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深度学习”主张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素养。高中历史学习中,学生要在解决真实问题过程中理解和解释历史就离不开“了解、感受、体会历史的真实境况和当时人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1],这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在历史情境中展开学习活动”[2]。真实学习问题必须依托真实历史情境,真实历史情境需要借助“史料”来建构。但由于精力、能力和视野的限制,大多高中历史教师很难开发出符合教学要求的史料。基于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最大限度地用好教材,使课程内容情境化”[3],这是高中历史深度学习实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正>一、研究背景深度学习作为一种关注学生深层理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方式,成为撬动课堂改进的主要突破口和发力点[1]。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地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2]。这种学习方式要求学生能运用证据收集、数据加工、假设推理、类比迁移、模型建构等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明确指出,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整合,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促进学生带着问题和证据意识在新情境下对历史进行探索,拓展其历史认识的广度与深度。[1]可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深度学习是大势所趋,既遵循了课标的要求,又能使核心素养的落实掷地有声。所谓深度学习,就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  相似文献   

4.
<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用28个“情境”一词的重复,强调“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郑林教授认为:“不论哪种教学方式,都有可能是浅层学习,也有可能是深度学习,结果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指导水平。在确定好教学重点的前提下,情境创设和问题引领是深度学习的关键。”[1]由此引领,重视情境运用已是中学历史教师的共识和共为。但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5.
<正>“大概念是指那些能够将分散的知识、技能、观念等联结成为整体,并且赋予它们意义的概念、观念”,能有效揭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特征,“具有上位性、统摄性、引领性和综合性,既适合于单课时教学,也能服务于整个单元的教学”[1]。大概念统摄下的高中历史单元项目式学习,旨在以历史学科大概念为统领,创设真实的历史情境,学生通过“针对问题的持续探究、以学生为主导的实施过程、团队合作的社会性互动、真实可见的公开成果、客观全面的表现性评价”[2],  相似文献   

6.
<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1]指出,要“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这是国家首次在化学课程相关文件中提出“大概念”一词。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2]课程理念中更是突出强调要构建大概念统领的化学课程内容体系。基于大概念可以帮助学生建构化学观念,形成化学学科思维方式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落实课程任务,实现课程目标[3]。由此,标志着探索如何落实基于大概念引领的化学课堂教学的新理念将成为未来中学化学教育教学实践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北京师范大学李凯教授进一步指出,所谓学科大概念,要能够涵盖一系列历史要素,寄托一定的价值观,并且围绕它能够设计出明确的问题[1]。关于大单元整体学习内容的组织,首都师范大学叶小兵教授建议一线教师尝试打破教材已有的体例结构,根据大概念重新建构学习内容体系,使得学习内容围绕某一主轴展开,层层推进[2]。  相似文献   

8.
<正>加拿大著名学者迈克尔,富兰认为深度学习能重构学习过程,驱动知识的创造和目的性应用[1]17。美国惠利基金会认为深度学习是学生为敏锐理解学科内容并将知识用于解决课堂和工作中的问题而必须掌握的一系列素养[1]19。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认为深度学习是为迁移而学习的过程[1]19。深度学习的学习目标指向知识的完整度、理解度和迁移度。  相似文献   

9.
<正>深度学习,主要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1]。它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途径,目的指向人的全面发展,在新课改背景下尤其受到关注。教育数字化是当下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题。数字平台的适切使用能助力教师教学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和互动性,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进行个性化学习,发展高阶思维能力,从而实现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0.
赵霞 《读写月报》2023,(9):13-17
<正>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1]。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科课程学习形成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素养,是具有学科特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综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建构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  相似文献   

11.
<正>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规定,在课程实施上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机制,将教、学、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三新”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活动课教学,  相似文献   

12.
<正>有学者指出:“历史学的研究对象和本质特征,即是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对人类历史进程及规律的叙述和阐释。其重要的社会功能是探寻历史真相,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推动历史前进。”[1]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高中历史的学习和研究方法很多,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习题训练、记忆等方式外,主题研学、著作阅读、学生论坛等新方式亦能达到“反对碎片化、割裂式的知识获取方式,强调多种知识和信息间的连接,包括学科知识融合及新旧知识联系”[2]的深度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所谓深度学习,就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1]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践行深度学习理念需教师探索深度学习理论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融合路径。参考问题推进式课堂教学的基本范式(下图),思考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教学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就变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正>20世纪7年代,美国学者Ference Marton和Roger Saljo提出学习层次的概念,他们把学习层次划分为深度学习和浅层学习.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地学习新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作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1].深度学习具有批判性学习、整合学习内容、建构知识体系、知识迁移应用、实现问题解决的基本特征[2].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化和提升育人质量的要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这指引教师进行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时提炼“学科大概念”,注意教学情境化。陈新民、韩文杰认为学科大概念应当包含史论概念、重要观点和基本原理等[1]。  相似文献   

16.
<正>新课标背景下,高考知识测试方式得到改进,更多的是情境化的命题和开放性试题,因此需要推进深度学习和情境化教学。依据“素养为本”的理念,倡导课堂情境创设来自真实的问题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课堂实验创新,能够有效展现教师在化学课堂中的表现力[1]。但迄今为止,大部分化学课堂教学中,仅仅在课前导入环节用到了情境创设,后续的课堂教学变成了其他的情境或者无情境,  相似文献   

17.
所谓深度学习,就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1]可见,深度学习是教学活动而不是一般学习者的自学活动,是有意义的学习过程而不是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二是学习者自身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具有与新知识进行关联的先行知识并能够积极主动地将新旧知识进行关联。  相似文献   

18.
<正>深度学习是落实各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基本路径[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建议“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整合,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促进学生带着问题意识和证据意识在新情境下对历史进行探索,拓展其历史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度学习,进而培育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时下的热点。同时,21世纪中学历史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将历史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1]指出要重视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教学情境是教学具体情境的认知逻辑、情感、行为、社会和发展历程等方面背景的综合体[2],也是解决学生认知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感性与理性、理论与实践及旧知识与新知识的矛盾的师生互动的载体[3],对培养学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落实化学核心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4]。  相似文献   

20.
<正>一、问题提出分数除法是第三学段“数与运算”主题下的重要学习内容,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对于“颠倒相乘”的计算程序,一些学生甚至不知道应该被颠倒的是除数还是被除数,更遑论颠倒相乘的原理了。[1]但是,这个内容“不仅是培养学生数感和运算能力的良好素材,也是培养学生代数推理能力的重要载体”[2]。近来,有不少研究尝试提出分数除法计算的假设性学习路径[3,4],这些路径主要从课程设计者和实施者的角度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