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漫话及其构词法兰州市回民中学崔耕在英语里,前缀re-和其他词结合可以重新组成一个词,新组成的词改变了原有词的意思,但与原词在意思上有联系。现举例如下:一、如果re读〔ri:〕音时,其重新组成的词有“再”“重”的意思。unite〔ju:nait〕v...  相似文献   

2.
巧辨多音字     
小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多音字,有相当部分的同学会读错字音。这里介绍几种辨别多音字的方法。1.看词性。有些多音字组成一个词以后,其词性不同,读音也不同。如“参”:作动词时读cān(参加、参与);作名词时读shēn(人参、海参);作形容词时读cēn(参差不齐)。又如“藏”:作名词时读zàng(宝藏);作动词时读cáng(躲藏)。2.看语体。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往往也是辨别多音字读音的标志之一。如“露”:作口语则为lòu(露马脚、露脸);书面语则为lù(暴露、揭露)。3.看词义。有些多音字组成的词,当它的意思与某事物或现象有关时,都读同一个音;而与该事…  相似文献   

3.
一个学生在读课文时,把“赚钱”读成了“Zh(?)ng钱”.教师发现后作了纠正,但对读错的原因却只字未提.我想如果教师能指出所以读错是由于学生没有把“赚钱”和北方口语常说的“挣钱”区别开来,同时比较一下“赚钱”和“挣钱”这两个词意义上的差异,说明“挣钱”是用劳动换取金钱,而“赚钱”还包括获取利润的意思.如工人、农民用劳动换取报酬,可以说“挣钱”,也可以说“赚钱”;而资本家、高利贷者用剥  相似文献   

4.
近段时间,在读书看报不经意之中,看到“如厕”悄无声息地替代了“入厕”,登上了大雅之堂。的确,在很多收费公厕门前摆放着“入厕2毛”、“入厕3角”等字样的牌子。那么,到底是“入厕”还是“如厕”呢?或者二者通用呢?既然如此,总要探究一番,以正视听。且看“如”读“rú”,本义是随从,旧时以女嫁为从人,所以“如”是女、口结构,在“如厕”一词中是到、往的意思。故“如厕”一词是一个介词结构,是到厕所,往厕所的意思。“入”读“rù”,独体字,进来或进去,跟“出”相对。故“入厕”一词是一个动宾结构,是进厕所里来或进厕所里去之意。由此可…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进程,“入世”也成为人们的流行语。但此“入世”与现代汉语中已有的“入世”一词完全不同:前者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个动宾短语的简称,“入”是“加入”的意思,“世”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意思;后者原来就是一个词,意思是“投身到社会里”,如,入世未深。  相似文献   

6.
“丈夫”、“夫人”、“婚姻”在今天都是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意思也比较明了,但在古代汉语里,这些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是有一些区别的。“丈夫”古代一般是指成年男子,如《触龙说赵太后》中的“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但有时“丈夫”也指还没有结婚的男子,如《越王勾践》中“丈夫  相似文献   

7.
“变文”就是“文不同,互相通”(孔颖达《书·尧典》注),“变词以成文”(王筠《说文句读》),也即是将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词语分置在语位相同的句子中来表达。古诗文中“变文”主要有以下两类: 一是同义选用如: 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捅蛇者说》)“殚”、“竭”变文,都是竭尽、用完之意思。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汉语里,“著”的音义比较单纯。读 zhù,是“显露”、“写文章”的意思,如“显著”、“著作”等。读zhuó,现代汉语里写作“着”。但在古汉语里,“著”的音义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9.
说“酷”     
“酷”是近年来流行起来的一个词,最早多见于港台的一些影视作品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青春靓型或迷人风度。后来广东沿海地区报刊中多所“借用”,且一借不还,似乎有蔓延之势。如今内地青少年口语中也时见“引用”。“酷”字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单独作为一个词使用,多用来作为构调的调素,如“冷酷”、“残酷”。在古代汉语中则可以做为单独的词使用,如“酷吏”。不过无论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酷”多是作为贬义词出现,之所以会有今天流行起来的作为襄义词的“酷”,大概是音译的产物,英语中cool[ku:]除了有冷的意思外,也有冷…  相似文献   

10.
“做”、“作”一字是我们常用的两个词。从意义和用法上讲,二词是有异同的。“作”最早的意义有两个:一、“兴起”。如:“圣人作而万物睹”(《易·乾》)。意思是说,圣人兴起(出世)后万物才可看见(出现)。二、“制造”,如“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孟子》)意思是:开始制造俑的人,大概没有后代吧。“作”还有“写作”、“作品”、“装”、“当作”等义。“做”是后起词,常用的意义有制造,充当,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等。在“制造”的意义上“做”、  相似文献   

11.
“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得并不空洞。”(《林海》)这里的“美丽”与“漂亮”是相通的,都表示“好看”的意思,但两个词之间也有区别。1郾“漂亮”有“出众、精彩”的意思,“美丽”则没有。如我们观看篮球比赛,可以说成“漂亮的盖帽”,而不说“美丽的盖帽”。2郾“美丽”有“崇高、美好”的意思,“漂亮”则没有。如我们可以说“美丽的灵魂”,而“漂亮的灵魂”的说法显然讲不通。3郾“美丽”一词多用于书面语,“漂亮”则在口语中运用得更多。4郾“漂亮”一词有“AABB”式的重叠格式,而“美丽”却没有。所以,我们通常会说“漂…  相似文献   

12.
“丈夫”、“夫人”、“婚姻”在今天都是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意思也比较明了,但古代汉语里这些词的意思与现在常常是有一些区别的。  相似文献   

13.
un__与in__这两个否定前缀都含有“不”、“无”、“非”等表示否定的意思。有时它们加在相同的词根上,表示的意义相同。在表示否定意义的形容词中,由这两个前缀组合的形象词出现的频率最高。如何区别、运用这两个否定前缀,对构词、翻译是有很重要意义的。 1、从词源角度上看: un__是英语本族语前缀。 in__是拉丁语前缀。 2、从词意看: un__不仅仅表示否定意义,还带有明显褒贬的意思。如Unkind意为“不厚道”,“不亲切”unwor-thy意为“不值得”。因此,对已经有贬义的词,在其前面不宜用un__这个否定前缀。如foolish(愚蠢的),ugly(丑陋的)一般不在它们前加un__前缀。 in__表示否定意义,但褒贬意义不明显。 3、从构词功用上看: un__是活用前缀,可以自由地加在某些形容词前面。而且它既可和外来语词相结合,也可以和本  相似文献   

14.
说“行”     
《木兰辞》:“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许多语文教师把“行” 字读成“xing”,解释为“行路”.因此全句即释为:“同在一起走路十二年,还不知道木兰是个女的.”其实,这样解释是不妥的.“行”是个多音多义词.一读“xing”,常作动词,相当了现代汉语的“走”.如:唐李商隐《瑶池》诗“入骏日行三万里.” 另一读“háng”,多作名词,有“行列”的意思.如汉乐府《鸡鸣》:“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  相似文献   

15.
“国殇”一词现代汉语口语已不用,书面语也很少用。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伤亡二三十万人。地震发生后就开始有媒体用“国殇”一词来形容这场人类的大灾难。5月19日至21目全国三天哀悼日期间更是有不少媒体使用这个词。如中央电视台连日醒目字幕:“骨肉相连,同此国殇。”5月20日新华网:“据法国《费加罗报》20日报道,  相似文献   

16.
杜甫诗《石壕吏》中“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的“看”字,有人认为应读平声,是因为这里“作看守、把守解”,并且说:“如读去声,则不可解”。这实际上是用现在的词义去理解古人的作品。“看”读平声是“守护”的意思,读去声是“瞧、观察”等意思,这是现在一般的区别。在古诗  相似文献   

17.
张志公先生主编的《汉语知识》里,把“趋向动词”归在“动词的附类”,理由是这类词具有动词的一部分特点,可是又有它们自己的不同于一般动词的特点”.这本书指出,“趋向动词”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独作谓语.如:‘客人来了’,‘爸爸起来了,正在洗脸’.另一种是用在另一个主要动词后边,表示动作的趋向.这样用的时候,它们读轻声”.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里,有一个“应”,它不是助动词“应”(ying),也不是答应、允诺意思的“应”,而是大体表示“接受”意思的“应”(ying)它出现在句子里时往往连带着一些宾语(例句中用“——”号标出),如:1、经济日报总编辑安岗应苏联消息报总编辑拉普杰夫的邀请,于一月十二日乘飞机离开北京前往苏联访问。  相似文献   

19.
文言词“以”作其他词用时都比较容易辨认,最难辨认的是“以”字在一个句子里究竟是作动词还是作介词。究其容易混淆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以”字不论作动词用还是作介词用,它后面都可以带宾语,形式相同。但是,只要我们弄清“以”字作动词用和作介词用的不同意义与各自的特点,便可以正确地辨认它们了。下面试作略析。“以”字作动词用,主要有两种情形。一、“以”字在句子中作唯一的动词用。现代汉语可译为“认为”“用”等,可以作谓语,并有宾语。如:  相似文献   

20.
初中语文课本对蒲松龄《狼》中的“隧”一词作了这样的注释:“这里作动词,钻洞的意思。”(初语一册237页)显然,课本把“隧”看作是“名词用如动词”了。笔者认为,这个“隧”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而是名词作状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