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开放存取出版模式与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论述了开放存取(Open Access, OA)的内涵和特征以及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从作者、期刊和读者三个方面出发,指出OA出版模式能够使作者的学术影响最大化,缩短出版周期和更好地服务于读者,因此应该充分利用OA出版模式,加速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化进程。结合《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的OA出版实践,指出虽然目前还不能准确评价OA对期刊引证指数的影响,但OA对刊物在国内外的显示度和学术影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OA出版对我国学术期刊相关引证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OA出版对学术期刊相关引证指标的影响引发了学术界的讨论。以2009年OA期刊为基础,统计出2013年仍然OA的期刊,查询两次调查中均OA的期刊在2008-2012年的相关引证指标(被引指标),观察此类期刊相关引证指标的动态变化,以期分析OA出版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2009年调查的OA期刊为基础,统计出在2014年仍然OA的期刊,并将两次调查均为OA的期刊分为"伪OA"期刊和"真OA"期刊。查询两类出版类型的期刊在2008-2012年的相关引证指标(被引指标),观察相关引证指标的动态变化,并比较二者之间的异同。分析结果显示(1)370种"伪OA"期刊在八大学科中分布不均。(2)"伪OA"期刊除总被引频次、被引半衰期在5年间均为逐渐增加外,其他引证指标变化规律不明显。(3)与"真OA"出版期刊比较,8种被引指标在5年间的变化趋势一致,仅他引率以"伪OA"期刊高。可以得出"伪OA"期刊在5年间仅总被引频次、被引半衰期逐年上升,其余6个被引指标均无明显变化趋势。"伪OA"出版对其期刊被引指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开放存取(OA)出版现状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搜索并统计分析了中国科协所属898种科技期刊中OA期刊的数量、上网形式、学科分布、类别分布、开放全文的回溯年代、期数、篇数、时滞和格式等。结果表明,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中OA期刊已具有一定的数量规模(140种),但这些OA期刊的网站多呈“信息孤岛”状态,网站上的信息量总体上还显得不够,很难在相关研究领域取得显著影响。问卷调查表明,有60.5%的问卷认为自期刊OA以来印刷版本的发行量“基本持平”,有59.2%的问卷认为期刊的发行费收入“基本持平”。约有60.0%以上的办刊者均认可期刊实现OA可扩大读者群、扩大期刊的国内外显示度、有效提高期刊引证指标、加快科技成果的传播速度,比中国科协期刊中OA期刊所占比例(15.6%)高出很多,说明科技期刊的OA出版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网站建设现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搜索并统计分析了《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2009年版中收录的1868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自建网站期刊的数量、上网形式和地区分布,调查了自建网站上提供的有关期刊的各种信息、网站上发布的期刊内容(目次、摘要和全文)、网站具备的期刊稿件在线处理功能、网站上提供的服务功能、具有英文版的网站和全英文网站、期刊网站上的OA出版及期刊自建网站"ICP备"号、"ICP证"号和版权信息标注情况等。探讨了期刊网站建设的目的和网站的运营、办刊者对期刊OA所起作用的认知和认可程度、OA出版对期刊发行和运营成本的影响、期刊实现OA出版的影响因素、OA期刊的版权归属等问题,以期为我国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学术期刊开放存取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了解我国学术期刊实施开放存取(Open Access,OA)的现状。以2008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CJCR)中所载的6082种期刊为调查对象,将每种期刊全称手工输入到Googel搜索引擎,查找并分析已经实施开放存取期刊(OAJournals,OAJ)的详细信息。OAJ总量为757种,包括中文版OAJ 730种,英文版OAJ 24种,几乎涵盖了所有学科。实施OA途径包括期刊独立OA、依托商业网、依托学科信息网、依托主办单位、多刊联合OA;主办单位包括高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政府机构、出版机构及其他;分布在大陆所有省市自治区;以双月刊最多,半年刊最少;其中中文核心期刊356种,20种英文版OAJ被SC I收录;期刊类别与实施OA途径有关;回溯时间最早的为1933年;OA时滞段以<6个月最多,以12~24个月最少,并且发现OA时滞与OA途径有关;OA期数最多的期刊是《物理学报》;OA全文的格式及数量以PDF最多,以PDF+W ord两种格式并存最少,OA文献格式与实施OA途径有关。目前,中国的OAJ数量已初具规模,但OAJ的学科、地区分布不均,多呈现"信息孤岛"状态;OA资源丰富的OAJ,其OA途径以期刊独立OA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学科和不同出版机构在开放获取(OA)方面的表现,提出加快我国科技期刊OA出版的举措。【方法】基于2021年度JCR,系统采集不同学科和不同出版机构的OA期刊和论文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选取代表性巨型OA期刊作为案例,探讨OA期刊和论文的发展演变。【结果】JCR收录期刊的OA出版模式快速发展,2021年SCIE收录的OA期刊占比为19.2%,OA论文占比为29.8%;不同学科的OA期刊出版规模有显著差异,多学科科学期刊OA论文占比最高,达到83.5%;20个主要学科的OA期刊影响因子中位数高于非OA期刊;35种巨型OA期刊(2021年单刊发文量超过3000篇)的发文量占全部1852种OA期刊总发文量的37.1%,表现出较强的商业运营能力;国际传统商业出版机构和OA出版机构的OA期刊和论文数量均呈快速增长的趋势,自然出版集团已基本实现由订阅出版向OA出版转型。【结论】在开放科学环境下,我国科技期刊应在OA出版的政策与机制支撑、OA出版与传播平台建设、规模化OA出版与运营、论文处理费用定价与支付机制、中文期刊OA出版规范与标准等方面加强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通过检索JCR(期刊引证报告)和Ulrich's(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数据库,分析研究了它们所收录大气科学(气象学)期刊的一些情况,特别是对JCR 2007年收录的51种期刊在2002~2007年的影响因子进行研究,计算出大气科学(气象学)期刊六年影响因子的线性倾向率,指出期刊影响因子变化的一些特征.并就这两个数据库收录中国大气科学(气象学)期刊、开放获取期刊进行了分析探讨.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国医药大学学报类期刊开放获取现状,提出我国医药大学学报开放获取的相关措施。【方法】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引证报告(CJCR)中收录的54种期刊为数据来源,详细调查其开放获取情况,分析医药大学学报开放获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结果】截至2015年8月,54种医药大学学报中共有OA期刊40种,分布在21个地区。40种OA期刊中实时OA所占比例最大。医药大学学报开放获取年代分布在1957年~2015年。【结论】医药大学学报开放获取出版处于初步发展和探索阶段,应充分发掘开放获取的价值,加大技术与经费投入,更大程度上促进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0.
开放获取(OA)出版模式在国际科学界和出版界的影响日趋广泛,OA期刊的影响力也在日益扩大。文章通过对2004年~2017年间我国关于OA期刊研究论文的发文情况、核心作者、作者机构、项目资助和主题分类等计量分析,展现出我国近年来关于OA期刊的研究情况,为我国OA期刊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扩刊版)2005~2011年的文献计量学评价指标统计数据,采用学术影响力动态评估模型对8种有代表性的地理学综合性核心期刊的影响力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8种地理学综合性期刊在2005~2011年平均总被引频次增长了2.24倍;平均来源文献量7年间增长了44.28%,平均影响因子7年间时高时低,总体呈不断上升趋势,但各期刊发展不均衡.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协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及传播力建设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2013年中国科协1056种科技期刊中有812种建设了网站,占中国科协1056种期刊的76.9%,所占比例比2011年增加了7.2个百分点。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中分别有91.9%、83.2%和81.8%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资讯全文上网;有71.2%在3个数据库同时全文上网。中国科协科协期刊中有开放获取期刊364种,占1056种期刊的34.5%,与2011年相比绝对数量增加了56种,所占比例增加了5.2个百分点。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中有245种启用了新媒体,占所调查期刊的36.2%。建议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在数字出版方面应采取深化内容的数字化加工、构建复合商业模式、加强数字网络环境下的期刊营销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对2009~2011年JCR收录的113种儿科医学类期刊的主要文献计量学指标进行比较,通过引证报告发布的出版频率、出版语言和所属国家及地区可以了解在儿科学科中世界优秀期刊的基本情况;通过被引频次、影响因子、自引率、即年指标、特征因子、引用半衰期等引文指标及这些参数的动态变化,可以了解儿科学专业期刊的发展动态.科技期刊编辑工作者可以利用最新的期刊科研平台信息,为儿科学期刊的国际化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全球开放出版发展情况,为各级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SCIE数据、OA期刊网站信息,对全球OA期刊出版、作者发文、论文处理费(APC)合理情况,以及我国作者OA发文和APC支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2年全球7759种OA期刊被SCIE收录,收录数量较2021年上升15%。APC合理期刊占比为66%。全球OA发文量增长6%,中国通信作者OA发文量占比为29%。中国通信作者在4936种OA期刊上发文26.98万篇,APC支出约为43亿元人民币,发文量、APC支出分别较2021年增长44%、4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资助中国通信作者OA发文的最主要基金,年度APC支出涨幅为33%。【结论】OA出版已是全球主流出版模式,中国OA发文量、APC支出均快速增长。建议及时推进我国科技期刊开放出版市场建设,加强科研经费中的APC支出管理。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OA网站的下载量和商业网站的下载量、被引频次为数据源进行研究,探讨我国期刊OA网站与商业网站论文高下载量的差别及其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 ~ 2011年30期论文的OA网站的整期下载量有29期大于论文篇均下载量,只有2007年第5期论文的OA网站整期下载量小于论文篇均下载量.(2)《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 ~2011年OA网站的下载量(622.88±568.03)和高下载量论文的下载量(1001.95±1173.88)都远高于商业网站对应下载量(32.89±30.67)、(78.20±40.08)(均为P<0.01).(3)①《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 ~2011年各年度OA网站论文高下载量与被引频次不相关,2007 ~ 2009年各年度OA网站论文高下载量与商业网站的下载量相关;②《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2010年各年度商业网站论文高下载量与被引频次不相关,只有2011年的商业网站论文高下载量与被引频次相关;与OA网站2007 ~2010年论文的下载量相关;③《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 ~ 2011年各年度发表论文的被引频次相对于OA网站来说,与商业网站论文的下载量相关性较强.  相似文献   

16.
开放存取——《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之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外OAJ(开放存取期刊)的成功和良性发展给国内苦苦寻求发展的期刊人带来了曙光。本文对《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1~2005年的载文、收稿、发文时滞、引文和网络访问情况等进行了统计,分析自2002年《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实施免费全文获取后带来的几项社会效益指标的变化,得出开放存取模式对中国英文版生物医学期刊在提高论文显示度和学术影响力上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讨论在OA模式下如何改进编辑流程和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17.
樊雅梦 《科技通报》2021,37(10):128-132
基于CWTS 2020年发布的生物医学类高校出版情况,以及国内期刊论文出版数据,分析我国高校的学术出版特点.采用网络调研的方法收集10所高校的国际、国内学术出版数据,分析该领域科研人员的出版特点.通过国内数据库、DOAJ收集国内医学期刊的OA现况.10所高校的国际出版中60%以上选择OA出版;国内OA出版占10%左右.国家科技期刊开放平台中的医学OAJ占本学科期刊总量约15%,DOAJ收载的国内医学期刊占本学科OAJ的1.09%.创办医学综合型OA期刊,实现集团化OA出版,是满足国内出版市场需求,缩小与国际OA出版差距,增强期刊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的开放获取(Open Access, OA)特征,为我国OA出版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从期刊官网和DOAJ数据库收集期刊的OA模式、文章处理费、主办单位等信息,并收集被InCites数据库索引的OA期刊的文献计量学指标,利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分析“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的OA特征。【结果】英文期刊主要借助国际出版平台开展OA出版,中文期刊主要通过自建网站实行OA。整体上,“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OA水平较高,文章处理费设定合理;办刊机构以高校、学会和科研机构为主。指标分析结果显示:钻石OA期刊和金色OA期刊指标排名更高;它们的载文量较低,但载文量增势比混合OA期刊更明显。混合OA期刊的OA文章占比普遍较低,但该占比呈上升趋势。【结论】“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对于OA的接受程度较高,其OA程度远超我国科技期刊整体水平。我国OA出版正在向好向上发展,自然科学领域优质期刊已经开始主动融入开放科学浪潮。英文期刊OA程度较优,中文期刊OA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青铜OA期刊的可见度有待提高,应完善数据库建设,打破信息孤岛;开放科学发展需要从“借船出海”转变为“造船出海”。  相似文献   

19.
依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的数据,统计分析了2007~2011年化学类期刊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载文量、他引率和基金论文比等主要文献计量指标,通过各项指标的均值和年均增长率探讨期刊的集中发展趋势;讨论了5年影响因子和5年总被引频次平均值排名前15位的化学类期刊的情况,对比了10种化学期刊的载文量与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化学类期刊的学术影响力逐年稳步增长,其中高学术影响力的期刊所占比例较大,位于中国科技期刊的前列。分析化学专业期刊的综合学术影响力处于化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然而,CJCR化学类期刊主要计量指标的平均发展速度低于CJCR全部期刊相应指标的平均发展速度。化学类期刊应进一步探索创新发展之路以提高学术质量,创造精品期刊,参与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20.
Scopus和WoS收录开放获取期刊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引导科学社群定量认识开放获取期刊在当前高水平学术期刊中的整体情况和发展速度,为国内同行进行开放获取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评价的实证研究提供一些参考。【方法】采用引文分析法、多元统计法分析Scopus和WoS收录的OA期刊分布情况,比较各学科OA和非OA期刊各项评价指标均值差异,以及它们在这些评价指标的进步速度上的差异。【结果】发展中国家高水平学术期刊的开放获取程度普遍较高,然而中国出版的高水平学术期刊的开放获取程度却比较低;Scopus和WoS在医学、药学、生物和地球科学领域OA比例较高;Scopus和WoS收录的OA期刊在各学科上的期刊评价指标均值均低于非OA期刊,然而OA期刊相比非OA期刊在期刊评价指标的进步速度上更具有优势。【结论】建议从国家层面对开放获取期刊予以经费支持并制定相应的开放获取政策,在期刊开放出版领域普及知识共享许可协议,向科研社群普及开放获取期刊的利用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