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生问题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现实利益的重要问题,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发展民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民生档案是社会管理各项活动中形成的,与人民生活相关的历史记录,是维护群众权益的原始凭证,是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在档案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
正新闻报道要"接地气",这是由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所决定的。新闻媒体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联系群众,了解群众,重视民生新闻的报道,常运用平民化语言,善于利用新媒体。只有这样,新闻报道才能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诉求,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新闻报道才能踏踏实实,深入人心,真真正正地做到"接地气"。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工作要坚持人民性,即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近十年,以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为主要内容的民生新闻兴起。作为党的喉舌,区县报因其特殊定位和使命,在宣传党委政府的民生实绩、洞悉群众的民生需求方面有着天然优势,民生新闻日益成为党报新闻的重要题材。  相似文献   

4.
李响 《新闻窗》2013,(5):101-101
我国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深化改革的转型阶段,面对一系列的社会变革,民生新闻在满足百姓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需要、为群众排忧解难、引导人民群众提高文明素质、提高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等方面体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作为媒体,如何提升民生新闻内涵以及创新报道形式,进而达到宣传引导和增强新闻的有效性及报纸的影响力,这一问题就成为广大新闻工作者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建立覆盖民生、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档案资源体系和服务民生、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档案利用体系,是档案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重大举措.也是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首要任务。其中,建立民生档案资源体系是前提和基础,没有丰富、翔实的民生档案资源,就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档案信息需求.也就无法很好地实现服务民生、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目标。然而.究竟如何建立起民生档案资源体系,包括民生档案的内涵和外延、民生档案资源的整合形式以及民生档案管理规范标准等,目前在档案界还处在研究和探讨过程之中。下面,笔者就这一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要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工作目标。2009年7月,人社部和国家档案局联合颁布了《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定(试行)》,这是顺应全国社会保险事业迅速发展,着力加强民生档案管理,切实维护广大参保人员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项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民生档案工作事关构建和谐社会大局,是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所谓民生是指涉及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吃饭、穿衣、居住、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内容。民生档案是社会管理活动的历史记录,是维护群众权益的原始凭证,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档案工作中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8.
柴瑜 《兰台内外》2013,(2):35-35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服务型政府的推进,人民群众对社会各领域权利利益的需求越来越强,民生档案日益走进千家万户,为人民群众解决各类问题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服务和帮助。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档案,越来越多地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民生档案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对于做好民生档案管理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民生档案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声音等不同载体形式的历史记录,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有效凭证。近年来,改善民生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点,作为档案部门更要主动地融入民生,做好民生档案工作,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做好宣传思想工作,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这就是要求我们新闻工作者只有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使新闻报道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才能更好地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真正达到舆论引导、宣传教育、凝心聚力的效果。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把党性和人民性有机统一起来,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这就切实  相似文献   

11.
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要把关注民生档案、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和服务党和政府工作大局的着重点来抓,建立完善民生管理体制,抓好民生档案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尊重人的个体存在的价值,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创造力量,尊重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的关系,是现代社会实现和谐发展的重要目标。新闻由"官本位"向"人本位"转移,正是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动反映,是人性化政治在新闻改革中的体现。随着我国民主制度的不断加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从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抓起。在上述执政理念的指导下,中国的民主政治生活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中国的媒体自然而然地经受了社会大潮的洗礼,向"民生"拓荒,向"民本"回归,成为这一时期新闻价值取向的必然选择。去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就是要求新闻工作者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将关注民情、体验民生、  相似文献   

13.
建立覆盖民生、覆盖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档案资源体系和服务民生、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档案利用体系,是档案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重大举措,也是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民生问题是与人民群众最直接相关的重要问题,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近年来,翠屏区档案馆紧紧围绕关注民生、服务民生、科学发展的要求,着力观念转变,扎实做好民生档案工作,受得了党委、政府和档案利用者的好评。为进一步强化民生档案工作,笔者对几年来档案馆馆藏民生档案的利用  相似文献   

15.
《陕西档案》2013,(6):9-10
民生问题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利益的重要问题,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执政治国的又一着力点。作为综合档案馆,如何推动档案工作服务民生、服务群众,使档案成为党和政府服务民生的重要帮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改善民生的有力依据?这一问题越来越迫切地摆在我们档案部门面前。我们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对民生档案的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民生档案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档案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来源于基层,关联社会更紧,关系民生更多。近年来,湖南省浏阳市把民生档案建设工作作为指导服务的重点,积极开展民生档案创新试点,以点带面,一手抓民生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一手抓民生档案利用体系建设,民生档案建设工作稳步向前发展。把握民生,建立民生档案资源体系走访调查,摸清底子,掌握民生档案资源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17.
全国首批学习型法院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法院首批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法院首批调研工作、培训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法院首家推出“司法良知”教育活动……播撒耕耘,收获荣誉,在创新和发展中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走过辉煌60年。如今他们创新的“民生档案服务中心”模式,又为档案工作的发展竖起了新的标杆。他们用实践成功地诠释了“如何建设民生档案资源,如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广泛的服务空间,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成为一种可供参考的范例。  相似文献   

18.
加强民生档案工作,是解决民生问题,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当前,如何做好民生档案工作,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进海口档案事业科学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民生档案是社会管理活动的历史记录,是维护群众权益的原始凭证,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档案工作中的集中体现。民生档案工作事关构建和谐社会大局,是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推动新时期档案工作发展的新理念和新目标。开展民生档案工作,是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精神的具体措施。把事关人民群众现实利益问题和关系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档案纳入到民生档案管理范畴,  相似文献   

20.
周满 《新闻窗》2014,(1):82-83
当前,对于民生新闻的定义,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概念。但大多数人都将民生新闻看作是反映人民群众日常真实生活,表达人民群众诉求,以人民群众为关注焦点的一种新的新闻形式。对于广大的人民群众来说“民生无小事”,昕以民生新闻以其自身的特色,获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和喜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