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6岁的南京小朋友小杰在上厕所时,不小心与妈妈走散了。小杰找了很久也找不到妈妈,于是决定自己回家。虽然从未独自走过回家的路,但聪明的小杰通过回想跟妈妈一起上学的路线,找到了家的方向。可路上有不少岔(chà)路口,小杰又想起跟妈妈一起坐过的一辆可以到家的公交车,当他记不清该怎么走时,就在路边等那路公交车,然后按公交车行进的方向走。就这样,小杰独自一人步行了5公里,顺利回到了家。  相似文献   

2.
小杰今年7岁了,妈妈对他凌乱不堪的房间颇有力不从心之感。因为,无论怎么给他收拾,过不了多长时间,都会被小杰弄得一团糟。一天,妈妈告诉小杰,倘若这个学期结束后他能够每天自己整理房间,暑假时便带他到国外旅行。可是一个学期下来,小杰的房间依然凌乱不堪,东西横七竖八地堆叠着。思来想去,妈妈发觉,把去国外旅行当作激励小杰收拾房间的"增强物",吸引力不够大。于是,妈妈转换思路,把"增强物"换做了小杰心心念念想购买的"奥特  相似文献   

3.
贾高见 《班主任》2010,(5):32-33
高一开学不久,我突然接到电话:“贾老师,我是小杰的妈妈,他刚才跟我说,一定要和阿秀同桌,否则,他就不读了!’,我纳闷:小杰为什么非要和阿秀同桌呢?  相似文献   

4.
五岁的小杰想帮妈妈一起剥豆子,他也拿起豆子,边弄边说“:我和妈妈一起剥豆子呢。”妈妈一看小杰把豆子折得乱七八糟,连忙制止“:哎呀,你不会啦!到旁边自己去玩,不要弄这个。”于是小杰走到房间,拿出他的玩具水枪,就在妈妈妈旁边大撒野,把水喷得到处都是,妈妈放下手边的工作,生气地追逐小杰……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有其目的,这些行为的产生大都是要寻求归属感。心理学家戴克斯在亲子教养理论中指出:孩子会以正面性的方式寻求归属感,但如果他们无法得到归属,将反以不良的行为来追求归属感。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他们发现来自大人的某些反应会赋予…  相似文献   

5.
你能想象一个5岁孩童眼里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吗?现在已是成年人的我,正渐渐淡忘孩提时代的记忆。印象中,幼小的我早早被父母送去少年宫的舞蹈班,所以我的5岁基本上是在每天重复无数遍同样的基本动作中度过的,但那时候我却并不觉得枯燥,印象较深的竟然是:少年宫的课间点心特别好吃。小杰是在电视剧《最后的子弹》中扮演我"儿子"的小演员,他只有5岁,是个干净漂亮的孩子。初次见到他,是在摄影机旁的空场上。阳光下,由妈妈领着的小杰梳着小分头,表情略显严肃,看到我就怯怯地笑,露出晶莹剔透的小虎牙,格外好看。于是,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孩子。由于小杰妈妈怕小孩吃多了糖影响换牙,常常控制他吃糖的数量。于是在片场,小杰经常会眨巴着大眼睛求我说:"‘妈妈’,你就说是你要吃,再让我妈妈多给我  相似文献   

6.
小杰是新来的插班生,白白净净,眼睛明亮有神,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整一个文质彬彬的模样,帅气斯文,让你一见就会喜欢。又一次我向办公室走去时,发现转角处,小杰妈妈正用一种复杂的眼神看着小杰  相似文献   

7.
国庆节假期,女儿回家团聚.忙里偷闲之际,她自然而然地捧起《幼儿教育》杂志,聚精会神地看了起来.我耳边响起她3岁时的娇软童音:"妈妈,你又在看《幼儿教育》呀,我也要跟你一起看!"她还不识字,但是跟妈妈一起看,代表着可以听杂志里的故事与儿歌,可以玩杂志里的亲子游戏.  相似文献   

8.
这就够了     
曾经一段时期,我以为爸爸是不爱我的. 平常,爸爸早上出门,晚上回到家时,我大都已经睡了,我跟他一起玩的时间很少.好不容易盼到了双休日,又不时听到他的电话响起,有叫他去办事的,有请他去吃饭的……总之,我跟爸爸接触的时间比起跟妈妈一起的时间那真是少之又少,记得我小的时候,经常说的一句话是:爸爸不是我的好朋友. "丁铃铃",一阵清脆的放学铃声响过,同学们像过江的鲫鱼般欢乐地涌向校门口."某某某,来,爸爸在这儿呢!"一位同学的爸爸一手接过孩子的书包,一手拉起孩子的手……这样的画面,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或许觉得很是普通,但恰恰是这平常的一幕却隐隐刺痛着我的心,因为我的爸爸很少来接我.放学后,我大都要在校门口等妈妈一段时间,有时妈妈走不开,就打电话叫我再等等.这时,徘徊在空落落校门口的我,就会感到特别的伤心与落寞.  相似文献   

9.
王洪明 《家庭教育》2011,(11):32-33
近期将有个3天的小长假,该如何度过这个愉快的假期呢?大人们在几天前就开始盘算起来。可小杰得知这个消息后,并没有像大人那样兴奋。爸爸发现他一点也开心不起来,就对他说:“要放假了,你不开心吗?”小杰说:“有啥开心的,放假有什么好的呀,整天待在家里,一点也不好玩,还不如不放假去读书呢!”妈妈就说:“我们带你一起出去玩两天呀!”  相似文献   

10.
有一个学习成绩很不理想的学生,中途转来我校就读.跟学生聊了一会儿,我发现他其实非常聪慧,也很懂礼貌.单独跟他妈妈交流,妈妈说出来的竟然全是孩子的不是:作业完不成、午夜才睡觉、早晨不起床、房间一团糟……好不容易等他妈妈说完.我提出了一个要求:能否说出孩子的三个优点?这位妈妈想了半天,说:在我的眼里,他一点优点也没有.这位妈妈,像是雕刻家在"雕琢"孩子,手里始终拿着一把锥子,眼睛始终不离孩子左右,一旦发现问题,就马上用锥子凿一下.他妈妈解释说:我要不提醒他,问题会越来越多,他还怎么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个小子。妈妈却说我像个姑娘,是个"假小子"。我长得白白净净,说起话来轻声细语。人家一跟我打招呼,我就脸红。要是有陌生人来我家,我就会低着头,不敢看他。连我自己都觉得自己像个姑娘。我心细,这一点也像姑娘。记得那次妈妈约同事去郊游,妈妈前脚刚出门,我后脚就追上去,把一把伞塞进了妈妈的包里。傍晚,妈妈一脚跨进门的时候,就把我紧紧地搂在怀里说:"我的‘假小子’,今天多亏了你,要不妈妈今天就要成‘落汤鸡’了。"我心里暗想:像姑  相似文献   

12.
孩子太黏人     
面对孩子的黏人现象,要理解他的心理需求,让他充分地感受到父母的关注和爱,然后再采用正确的方法帮助他发展独立性。小末1岁多了,突然变得很黏人:只要妈妈在家,就会一直跟着妈妈,就连妈妈上洗手间,也要跟着进去,如果妈妈关上门,他就会在外面使劲敲。这让妈妈有些不解,又有点生气,怎么孩子长大了,反而变得"没出息"了呢?!  相似文献   

13.
<正>《最后一课》中某些语句读来疑点重重,令人费解。"况且他说过要问我们分词,可是我连一个字也说不上来。""轮到我背书了。天啊,……可是开头几个字我就弄糊涂了。"我们一年级的小学生对母语会这样一无所知吗?怎么感觉小弗郎士学法语就跟我们初学英语时一样,基本上什么都不懂呢?如果说小弗郎士是个贪玩不爱学习的学生故而没有学会法语,再看成人:"郝叟老头儿跟初级班一起拼这些字母。"  相似文献   

14.
一、妈妈是坏人学校组织教师埘部分学生进行家访。这天我们来到了小杰家。一见到我们,小杰就小心翼翼地打量着,目光中有害怕,还有警惕。听小杰的班主任介绍,这个孩子的父母离异,他随父亲生活,由于生活所迫,  相似文献   

15.
曾子杀猪     
1.古代有一位曾子,他品行端正,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 2.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买东西,年幼的儿子哭闹着要跟妈妈一起去。 3.妈妈被儿子缠得没办法,就随口哄骗儿子:“你乖乖地在家,等妈妈回来杀猪给你吃。”  相似文献   

16.
孩子太黏人     
正面对孩子的黏人现象,要理解他的心理需求,让他充分地感受到父母的关注和爱,然后再采用正确的方法帮助他发展独立性。小末1岁多了,突然变得很黏人:只要妈妈在家,就会一直跟着妈妈,就连妈妈上洗手间,也要跟着进去,如果妈妈关上门,他就会在外面使劲敲。这让妈妈有些不解,又有点生气,怎么孩子长大了,反而变得"没出息"了呢?!  相似文献   

17.
魔鬼与天使     
我刚走出教室,小豪就跑过来,两眼闪着狡黠的光:"老师,单挑,敢不敢?"我一下想起来了,昨天说好的要单挑足球过人射门.小豪身后是他最要好的朋友小杰. "走,怕你不成!" 小豪拉起我的手,一边往楼下走一边一脸笑:"老师,你要脚下留情啊!"说完还看了一眼小杰.小杰马上说:"王老师,你一个顶我们俩行不行?"  相似文献   

18.
君君是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每次只要同学做了他不喜欢的事,他就会大叫:"我要告诉老师!"告状似乎是他碰到问题时的第一反应。老师每天都要听他"申诉"多次,若没有马上处理,君君就说老师不公平,要告诉妈妈。小朋友讨厌君君,渐渐对他"敬而远之",老师也觉得君君比较麻烦。妈妈表示,带君君出去玩时也会发生这样的事,令她很尴尬。  相似文献   

19.
赵莉莉 《家长》2011,(Z1):57
让孩子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展和学习,他的自信心就会得到提升,学习的兴趣就会更浓。开学后让孩子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展和学习,他的自信心就会得到提升,学习的兴趣就会更浓。开学已经一周了,儿子小明还跟假期一样,晚上不睡,早晨不起。早上要他妈妈叫很多遍才起床,他妈妈还得跟在他屁股后面帮他整理书包,如果让小明自己收拾,他不是丢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下  相似文献   

20.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学校大门的正面墙上悬挂着这样一幅大标语:"要爱你的妈妈!"有人问苏霍姆林斯基为什么不写"爱祖国"、"爱人民"之类,他说:"对于一个七岁的孩子,不能讲那么抽象的概念。而且,如果一个孩子连他的妈妈也不爱,他还会爱别人、爱家乡、爱祖国吗?爱自己的妈妈不仅容易懂、容易做,而且为日后进行的爱祖国的教育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