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次广受欢迎的研讨会本刊记者《中国图书馆学报》(以下简称《学报》)编辑部主办、《图书馆学研究》编辑部协办的“图书馆与经济”(东北地区)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8月6~10日在吉林市举行。71个单位的104位代表参加会议,共收到论文192篇。这是围绕IF...  相似文献   

2.
通讯     
《编辑学报》编辑部: 我的论文《编辑即创造》在《编辑学报》1990年第2卷第1期上刊出了。非常感谢您们的支持,但现有一事相告。 我此文是去年10月16日投给您们的,但收到回执后一直未给任何消息。按贵刊投稿须知规定,收到回执后三个月内不给录用通知者,可自行处理。因此文缺陷尚多,语句不太明瞭,有些地方还未进一步阐明。在上海科技期刊年会上宣读后,根据大家意见,想进一步说明编辑的概念,把编辑作为整个系统来考察以分析其创造性,同时又具体分析编辑个体的组成。这时又有杂志来函联系修改录用之事,并与我进行了商榷。由于您刊的规定,故我认为早已不存在一稿二投的问题。因已时隔七个多月,所以愿意被该刊录用。不想《编辑学报》已将此文刊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我们给一杂志社寄了一篇消息《一个体诊所状告工商局被驳回》和一篇调研文章《营利性医疗机构不应进行工商登记》。两稿发出不久,7月27日我们收到该杂志社的一封《交纳稿件版面费通知》。通知中写道:“您的稿件经编辑部审阅后同意刊登,见通知后请将稿件版面费300元、400元于3个月内寄至编辑部”,并注了稿件编号,还称拟于2006年第3季度发表。我们既不是做广告,也不是搞形象展示。但万万没想到,在中央有关部门三令五申不允许搞有偿新闻的情况下,该杂志社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公然向作者索要“稿件版面费”。对此种行为,理当从严查处。…  相似文献   

4.
记者部落     
《青年记者》2013,(4):34
行走在兵团垦区,用笔把那些平凡而伟大的兵团人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是她感到最有成就的事情。请看本期"传媒骄子"第十二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获得者、兵团日报社专刊编辑部主任王遐的《用一生书写兵团人的故事》。眼下,不时有人从纸媒"跳"到新媒体,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有什么样的考虑?请看本期"茶座"三位有着"双媒体"经历的嘉宾的讲述。上世纪70年代的新闻实习是怎样的?请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责任教授陈力丹的《我在北京日报实习的一个月》。  相似文献   

5.
本刊与人民日报社新闻智力开发中心函授部商定,从本期起开辟《函授园地》一栏,选登该部函授学员的作业和指导教师的评改。括号内是删去的原文,黑体字为指导老师的评改。  相似文献   

6.
函授园地     
本刊与人民日报社新闻智力开发中心函授部商定,从本期起开辟《函授园地》一栏,选登该部函授学员的作业和指导教师的评改。括号内是删去的原文,黑体字为指导老师的评改。  相似文献   

7.
为了把《现代图书情报技术》期刊办好和更快捷地为广大读者服务,建立一个行业内大家相互交流的平台,自2005年起本刊编辑部将正式推出多元化期刊出版服务。并随刊赠送本刊2004年数据光盘版一张,请读者收到光盘后登录本刊网页(ht- tp://www.las.ac.cn)下载注册表,以便本刊确认后建立网络客户档案,便于今后的跟踪服务。您在填好调查表后以电子邮件方式寄至:jishu@mail.las.ac.cn或邮寄至:100080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现代图书情报技术》编辑部,也可以电话咨询:  相似文献   

8.
为了把《现代图书情报技术》期刊办好和更快捷地为广大读者服务,建立一个行业内大家相互交流的平台,自2005年起本 刊编辑部将正式推出多元化期刊出版服务。并随刊赠送本刊2004年数据光盘版一张,请读者收到光盘后登录本刊网页(ht- tp://www.las.ac.cn)下载注册表,以便本刊确认后建立网络客户档案,便于今后的跟踪服务。您在填好调查表后以电子邮件方 式寄至:jishu@mail.las.ac.cn或邮寄至:100080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现代图书情报技术》编辑部,也可以电话咨询:  相似文献   

9.
为了把《现代图书情报技术》期刊办好和更快捷地为广大读者服务,建立一个行业内大家相互交流的平台,自2005年起本 刊编辑部将正式推出多元化期刊出版服务。并随刊赠送本刊2004年数据光盘版一张,请读者收到光盘后登录本刊网页(ht- tp://www.las.ac.cn)下载注册表,以便本刊确认后建立网络客户档案,便于今后的跟踪服务。您在填好调查表后以电子邮件方 式寄至:jishu@mail.las.ac.cn或邮寄至:100080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现代图书情报技术》编辑部,也可以电话咨询: (010)82624938。  相似文献   

10.
为了把《现代图书情报技术》期刊办好和更快捷地为广大读者服务,建立一个行业内大家相互交流的平台,自2005年起本 刊编辑部将正式推出多元化期刊出版服务。并随刊赠送本刊2004年数据光盘版一张,请读者收到光盘后登录本刊网页(ht- tp://www.las.ac.cn)下载注册表,以便本刊确认后建立网络客户档案,便于今后的跟踪服务。您在填好调查表后以电子邮件方 式寄至:jishu@mail.las.ac.cn或邮寄至:100080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现代图书情报技术》编辑部,也可以电话咨询: (010)82624938。  相似文献   

11.
《编辑学报》1992年第3期发表了《强化文稿发表的编辑控制机制——一件科学丑闻的教训》一文,我们读后颇受启示。我们以处理两篇稿件为例,从另一个侧面——维护著作权法来说明编辑控制机制的重要。1 情况 1992年12月份,《地球物理学报》编辑部先后收到两篇来自不同单位、不同作者的文章,内容都是讨论如何对刚体地球模型计算固体潮对时间的一阶微商。于是我们按编辑部审稿程序,将两文同送两位专家评审(其中一位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图书馆》今年仍开办中国图书馆学会2012年会征文专栏。凡是获得征文一等奖的作者可以直接通过本刊编辑部的电子信箱投稿,主题请设置为:征文一等奖。征文时间截止到10月底,请作者自行将中国图书馆学会征文获奖通知书图片(照片)连同论文一起发到编辑部,由编辑部审阅后发电子通知书给作者。录用为专栏的稿件一律不收版面费,并视稿件给予一定稿酬。《新世纪图书馆》(原刊名《江苏图书馆学报》),  相似文献   

13.
第6届新闻函授开学还不到一个月,我们就已经收到新学员寄来的习作近300篇。有的学员甚至在报名的同时就附上了习作。这种渴望尽早跨进新闻的门槛而积极练笔的精神是可以理解的、请学员们放心,这些习作,我们是会认真阅读并提出参考意见的。但是,我们也不得不诚恳地指出,这些学员为免太着急了。有道是,心急吃不了热粘粥,一镐头挖不出个并采;很多事情想快反而漫,所谓欲速则不达。凡事都得循序渐进,方能稳步提高,学习新闻写作,自然也要遵循新闻的写作规律。今年我们编发的《新闻写作学简明教程》(以下简称《教程》)你还没有来得及…  相似文献   

14.
医学书刊中量的名称和符号使用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书刊中量的名称和符号使用的建议︽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朱莱茵︽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陈浩元GB3100~3102—93《量和单位》(以下简称新标准)发布后,国家技术监督局等四部委于1994年11月14日联名发出通知:“要求所有1...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笔者收到一封信。拆开一看,信来自笔者的老乡———一位刚从事高校学报编辑工作不足两年的同行。大意是他收到一份广告,特来信询问真伪和可行性,随信还附上了题为《为高校学报勘误》的广告。该广告文字不长,开门见山指出:“本人原为《××××学报》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不久即将退休。鉴于身体尚好,退休后还想干点事情,于是牵头办起了‘××××服务所’……为了促进一些高校学报提高编校质量,不揣浅薄,决定搞学报勘误。”其后附有6条关于勘误范围、收费办法、工作时限等的简明约定和明确的通信地址及联系方式,末了端端正正地盖着鲜…  相似文献   

16.
1996年《大学图书馆学报》编辑工作计划《大学图书馆学报》编辑部为贯彻执行《大学图书馆学报》编辑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精神和决定,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学报》的质量和水平,加强编辑部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努力提高编辑工作效率,在1996年度,致力进行...  相似文献   

17.
这么个怪里怪气的标题,又是个怪里怪气的题头设计,出现在今年6月1日《经济参考》星期刊上,还是头版全占,读者能接受吗?事有凑巧。此文刊出后不久,正逢《经济参考》创刊五周年,在编辑部收到的4000多封读者来信中,不少读者称颂这篇《水水水》:  相似文献   

18.
看到一本问世不久的沈阳市科普创作协会主办的《青年科学》杂志。刊内《稿约》一文中,有句十分触目的话:“本刊尊重作者的辛勤劳动,凡不用稿件一律在两个月内奉还。”对于该刊编辑部这番心意,作为业余作者中一员的我来说,感到很是动心,禁不住想说几句。我看到的报纸、杂志不齐全,一律退稿的编辑部是否还有,不得而知。据我所看到的,都是申明不一一退稿,三个月内如不采用,作者可自行处理,云云。作者写出文章、作品寄向报刊后,往往要想到报刊编辑部收到没有?有何不足?能不能刊登?由于不便一稿两投,即使作者感到自己的作品尚有发表的价值,也只能眼巴巴地耐心等待。有些文章是有时间性  相似文献   

19.
《大学图书馆学报》编辑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会议纪要为加强和规范《大学图书馆学报》编辑工作,经全国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聘任的《大学图书馆学报》编辑委员会于1995年10月26日至27日在北京宣告成立并举行第一次会议。编委会成员13人出席,2人因事请...  相似文献   

20.
2008年3月20日,《中国图书馆学报》(以下简称《学报》)编委会在国家图书馆召开。本次会议是今年《学报》编辑部重组后召开的第一次编委会会议。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本次会议是借部分编委来京参加中国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会和理事会的机会套开的,其余编委专程赶来。会议由副主编蒋弘主持,主编詹福瑞做重要讲话,编委们对《学报》的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