语义图式(T)的内涵学界有些人作出了不同的解读,但这些解读未必舍塔氏旨意,有的甚至是对塔氏旨意的一种误解。为此,笔者从对等值式左右两边作详尽分析,对塔尔斯基语义图式(T)作了重新解读。  相似文献   

7.
语义作为语言结构体系的一个独立系统,从本质上讲,是由具有共同语义特征的语义单位所组成的集合群,是人类大脑中的认识经验代码化的表述。共同语义特征和认识经验代码化的整理、条理化,是由成熟的完善的大脑系统完成的。而儿童(尤其是幼儿)的大脑神经系统远未发育成熟,因此儿童语言语义的表述就具有他自己的特征。儿童的很多语言在成年人听来,十分幼稚、好笑,甚至不能成立,但在那个年龄段的儿童听来,却是很正常的,这是由大脑发育的程度和认识世界的阶段能力所决定的。儿童学习自己的母语,尽管语音达到了基本要求,但对语文的了…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语言学中,关于语法中跟句法相关的语义学的地位有两种主要观点,一种以乔姆斯基为代表,他认为可以独立于语义对句法进行自足的研究;另一种观点以韩礼德为代表,他认为在语法中语义与句法是自然联系着的。本文支持韩礼德的观点并且认为在构建具体语言的语法时必须了解它的特定的语义系统。本文考察了汉语研究中与此相关的两方面的问题:二是汉语的基本单位、句子模式及词类问题,汉语不具备印欧语式的明确固定的句子模式和词类系统,“词”难以确定,而“字”恰恰是汉语最基本的单位.这意味着应采取与印欧语截然不同的研究路线对汉语加以研究。二是汉语双音字组的内部构造理据问题,字组成立的条件是由字的特定语义网络决定的.对以上两个方面的深入探讨将对语义和句法关系理论作出新的贡献。本文强调字的组合是否成立依赖于发自特定意义网络的指令。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王怀祖广雅注序》、《说文解字段注》入手考证段玉裁的语义研究,认为他形成了形、音、义三位一体较为系统的语义现,并能用发展的眼光考察语义,不仅从纵面上研究本义向借义的演变,而且还从横面上辨析同义词的细微差别。他的研究发前人之所未发,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现代汉语的语义特征分析法进行了反思,分析缺陷的同时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首先,重新定义了语义特征,指出其组织性、关涉性、潜存性和可能性的特点。其次,论证语义特征分析应该脱离特殊句式的归纳,而从句法语义范畴的研究成果中吸收养料,演绎出一个完备的语义特征体系。再次,探讨了语义特征在词项组,配中的作用是一种语义隐含,介于句法明示和语用推理之间,并且提出了语义特征在词项组合时的“双向决定”原则和“语义优先”原则。  相似文献   

11.
主要分析常用形容词"旧"的语义特征及其对名词的语义选择。认为"旧"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语义特征:他变性、性状变化性和时间性;"旧"对与其匹配的名词在语义上也有一定的要求:名词需以他变为主,且须有性状可变化性。  相似文献   

12.
文学鉴赏中的未定点——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新教材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未定点是现代鉴赏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由现象学美学大师茵伽尔顿最早提出的。他将文学作品解剖为四个层次和两个维面。第一个层次是文学的“原始材料”(语音),第二个层次是语义单位(词义句意),第三个层次是客体语义(由语音和语义综合构成,是读者尚未接受的客...  相似文献   

13.
分级显性意义假说作为最先进的、最后出现的帮助人们理解语义含义的处理模型,对他出现之前的长期被人们广泛接受的两种语义处理方式即直接通达、语义假说产生了撼动性的影响,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话语处理模型,并确定了在话语处理中显性意义首先通达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对分级显性意义假说的深刻理解,并列举了对语义处理的几种形式,即重点分析了反语、隐喻语、惯用语,以此加强人们对分级显性意义假说的了解,扩大分级显性假说模型在语义领域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纽马克提出的两种翻译方法,他认为翻译权威作品应使用语义翻译法。理雅各在《尚书》成语翻译中运用语义翻译法,从文化概念意义、文化思维方式和文化整体风格三方面进行了文化传真,以此为例探讨语义翻译的文化传真力及其不足,对于典籍外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法律语言是高度专业化的语言,在语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自足性、规定性和精确性。法律翻译追求精确,力求准确传达源语语义,实现精准交流。但由于独特的法律文化和法律语言,以及译者和译文接受者本身的专业素养,法律翻译中经常存在语义缺失、语义错位、语义理解障碍等方面的语义不对等现象。此时需要译者根据相关原则进行语义补充,实现语义的尽可能对等,达到准确传达既定语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借助于语义场理论,对汉语成语语义场作些探索性的论述。全文分为“狭义的成语语义场与广义的成语语义场”和“语言的成语语义场与言语的成语语义场”两部分。狭义的语义场下分等义、近义、反义、类义等子语义场;广义的语义场,指表示同类事物现象的成语间宽泛的类属关系:凡从静态的角度阐述成语语义场的属于语言的语义场,凡从动态的角度阐述成语语义场的属于言语的语义场。最后就成语的语义场嬗变、语义场强度、语义场文化背景等问题提出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17.
语义联想是话语理解中的客观存在,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共同的思维习贯造就了共同的联想机制,因而就形成了语义联想的趋同性。其中包括积极认同对方言语动机的态度趋同和语义联想方式等方面的共同性.另一方面,话语理解又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语境因素和个人。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影响,相同的话语,在不同的时间、不同地点,对不同的人来说,会产生不同的语义联想,会有不同的理解.这就是语义联想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英汉语中,基本颜色词的语义有相似之处,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基本颜色词的语义基本对应、语义部分对应、语义不对应和语义空缺等四个方面分别进行对比,可见当两个颜色词之间语义基本对应时,可进行直译;当语义部分对应时,应在翻译中改变颜色词;当语义不对应或语义空缺时,可另做解释来使语义更加清楚。  相似文献   

19.
首先请看例句: A)S V:他死了.(死者是"他") B)S V O:他死了妻子.(死者是"妻子") C)S V O:他打了妻子.(打人者是"他") V、S和O分别指动词(谓语动词)、主语和宾语.B与A相比,只是多了宾语,而动词"死"的施事(动作的发出者)却不相同;B与C相比,只是动词不同,施事却也不相同.语言学界对此的解释是:它们各自的语义指向不同.A中的"死"指向"他",以"他"为施事;B中的"死"指向"妻子",以"妻子"为施事;C中的"打"分别指向"他"和"妻子",以"他"为施事,以"妻子"为受事.显然,这里判定语义指向的依据还只是语感.我们的学生,特别是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会问:A、B、C中的动词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语义指向?规律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找到判定动词语义指向的形式标志,因为只有找到形式标志,才能给学生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把茶端给我喝”和“把粥熬给他喝”两个句子表面形式看似一致,但前者句末的动词性词语不是强制出现,后者句末的动词性词语须强制出现。本文从形式上把这种把字句分化为两类,并对两类句子进行了语义句法分折,指出它们内部主要成分语义特征及句法性质上的不同是造成它们分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