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欣 《考试周刊》2011,(58):9-10
因为大学英语网考和传统的纸笔考试相比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所以大学英语CET网考的推广和普及势不可挡。当前大学生是否适应和如何适应大学英语网考成了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以CET网考为导向,从多媒体认知体系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调整语料输入策略,关注课堂内容的层次与设计的多样性.使得听力训练效果得到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2.
大学四级英语四级网考改革的意义重大,不仅在于实现了机考形式,引入了视频材料,更在于它大大提高了视听在考试中的重要性,采用了真实语料,将新闻、访谈引入考试,使听力、口语与写作考试有机地结合,有效考查了语言使用者在当今信息时代接受听觉和视觉信息并同时进行语言交际的能力。作者以本校视听说课程教学为例,反思了传统教学方法和网络考试的差距,并建议在教学中将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视听教学中应该使用真实语料,在材料分析中把握材料总体思想,在教学方法上宜采纳网络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大学英语四级网考形式下将新闻视听说教学引入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必要性,认为将新闻视听说教学引入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学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学生备考四级网考,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出了引导学生构建相关图式,加强学生集中注意力和听力技巧训练,将新闻素材与听说教材有机结合等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4.
《大连大学学报》2015,(6):135-138
对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真实场景中的交际能力明确作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因此,加强听力训练,特别是基于真实语料输入的听力训练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真实语料的特点为基础,拟对基于真实语料输入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随着CET网考的提出和试行,培养学生的大学英语听力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传统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CET网考听力的需求。因此,通过对比CET纸考与网考的听力题型,分析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提出了CET网考模式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建议,使学生能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有效地提高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6.
电影为专业法语听力课堂提供了真实的语言材料。将法语电影引入到听力课堂的构建中去,是听力教学过程中的有益辅助。法语原版电影拥有丰富的语料资源,语境真实,语言生动,不仅可缓解学生对语言学习的焦虑,也能进一步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本文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就如何在听力课堂教学中利用法语电影展开多种活动以构建学生对语言文化的认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零课时听力教学“听力课时零化”指的是取消传统的听力课堂教学,使学生的课内学习向课外自主学习过渡和延伸,由教师指定学习内容,安排学习进度,指导学习过程,提供学习方法,监控整个学习过程,并对学习效果做出科学地阶段性地评估。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零课时听力教学既缓解了课时紧的局面,又弥补完善了传统听力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之处。众所周知,传统的听力教学注重的是教师课堂上几十分钟的教学过程,教师在语言实验室操作主控台,训练的内容、方式和节奏都由教师决定,学生显得很被动,而且他们的听力能力差异在这种课堂中也无法纳入考…  相似文献   

8.
以输入和输出假设及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利用语料库丰富的真实语料资源和网络批改网写作系统,开展基于计算机网络语料库平台写作教学实证研究,突破了课堂写作教学时间与空间局限性,为学生搭建一个更为开放和灵活的自主写作网络学习平台。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课堂写作教学相比,基于语料库辅助写作教学新模式能更有效地促进写作能力提高;同时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写作兴趣和意识。  相似文献   

9.
布鲁纳的认知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该理论可以在公外四级教学中进行具体运用。通过对四级听力训练题的短对话、长对话和短文理解题中认知技巧的有效训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做题的技巧,而且还可以激励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认知学习理论在外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对于促进大学外语的教学改革和提高大学外语课堂的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自2005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以来,国内的专家学者对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听力测试的信度的研究就没有停止过.随着2008年大学英语四级网考的推广,网考下大学英语四级听力测试的信度研究成为了一个新兴课题.本文在对大学英语四级听力网考和信度的分析基础上探讨了网考大学英语四级听力的信度水平,对网考大学英语四级听力测试形势下的英语教学提出了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