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18套试卷中,除湖南卷、上海卷、福建卷、北京卷(北京卷考的是俗语)没有单独设题考查成语运用外,其余14套试卷对成语都有涉及。命题虽然还是辨别选择的形式,但风格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2.
2005年高考,全国有14个省市自主命题。语文试卷共16套,除天津卷、重庆卷、福建卷之外,其余的 13套试卷中均有一题考查了“成语(熟语)的意义和用法”。考查的形式有两大类——选择题和填空题。  相似文献   

3.
2011年高考17套试卷中有9套单独设题考查了文言虚词,2012年则有10套。没有单独设题考查的高考试卷也常在文言文翻译题中涉及到虚词的用法及意义。但在复习过程中,不少教师与考生却对文言虚词颇感头痛。因为考纲要求考查的文言虚词虽然只有18个,但虚词的用法与意义却十分复杂繁冗。不少考生是靠  相似文献   

4.
高考对熟语考查是情有独钟的。2007年高考18套试卷,除上海卷、天津卷、重庆卷、福建卷外,其余均以客观题形式考查了熟语运用。本文拟对这些熟语题误项逐一透视,以帮助考生把握命题规律,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5.
王燕欣 《新高考》2010,(Z2):37-41
《考试大纲》要求正确使用熟语,高考对熟语的考查是语文试卷中最稳定的一类试题,语文试题一直没有间断过对熟语识记、辨析和运用的考查。熟语是固定词组的总和,它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熟语辨析病句尽管年年必考,却一直是高考语文题中的一个难点,是考生最容易失分的高考语文选择题之一。正确使用熟语的关键是要有足够的积累,仔细揣摩常见熟语的意义、使用范围、适用对象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6.
一、考查情况扫描2006年17套高考语文试卷中有7套试卷对"文学常识"考点设题进行了考查,考查的模式有以下三种:1.单独设题考查。有浙江卷,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其试题及解析如下:例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浙江卷第6题)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恢复对“文学常识”考点考查的第二年,为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把握命题的走势,提高备考的实效,现对17套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文学常识”题作如下透视:一、考查情况扫描今年17套高考语文试卷中有7套试卷对“文学常识”考点设题进行了考查,考查的模式有以下三种:1.单独设题考查  相似文献   

8.
2007年高考语文18套试卷共考查了58个熟语(成语52个,俗语4个名句2句),其中有54个为使用正误辨析,有2组(每组2个)为近义成语名句选用。现对其中30个使用错误的熟语和2组近义成语、名句作如下  相似文献   

9.
2006年文言实词的考查与2005年相比,有一点小小的变化:2005年全部试卷中有两套(全国卷Ⅰ与全国卷Ⅲ)没有将文言实词单独设题考查,而2006年所有试卷全部单独设题(除上海卷外,其余都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查文言实词。这说明高考命题者对文言实词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姜有荣 《考试》2004,(12):5-8,10
2004年15套高考语文试卷中有14套卷考查了“辨析并修改病句(只有上海卷没有设题考查),14套设题考查的试卷共设计了40个错例,其错误类型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04年是我们曾经的辉煌,当年高考试卷中的不少题目都在我们的刊物中提前“闪亮登场”。2005年高考,我们又迎来了一次更大的辉煌——16套高考试卷中,有不少题目竟然又与我们刊登过的备考资料中的题目“惊人地相似”。一、语音其中10套试卷中语音考查试题的有关字词在本刊编辑部编辑出版的《2005年高考语文考前大检阅》(以下简称《大检阅》)语音“检阅”卷中出现。这10套试卷分别是:天津卷、湖南卷、重庆卷、广东卷、山东卷、湖北卷、江苏卷、浙江卷、江西卷、全国卷(黑、吉等)。二、字形其中9套试卷中字形考查试题的有关字词在本刊编辑部编辑出版的《大检阅》字形“检阅”卷中出现。这9套试卷分别是天津卷、湖南卷、重庆卷、广东卷、全国卷(川、云等)、山东卷、湖北卷、全国卷(冀、豫等)、浙江卷。三、成语(熟语)其中3套试卷中成语(熟语)考查试题的有关成语(熟语)在本刊编辑部编辑出版的《大检阅》成语(熟语)“检阅”卷中出现。这3套试卷分别是:全国卷(川、云等)、湖北卷、江苏卷。  相似文献   

12.
2005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取消了“理解与现代汉语不问的句式和用法”考点前面的星号,将此正式列入2005年考试范围,现对2005年全国16套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文言句式和用法”题透视如下:一考查情况扫描。今年16套高考语文试卷中有14套试卷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考点设题进行了考查,考查的模式有以下两种:1.单独设题进行显性考查。如北京卷、浙江卷和重庆卷,题型均为选择题。其试题及解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考试大纲"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E级(表达应用)。"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主要考查根据语境选择恰当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要求能准确理解词语(包括熟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等。熟语的考查以成语为主。梳理十年来安徽卷词语运用题的考查角度、命题特点,将对2016年使用全国卷的复习备考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十年自主命题评述  相似文献   

14.
今年的16份高考语文试卷中,有12份出现了词语使用考查题。在这些试题中,所考词语绝大部分是成语,达44个,另外还有3个熟语和1个两字词语。今年高考对以成语为主的词语的考查呈现出以下特点:1.所考查的成语,除了极个别的比较生僻之外(“恒河沙数”、“白头如新”等),大多数是常见的、常用的,而且是在运用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错误的。2.重现成语占有一定比例。例如,广东卷的“莘莘  相似文献   

15.
杨帆 《语文天地》2008,(9):31-34
今年全国18套高考语文试卷中有16套考查到了熟语(含词语)。考查的形式进一步丰富,有直接辨别正误式,这仍然是主打样式;还出现了替换比较式,如浙江卷;语段成语使用  相似文献   

16.
一、题量、题型及分值 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18套试卷中有15套考查了“辨析并修改病句”,比上年减少一套,江苏卷和上海卷同去年一样没有设题考查,另外今年北京卷也没有考查病句题。15套设题考查的试卷中有12套采用了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的考查形式,分值均为3分。  相似文献   

17.
一、题量、题型及分值 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18套试卷中有8套试题单独设题考查了文言虚词的用法,比上年减少两套.重庆卷则延续着实词和虚词混合考查的思路,全国大纲卷、上海卷和江西卷虽然没有专门设虚词题,但在翻译中分别考查了“乃”、“所”和“以”的用法,作为得分点,而湖南卷既专门考了一道虚词题,  相似文献   

18.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是一个很重要的考点。2005年高考全国16套试卷有13套以此考点单独设题,2006年高考全国17套试卷有15套以此考点单独设题,2007年高考全国侣套试卷有12套以此考点单独设题。考试中,这一题的得分总体偏低,综合分析比较近三年识记现代汉字字形题,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以下规律:  相似文献   

19.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是高考语文中的一种常见题型。而熟语的考查,实际上主要考查成语,且强调的是在动态语境中考查成语的使用,即本着“词不离句”的原则,强调语境在成语分析中的重要性,既考虑成语的基本义。也要结合上下文考虑它的感情色彩、词义轻重、范围大小等。如何应对高考“正确使用词语(熟语)”考点的复习,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现对2006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50例成语作以透析,以期从中得出一些启发。[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18套试卷中有16套考查了“辨析并修改病句”,比上年增加两套,江苏卷和上海卷同去年一样没有设题考查。16套设题考查的试卷中有15套采用了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的考查形式,分值均为3分。其中,湖南卷的题干是“选出有语病的一句”,其余14套试卷的题干都是“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16套设题考查的试卷中,只有福建卷继续采用主观题的形式,要求“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分值为2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