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的高校戏曲音乐专业教学模式较为枯燥,学生学习关注点更倾向于具有地方文化色彩的戏曲内容。黄梅戏也是安徽地区音乐教育的重要源泉,是安徽特有的文化内容,拥有浓厚的戏曲文化教育特色,对推动高校戏曲音乐专业教学发展具有重大作用。鉴于此,如何将黄梅戏文化引入高校戏曲音乐专业教学之中,全方位发挥黄梅戏戏曲文化的教育价值,加以提升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感,成为当前高校戏曲音乐专业教育领域亟待解决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中国传统戏曲经历了几次比较大的戏改运动,深刻反映出西方强势文化对中国传统丈化的影响和冲击,以及中国知识分子对于传统戏曲的批判、改造、反思,并由此探求作为传统文化象征的戏曲在中国知识分子心中既敬畏其内蕴深厚、博大精深又不满其故步自封、缺乏创新的复杂情结。  相似文献   

3.
新颖调是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独具地方特色的剧种,流传至今已近两个世纪,特有的音乐语汇与旋律进行方式展现了地方民间戏曲特殊的艺术魅力。20世纪80年代末,在继承新颖调传统唱腔的基础上,保定群艺馆与望都县文化馆大胆改革创新创编了《戏八戒》这出戏,演出20多年来常演不衰,使新颖调这一民间戏曲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朱杰 《文教资料》2010,(14):106-107
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但在当前社会状况下.戏曲正在遭受空前的冷落,许多大学生不喜欢戏曲.不了解戏曲。高校音乐教育中缺乏戏曲的参与。因此.认识戏曲引入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是必要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师资对于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并应该注意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将戏曲引入高校课堂。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加强戏曲通识教育,增进学生对戏曲艺术的了解和体验,面向人人,让每个学生都享有戏曲教育的机会,成为戏曲进校园的受益者。为此,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化厅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四川省戏曲进校园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将戏曲进校园工作分四个阶段推进,从2018年起,每半年为一个实施阶段。其中,成都、德阳等六个地市州作为先行试点,到2019年底,实现全省大中小学全覆盖,从而做到戏曲进校园工作的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  相似文献   

6.
为了深入分析当前戏曲改革在校园戏曲教育中的得与失,在梳理当下戏曲改革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造成戏曲改革的现实原因:戏曲传承保护百家说、传统戏曲演出程式化的独特性、传统戏曲演出形式的多样性、戏曲改革失败的前车之鉴、对戏曲改革缺少必要的认识;提出了戏曲改革在校园的发展路径:多元共治理念引领高校校园戏剧发展、地方高校要建设大学生戏曲社团,拓展戏曲学生观众等,促进戏曲改革在校园教育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戏曲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传统娱乐形式之一,有“文以载道”的特点,兼具娱乐、教化、规范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娱乐形式正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传统的戏曲艺术等表现形式仍然具有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判断。现代豫剧《焦裕禄》自演出以来,深受党员干部和群众喜爱,社会反响强烈,好评如潮,具有极强的教育性。它的本质就是通过“文以载道”的形式,给观众以心灵思想上的教育,将戏曲表达的文化观念传递给观众。而文化理解促进了价值认同,达到了戏曲教化、规范世人行为的目的。这就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网络是中国传统戏曲传播的重要方式,在戏曲综合网站、专门戏种网站、戏曲论坛、博客和其他网站中的戏曲页面中,戏曲的网络传播具有方式多样、资源丰富的特点,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戏曲的网络传播应着力于形成自身特色、加强网站合作、开发新的戏曲领域和培养新的受众。  相似文献   

9.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它是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其他各种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中国的戏曲艺术谓是博大精深,许多地方都有结合本地生活实际的剧种:京剧雍容华美,秦腔朴实无华,昆曲典雅精致,郴子戏高亢悲凉,越剧婉转悠扬……各种戏曲同台竞技,精彩纷呈。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戏曲一直都是中国人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0.
以京剧为代表的戏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东方之花”。中国戏曲博大精深,不仅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而且包含精美的艺术价值。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把戏曲引入课堂,唱一唱戏曲,对语文学习有特别的效果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谭月 《儿童音乐》2014,(8):60-62
正中华民族有着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在众多的民族文化种类中,戏曲算是艺术之林中的一朵奇葩。但在多元化的文化生活中,戏曲艺术已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线。如何传承戏曲文化,激发青少年尤其是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兴趣,成为音乐教育者的首要目标。2013年初我校有幸成为"湖南省戏曲进校园,小学生学戏曲"的试点学校之一。乘着推广普及传统戏曲的东风,我校以京剧、花鼓戏为主,让戏曲走进了课堂,唱响了校园。为了让戏曲顺利进入小学生课堂,我们首先向家长开展问卷调查,充分了解他们对戏曲进课堂的看法。同时向  相似文献   

12.
窝班是进行戏曲教育、开展艺术演出活动的团体。南阳民间戏曲在清朝至民国年间之所以达到繁盛的峰巅,与供养戏曲窝班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一化现象分不开。民间戏曲窝班的供养既有官宦、商贾、乡绅,也有农民、孤儿院等其它社会角色。供养窝班的目的是自娱和娱人。戏曲的昌盛鼓舞了供养信心,窝班培养的名优效应又促进了戏曲的繁荣,二互为因果。在曲宴酬酢、张乐共听的过程中,窝班是推动戏曲臻于完美和催生新剧种的直接力量。但是由于受戏曲窝班班主、传戏师傅在化、学术、创新及市场经营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琐碎饾钉观念的影响和学艺人员较低素质的制约,地方戏曲未能器大道弘,限制了传统艺术经典剧目和艺术大师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晚清戏曲改良是在资产阶级民主思潮影响下发生的,以爱国、民主为主导思想,以时装新戏为特色,戏曲的内容和形式都体现了时代脉搏,迈出了传统戏曲走向现代化的第一步,产生了重大的政治和社会影响,是我国戏曲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14.
戏曲是艺术,语文课堂教学也是艺术,两者有许多相通之处。在《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对语文教学活动的借鉴》一文中(见《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1期),笔者着重从情境创设、角色意识以及悬念设置、虚实相生等几个方面简略地阐述了,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适当地借鉴和汲取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可以使戏曲艺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相融起来,迸发出璀璨的火花。近年来,笔者在所承担的“古诗词诵读”校本课程中,进一步引进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并邀请戏曲演员走进课堂,以传统戏曲艺术来指导学生提高古诗词的诵读鉴赏水平,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民族文化多彩纷呈,历史悠久。丰富的戏曲资源,源远流长。不同地区的文化艺术形式亦独具风采。在众多的文化种类中,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艺术代表的戏曲艺术更绚丽多姿。据统计,中国有戏曲剧种300余种。古今名人、名曲、名段和剧目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所以,我们不能忽略对传统戏曲艺术的传承,要发挥戏曲艺术教育功能,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服务。如何让学生了解、接受并喜爱上我国传统的戏曲艺术?随着《艺术课程标准》出台,笔者将戏曲与艺术课程相结合,让古老的戏曲走进新犁的高中艺术课堂。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夏衍受外国戏剧的影响是自觉的追求,那么,民族戏曲对夏衍剧作的渗透则是自然形成、潜移默化的,是无形地融化在其血脉中的。研究夏衍借鉴戏曲的话剧创造,就是挖掘融化在夏衍血脉中的民族戏曲传统。而从“中国的契诃夫”夏衍其剧作的写意、意象和对戏的追求中,就更能说明民族戏曲对中国话剧影响之深广。  相似文献   

17.
《梨园春》把传统戏曲搬上荧屏,对传统戏曲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做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自己的模式,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创新性经验之中:一是在戏曲内容方面植入独立自由的人格因素,二是在审美趣味方面高扬娱乐价值,三是在戏曲形式方面运用现代技术和传媒手段对古典形式做景观化处理。  相似文献   

18.
戏曲是艺术,语文课堂教学也是艺术,两者有许多相通之处。在《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对语文教学活动的借鉴》一文中(见《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1期),笔者着重从情境创设、角色意识以及悬念设置、虚实相生等几个方面简略地阐述了,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适当地借鉴和汲取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可以使戏曲艺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相融起来,迸发出璀璨的火花。近年来,笔者在所承担的"古诗词诵读"校本课程中,进一步引进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并邀请戏曲演员走进课堂,以传统戏曲艺术来指导学生提高古诗词的诵读鉴赏水平,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儒家文化作为根植千年的思想传统,是中国文化的命脉所在。传统戏曲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也被创作者注入了儒家传统伦理道德,具有教化民众的功能。特选取养亲戏群、清官戏群进行分析,挖掘其中蕴含的儒家思想并加以阐发,借以复归原始儒家精神。  相似文献   

20.
戏曲是一种兼具文学写作与舞台表演于一体的艺术形态,在其生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植根于中国社会的娱乐文化之中。而娱乐文化的性质随着社会物质文化、思想观念的发展不断变化,于是在特定的社会时期,由于受不同的娱乐文化性质所影响,戏曲的艺术形态呈现出不同的审美特征。为了更准确地把握戏曲形态发展中的深层原理,在研究戏曲艺术时,就不能局限于内容与形式,要使艺术形态回归当时的娱乐文化,从而发现戏曲形态与娱乐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