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阐述蒙古族音乐地区风格的形成与发展,蒙古族音乐的独有风格——蒙古族音乐既有全民族的共同风格,又有各个地区的独特风格,分类及结构。通过对蒙古族民歌概念的剖析,对蒙古族民歌所面临的问题,将蒙古族民歌的日渐消零与通俗音乐的日渐昌盛相对比,疾呼“让民歌走自己的路”。保护纯正的、原始的民歌不仅是民心所向、形势所趋,也是保证由民歌这个文化现象而引发的其他各种音乐研究的并存。  相似文献   

2.
中原韵是河南、河北、山东一带的民歌,具有醇厚的中原民歌风格,内含几千年中华民族音乐的历史积殿,一般来讲,它的旋律舒展,感情奔放。在"醇厚的中原韵"一课的教学中,使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支架式教学模式,为学习者掌握民歌与创作歌曲之区别、民歌的音乐特点及风格。  相似文献   

3.
《维吾尔民歌元素与风格训练》课程是"双重乐感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分为民歌语言、元素与风格和演唱实践三个子课程,每个子课程又分别由元素、乐律、乐调、音列和节奏等具体内容构成。教师要想教授好这些课程,除了熟练教学内容外,还要掌握一些重要的教学策略,比如:了解维吾尔民歌形成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对维吾尔民歌风格形成全面认知;运用典型的维吾尔舞蹈,调动学生的内在律动;民族乐器伴奏贯穿于学习始终,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注重培养学生理解民歌的曲调与歌谣的诗韵关系的能力;通过聆听训练学生对民歌整体风格把握的能力。这些策略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民歌风格,最终成为真正拥有双重音乐能力的人。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歌的地方色彩,是民歌风格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涉及中国音乐的基本风格。所谓色彩,乃借用绘画术语,以通感之法,表达对音乐美感特点的整体体验。民歌地方色彩意味特定地区民歌音乐上的独特个性,各地民歌都有不同的个性,构成不同的美感效应,由此形成千差万别的“地方色彩”,由于文化发展水平不平衡,导致各地在语言、风俗、  相似文献   

5.
皖西民歌指的是流行于六安一带的民间歌曲,皖西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和语言文化孕育了皖西民歌内涵丰富的风格特质。基于皖西民歌内部音乐风格的差异,拟将皖西民歌分为两大音乐方言片:江淮方言片(包括六安市区、舒城、霍山)和中原方言片(包括霍邱、金寨、寿县),并从语言和音乐的角度分析了它们的风格差异。对皖西民歌音乐表现形式、语言特色和文化内涵也进行了分析,它们共同构成了皖西民歌的风格特质。  相似文献   

6.
民歌具有很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民歌的音乐语言简明干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彩.中国民歌的地方色彩,是民歌风格的一个重要特点,也影响了中国音乐的风格.本文从江苏民歌中的小调入手,以实际的文本为依托,对其地方色彩进行初步了解,以使读者加深对民间音乐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民歌因地域文化的不同,表现出的风格特色也不尽相同。常州民歌是吴越民歌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吴越民歌又是中国民歌大系中的重要分支,从地域文化的角度研究常州民歌的风格特色对研究中国民歌的区域色彩及民歌文化有参考借鉴的价值。本研究以常州民歌的音乐及唱词为切入点,分析江南地域文化对常州民歌特色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江浙民歌是我国民歌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音乐品质比较独特,人文底蕴比较深厚,为我国民歌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基于此,本文首先从意境、情感、节奏以及种类等方面分析了江浙民歌小调音乐的风格,其次探讨了江浙民歌小调音乐对中国民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白马藏族无论历史渊源、宗教信仰、风俗民情都和藏族有很大的区别,白马藏族的民歌更具有独特的风格。本文对甘肃文县白马藏族民歌的音乐特征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教材:湘版普通高中音乐鉴赏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授课年级:高中一年级教材分析:本章节以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歌和民乐为切入点,在音乐鉴赏和探究活动中,不但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我国不同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和韵味,而且能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初步的研究,树立平等、多元的文化价值观。本节课通过对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三大少数民族民歌的鉴赏,体验、归纳其音乐风格特点,探究民歌的风格特点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民族文化、语言  相似文献   

11.
福建民歌具有风格迥异、形式多样、区域性强、与台湾关系密切等特点。福建说唱音乐有二十多种,区域特点鲜明,其影响最大的是南音。福建民间器乐音乐有十余种,其区域特点也极为鲜明。  相似文献   

12.
民歌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实践性,可以多角度深入展示历史背景、民俗文化和日常生活等内容,让学生从不同侧面理解音乐的特性,理解音乐不同风格的可能性,所以将民歌作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整体课程结构的突破口是很有价值的。中国各地的民歌虽然在内容、风格等方面都不尽相同,但都是围绕人们的生活日常进行创作的,情感非常朴素。这对于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激发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热情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乔国海 《学周刊C版》2011,(11):206-206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中,要求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相似文献   

14.
靖康劫难使得传统影戏流传至冀东地区,至迟在明代万历年间冀东地区的影戏发展至滦州影戏阶段,清代道光年间滦州影戏又发展为乐亭影戏,形成了鲜明的地域性风格。冀东地区的民歌、曲艺、歌舞音乐、器乐都对乐亭影戏音乐具有或多或少的影响。乐亭影戏音乐的地域性风格形成史的研究为新形势下乐亭影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提供了理论参照,也为民族音乐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地方性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15.
在鄂伦春各种旅游景点进行音乐形式的演出,走鄂伦春民歌音乐文化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道路,以地域风格浓郁的民族民间传统音乐节目为主,在繁荣旅游业的同时,也将鄂伦春音乐全面推向文化市场,这是对鄂伦春民歌音乐文化进行传承的最有效途径,也是繁荣鄂伦春旅游经济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6.
山东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民间音乐的发展源远流长,民歌形式多样、风格多变,充分表现了山东人的性格特征。反言之,山东的丰富资源、地域文化及性格特征又影响着民歌的形成与发展。本文就山东民歌中的方言与演唱风格,做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羌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羌族人民至今仍保留着独特、古朴的民族音乐;尤其是羌族民歌更是与当代羌族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本文将对羌族多声部民歌的演唱风格与结构特征进行系统阐述,以期为羌族音乐与民歌风格提供更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临沂民歌的研究,不仅具有音乐价值、艺术价值,而且还具有民俗价值和文化价值,因此具有较深的理论意义。对临沂民歌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为演唱者、临沂民歌的爱好者提供理论基础,他们可以透过临沂民歌音乐特征更好地对演唱进行把握。笔者选择《沂蒙山小调》这首最具代表性的临沂民歌就其旋律、曲式以及伴奏等音乐构成元素进行分析,进而揭示其音乐语言的特征,以期为临沂民歌的研究者、演唱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从而使临沂民歌得以更好地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19.
信阳地处河南南部鄂豫皖三省交界处,信阳民歌作为中国汉民族民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南北文化的交融使信阳民歌形成独具魅力的艺术特色:它既有西、北方民歌之高亢、嘹亮、奔放、豪迈之风尚,又有东、南方民歌之细腻、婉转、靓丽、悠扬之韵味。民间歌曲极其丰富多彩,在各县流传着许许多多不同题材、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民歌,它们汇成了一个巨大的民间歌曲海洋。本文主要对河南信阳民歌的风格及艺术特色进行探讨,并对其传承与发展进行探究,这对今后进一步研究信阳民歌乃至淮河流域的民间音乐发展都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音乐5年级(下册)《编花篮》。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并体会河南民歌风格。2.通过欣赏各地方民歌,产生学习民歌的兴趣,扩大视野。3.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创编活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教学重、难点:1.学唱河南民歌,了解其他地方民歌的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