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评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必须要突出这一重点:班老师在这一识字教学片断中,从整体感知入手,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利用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春暖花开”的意思;学  相似文献   

2.
刘现芬 《云南教育》2007,(6S):27-28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这可以看出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意义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下面,谈谈使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识字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3.
识字教学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刚 《小学教学研究》2007,(4):17-17,2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然而,识字教学却也是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软肋”——常见蜻蜓点水、匆匆而过,  相似文献   

4.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从这一句话,我们能体会到识字教学的意义和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在多年的识字教学探索中.我采用以下几种识字方法,以力求课堂的鲜活、生动、高效和优质.让学生享受到做为识字主人的快乐。  相似文献   

6.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学习汉字的过程就是学习文化的过程.学习审美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更是加强了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至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但是,长期以来,识字教学忽视了教学本身的人文因素.  相似文献   

7.
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是由口头语言学习走向书面语言学习必须跨越的一道关隘。小学语文新课改教学五年来,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新教材在对待识字教学问题上,充分考虑了学生学习发展的实际,尊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识字教学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学会”两种要求,其中一年级认识汉字1600--1800个,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渎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同时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这些都是对识字教学的重要定位,也是向语文教师表明了一个明确的态度:识字教学是培养语文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9.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教学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在识字教学中,我注重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教给学生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至2年级的教学重点。”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件十分枯燥乏味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呢?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识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学习汉字的过程就是学习文化的过程,学习审美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提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至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但是汉字笔画繁多.对于小学生来说较难识记.加上课改后识字量大.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我们教师、学生、家长都被识字弄得疲惫不堪。  相似文献   

12.
张金珠 《广西教育》2007,(5A):31-31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学的重点。《新课程标准》也对识字明确提出了“会认”和“会写”的两种要求,要求“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加强写字,降低难度”,其中低年级要求认识1600—1800个,会写800-1000个。但事实上,一年级识字量很大,“回生率”很高。每课十几个识字量,教师和学生压力不小。  相似文献   

13.
识字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是阅读写作的基础,不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就无从阅读和写作。《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小学一二年级认识1600~1800个常用汉字,其中800~1000个会写,识字量占整个小学阶段的49%左右。由此可见,小学一二年级识字教学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成败。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把“识字与写字”作为小学一二年级阶段的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4.
于红霞 《成才之路》2010,(25):94-94
识字,是学习汉语的前提条件,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对学生进行识字教学.是学生今后阅读学习的重要基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期的识字目标之一:就是要让1~2年级小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  相似文献   

15.
《菜园里》是人教版语文第一册看图归类识字教学。本课的教学目标发重点是:学会本课生字“卜、又、心、风”和新笔画“卧钩”.认识本课所学蔬菜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杨希燕 《新疆教育》2012,(23):52-52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我对《大纲》的认识归纳起来是三句话:培养能力是重点;搞好自学是关键;狠抓作文破难关。1语文是工具,掌握工具必须具备能力,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在学懂语文知识的前提下。以培养能力为重点1.1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为了走出长期以来老师“扶一扶”学生“走一走”,老师“不扶”学生“不走”的识字教学误区。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训练学生自学字词的能力,让学生取得识字的主动权:首先让同学们掌握好汉语拼音;然后在新学期伊始专门上好两至三节培养学生识字能力的理论课。讲汉字的特点规律,讲自学汉字的方法,并进行具体辅导。  相似文献   

17.
叶刚 《福建教育》2007,(5):18-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然而,识字教学也是当前语文教学的“软肋”——常见蜻蜒点水、匆匆而过,少有用心打磨、精雕细琢。究其原因,不是教师不重视,更多的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那么,识字教学究竟有哪些有效策略呢?  相似文献   

18.
“人生聪明识字始”,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的成长、思维的发展以及喜怒哀乐,都是从识字开始的。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识字是起点,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一、二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其中800个左右会写。”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毋庸置疑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苏教版国标本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5课《咏华山》,是该教材独创的一种文体——“文包诗”。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年段要求,这一课担负的教学任务主要包括朗读背诵、识字写字、学词学句、习惯培养等几个方面.落实到第一课时.其教学目标具体为——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20.
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也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这是利于学生尽多的识字,为尽早进行阅读提供必要的条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