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哈佛大学2007年12月,哈佛大学宣布,从2008年开始,年收入12万美元的美国家庭需要支付的学费将从1.9万美元下调至1.2万美元;年收入18万美元的家庭所支付的学费将从3万美元降至1.8万美元;年收入低于6万美元家庭的学生将被免除所有学杂费。杜克大学2007年12月,杜克大学宣布,预计投入1300万美元用于对家庭年收入不足6万美元的美国学生给予补助。杜克大学目前一年的学杂费超过4.5万美元,计划推出后,将不再要求家庭年收入不到6万美元的学生交学费,家庭年收入不到4.5万美元的学生将获得全额补助,不必申请任何贷款。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贫富不均,已经成为美国大学特别是精英大学最大的挑战。如今各校都相继有新政策出台,并且彼此展开竞争。去年哈佛大学已宣布免除家庭年收入在4万美元以下的学生的教育费用。普林斯顿大学则早在四年前就用奖学金代替了学生贷款,让学生毕业时不至于负巨额的债务。耶鲁大学最近宣布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资助力度,其中家庭年收入在45000美元以下的学生,费用全免。维吉尼亚大学可以说是最好的公立大学,也对家庭年收入在38000美元以下的家庭大开方便之门,用奖学金代替了贷款。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个伦理学的问题。缘于普林斯顿大学伦理学教授Peter Singer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亿万富翁应该捐多少,你又应该捐多少。全美国0.01%缴税最多的人有14,400个,平均年收入12,775,000美元,加起来的,话,他们的总收入达到了1840亿美元。如果他们捐出三分之一的收入,也就是610亿美元,他们当中最低年收入还是能够维持在330万美元。  相似文献   

4.
鉴于过高的学杂费让一些贫寒子弟望而却步,美国哈佛大学日前宣布出台新的财政计划,大幅减少学费,幅度从数千到上万美元不等.根据这一新决定,出身于年收入低于6万美元的家庭的学生将被免除所有学杂费,不用花钱就可以享受到顶尖的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5.
《世界教育信息》2006,(6):49-49
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雷文博士近日接受采访时指出,虽然耶鲁每年近4万美元的学费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但是耶鲁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昂贵。从2000年起,耶鲁开始对希望攻读本科学位的外国留学生推出一揽子经济资助方案。根据这一方案,那些家庭年收入低于4.5万美元的外国学生,不用付一分钱学费就能到耶鲁来念本科。即使家庭年收入超出这个标准,也只需要支付学费的10%到20%,部分外国学生甚至付得更少。跟本科生相比,那些希望到耶鲁来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外国学生更没有任何经济上的担忧。因为耶鲁会免掉他们的所有学费,还会…  相似文献   

6.
海域 《职业技术》2007,(19):47-48
这是一群未成年的孩子,他们还没有达到法定的驾驶年龄,可是他们的发明创造却给他们带来平均1万多美元的年收入。少年企业家们靠着层出不穷的奇思妙想实践着自己的创业梦想,不过,也有人在经历了商海搏击之后,对商界心生厌倦。  相似文献   

7.
涂皓 《教育》2013,(14):24
全球最大的投资基金之一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曾是某地的高考状元,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国际金融专业,后到耶鲁大学读MBA,并获得国际关系硕士学位。2010年1月4日,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教授宣布,耶鲁2002届毕业生张磊已经承诺,将向耶鲁大学管理学院(SOM)捐赠888.8888万美元。这是耶鲁管理学院毕业生捐赠的最大一笔个人捐款。此事一出,引起国内一片哗然……  相似文献   

8.
薛涌 《教师博览》2008,(5):50-51
2007年底,美国的教育之都波士顿有两则重要新闻。一则已经轰动全国甚至世界:从明年起,哈佛将要求家庭年收入在12万到18万美元的学生,以家庭年收入的十分之一支付哈佛的教育费用。当然.年收入在12万美元以下的家庭。支付比例更低;而年收入在6万美元以下的.仍然按几年前的规矩,费用全免。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群未成年的孩子,他们还没有达到法定的驾驶年龄,可是他们的发明创造却给他们带来平均1万多美元的年收入.少年企业家们靠着层出不穷的奇思妙想实践着自己的创业梦想,不过,也有人在经历了商海搏击之后,对商界心生厌倦.……  相似文献   

10.
《环球时报》近日报道,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毕业生张磊(曾经是国内高考状元)事业有成后,向耶鲁大学捐款8888888美元。一时间愤愤者有之,匪夷所思者有之。为什么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张磊却把慷慨之手挥向了国外的耶鲁大学?张磊说,是耶鲁大学改变了他的一生。  相似文献   

11.
<正>据调查,这几年我校立志报考体育专业的学生有增多的趋势,这是一个好的势头。但是,我们也发现,并不是报名参加训练的学生都具备相应的条件,也就是说,鱼目混珠的不少。体育专业的考生,除了规定身高外,对视力、体质等方面都有硬性要求,男生身高低于168cm,女生身高低于158cm的基本不予报考,视力偏低、体弱多病的学生更不符合训练条件。加上学校的硬件设施、训练的实施方案等,这一系列的问题让我们在  相似文献   

12.
时事点击     
耶鲁拒绝为捐助者冠名耶鲁大学计划耗资6亿美元建立两所寄宿学院的消息刚一宣布,人们就不约而同地猜测,耶鲁肯定会采取学院筹款的通常惯例:1.物色一位亿万富翁校友。2.邀请他和校  相似文献   

13.
记录者之歌     
再过些日子,学生就要毕业了。很多学生都想趁着毕业前写好留言,并希望老师能给他们留下一些话语。他们的心情我理解,但班会课上我还是宣布了一条纪律:高考前,任何人都不得在课堂上写留言,当然也包括老师。其实我知道他们已经紧张得分不出课堂内外了,我也知道表面上他们不再会堂而皇之地拿出留言本,  相似文献   

14.
新学期,新气象,我家又有新变化。我家从原来只有我一个学生变成了有3个学生。要问那两个学生是谁,你一定猜不着,他们就是我的爸爸妈妈。他们一个报考了电大法学本科班,一个报考了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学习的劲头可足了!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窗帘上常能映出我们一家挑灯夜读的身影。爸爸妈妈的学习使他们不再有双休日,从而陪我出去玩的时间大大减少了,就连我每周一次去北京学习剑桥英语都只好改由爷爷陪同了。不过,家里有浓浓的学习气氛,时时让我感受到学习的重要。一年中,爸爸妈妈的学费加起来要4000元,我的学费也要1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5.
《教师博览》2007,(8):16-16
北京市成人高考网上报名于8月15日至28日进行。与往年不同,北京市将取消以往对高中起点考生报考的年龄限制,不再要求报考高中起点的考生必须年满19岁。  相似文献   

16.
视线     
《教育》2008,(5)
耶鲁大学大规模减免学费美国著名高等学府耶鲁大学,1月14日宣布于秋季学期开始实施新的学费减免政策。耶鲁表示这一该校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校方出资助学政策,将使所有符合资格的新生和在校生受益。  相似文献   

17.
融“育人”于课堂教学之中 学生入学开始,教学的重点是复习初中的有关数理知识,巩固提高他们的数理知识。这有助于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为他们中职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我还适时地引导学生算经济帐。如,让他们计算一下这一学年所需的费用。如每学年学费2400元,杂费(以寄宿生为例)每生500元左右,同时每个月还需生活费300元左右,这样算起来一学年的费用在6000~7000元之间。再将这笔耗费与他们父母年收入进行对比,他们就能简单直观地明白,为了他们的学习,父母需要付出多少汗水和努力!这虽是一笔简单的经济帐,但算过之后学生就能明确今后学习的意义了。同时,在学生即将面临实习就业之际,再让他们算一笔经济帐:计划用多少年的时间来回报父母多年来为他们所付出的一切。算了之后,也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这虽也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但它所蕴涵的意义却是十分重大,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  相似文献   

18.
国外大学生住宿及思想政治工作典型经验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扩招,一方面给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另一方面也使高等教育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其中大学生的住宿及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带有普遍性的、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对国外情况的比较研究,以期从中获得有益的启迪。 一、国外大学生住宿的模式及分析(一)住宿学院制 美国的耶鲁大学是典型的住宿学院模式。住宿学院制,是耶鲁大学的一大特色,是耶鲁大学这一“社会群体”最基本的结构之一。12所住宿学院,每所像是一个小社会,给学生创造了学习、生活与社交的良好环境。每所住宿学院又像是一个大家庭,团结奋进的耶鲁精神把…  相似文献   

19.
据报载,江苏省泰州市某中学曾聘任过一位来自加拿大的洋班主任——他的中文名字叫阳光。阳光先生50多岁,性格也挺“阳光”的,对孩子们充满了爱心和责任感。阳光先生原先是教外语的,后来他不甘“寂寞”,主动向校方提出要当班主任。校方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让他当了初一某班的班主任。可是一个学期后,校方却单方面宣布“游戏结束”,他下岗了。阳光先生和学生们有着朋友般的融洽关系,几乎把每个学生都当做自己的孩子,发自内心地爱着他们,每次考试成绩一出来,他就一个个地找学生谈心,鼓励他们;平时还特别擅长从每个学生的身上找出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在课堂上,他不再要求学生挺胸抬头,正襟危坐;学生发言也不必举手,可以自由发问;在学生成绩的评定上,笔试只占30%,“师生聊天”占到60%,还有10%取决于学生是否能主动思考,是否能提出“刁钻”的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20.
吕新平 《中国德育》2010,(10):86-86
多年前的一道高考作文题——《心灵的选择》让莘莘学子绞尽脑汁、无所适从,因为他们在漫长的学习生活中根本无暇选择、无从选择。这一现象在当年的暑假引起热议。转眼又到了填高考志愿的时节,广大家长、老师又开始为学生报考的学校和专业费尽心思。为了能在将来拿到一张稳定的饭票,热门专业报考的扎堆现象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