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民歌改编为合唱已经成为国内合唱创作及演出活动中比较主流的一种形态。将我国传统的原生态民歌素材与多声部合唱艺术结合起来,不仅能达到更好地传承民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而且能使原生态民歌更加丰富、更具艺术表现力。因此,在民歌改编合唱的过程中,必然要运用丰富的技法,使民歌具有合唱的特点,如和声、复调的运用,调性的变换,结构的扩充等,从而丰富民歌的音乐形象。本文基于刘晓耕的两首代表作品,论述民歌改编合唱的技法运用。  相似文献   

2.
从歌词特点、曲式特点、形式特点对江华瑶族民歌过山瑶《拉发》和平地瑶《蝴蝶歌》进行了风格特点上的对比分析,论述了同一族源中不同分支的瑶族民歌相互融合、同化的内在联系,以及在不同生活环境中形成的艺术个性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3.
从歌词特点、曲式特点、形式特点对江华瑶族民歌过山瑶《拉发》和平地瑶《蝴蝶歌》进行了风格特点上的对比分析,论述了同一族源中不同分支的瑶族民歌相互融合、同化的内在联系,以及在不同生活环境中形成的艺术个性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4.
无伴奏合唱《夜夜的晚夕里梦见》是已故著名作曲家黎英海先生2003年应甘肃广播电视合唱团委约而创作的民歌改编作品。该作品由甘肃省各高校合唱团,尤其是西北民族大学合唱团在国内外演出并荣获多项大奖。优美的民歌旋律、高超的改编技巧、得法的演唱形式让这首作品获得巨大成功,而创作过程中变"俗"为"雅"的成功尝试启示我们,以西洋作曲手法改编或在原民歌基础上二度创作是对民间音乐一种比较好的、使之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方式。  相似文献   

5.
无伴奏合唱《夜夜的晚夕里梦见》是已故著名作曲家黎英海先生2003年应甘肃广播电视合唱团委约而创作的民歌改编作品。该作品由甘肃省各高校合唱团,尤其是西北民族大学合唱团在国内外演出并荣获多项大奖。优美的民歌旋律、高超的改编技巧、得法的演唱形式让这首作品获得巨大成功,而创作过程中变"俗"为"雅"的成功尝试启示我们,以西洋作曲手法改编或在原民歌基础上二度创作是对民间音乐一种比较好的、使之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方式。  相似文献   

6.
渔夫之歌     
插一乐曲介绍:俄罗斯族民歌《渔夫之歌》我国的俄罗斯族现有1万3千余人 ,分布在新疆、黑龙江、内蒙古三省(区)的一部分城市中。主要从事个体劳动或小手工业生产 ,有的从事园艺、养蜂或以渔猎及经营水产为生。俄罗斯族最初是18世纪以后从沙皇俄国迁来的 ,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 ,又有许多俄罗斯人陆续迁入我国。俄罗斯族民间音乐丰富 ,民歌体裁多样 ,不仅有大量的独唱、对唱歌曲 ,还有不少多声部的合唱、重唱歌曲。《渔夫之歌》即是一首流传于新疆乌鲁木齐市的女声二部合唱歌曲 ,歌中叙述了渔夫一家的痛苦生活。这首乐曲的右手部分基…  相似文献   

7.
一、设计蕴意歌曲《长水谣》是鸳鸯湖棹歌研究团队以朱彝尊《鸳鸯湖棹歌一百首》第53、59首为词,量身创作的一首棹歌少儿合唱作品。本课创作意图:借助合唱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多声部歌唱力量的叠加,为作品增添浓郁的人文气息和诗词内涵。双声部通过合唱传输对棹歌唯美艺术的赞叹之情,赞叹江南人民生活的繁华景象以及面临自然灾害不惧危险、勇于抗争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浅析由陕北民歌《兰花花》改编的两首钢琴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琴改编曲《兰花花》、《兰花花的故事》是汪立三和叶露生两位作曲家分别根据陕北民歌《兰花花》改编的钢琴作品,两首作品的改编手法既有共性又有个性,都在我国钢琴改编作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和声、曲式结构、叙事性的发展手法三个方面对两首钢琴作品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
在王洛宾搜集、整理、改编的众多民歌中,《青春舞曲》是一首极为明快的歌曲。1939年,王洛宾在甘肃酒泉搜集到这首新疆民歌,回到青海西宁之后将它修改定稿。这首歌曲的情调与王洛宾其他作品的风格有比较大的区别。王洛宾编写的歌有一个特点,就是曲调欢快,歌词风趣幽默、积极向上。这首歌曲的原型是来自新疆南部民间的舞曲,是王洛宾在甘肃的河西走廊从维吾尔族民间艺人那里  相似文献   

10.
纳西族     
这首纳西族民歌《月亮姆姆》饱含深情。77岁高龄的肖汝(lu)莲老妈妈是云南纳西族地区有名的民歌手,是目前当地唯一会唱数十种纳西民歌的老艺人,蜚(倒)声中外的塔城纳西族民歌《栽秧调》就是经她承传至今的。  相似文献   

11.
改编《云南民歌》钢琴曲主要是以云南流传非常广泛的民歌为首要题材,然后作曲家再通过发挥聪明才智将这些民歌改编成钢琴曲。这些钢琴曲一般都具有短小、精细、清新和典雅的特点,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描述出云南人们的生活情景。本文主要通过写五首经过改编之后的云南民歌的曲式结构,提高听众对钢琴曲曲式结构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浣溪沙 《家长》2014,(11):13-14
正在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教育名著《窗边的小豆豆》中,巴学园的学生们每次吃饭前,总会集体合唱一首校长用英文儿歌《划船歌》改编的《吃饭歌》,然后一起吃"海里的东西"和"山上的东西",把一顿饭吃得有滋有味……这样的学校午餐并非文学虚构,而是日本学校生活的一个真实片断。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文学、民俗学、文化学多种角度对抗日民歌《十二月》给予审视和发微;立足于古典文论,对《十二月》的艺术手法进行探讨;结合中西诗学理论,揭示民歌的艺术生命力之所在;既从整体上把握了《十二月歌》这一传统的民歌形式,进而把握了《十二月》这首抗日民歌对传统民歌的继承和超越,揭示了它作为新体民歌的典范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北朝民歌《琅琊王歌辞》八首中,有三首应系凉土“西戎”父老创作的用来歌颂北魏广平王元浑的民歌。其创作年代约在公元471年或此前;有四首系歌颂琅琊王的民歌。《慕容垂歌辞》三首,其中所写非慕容垂与东晋的“枋头之战”,而系慕容超守广固之战事,故其中慕容氏应系慕容超,歌辞应更名为《慕容超歌辞》,其创作时间应为公元409年底至410年初,为南燕人嘲笑慕容超所作。  相似文献   

15.
肖虹 《文教资料》2013,(28):80-81
《孟姜女》是根据传统民歌《孟姜女哭长城》成功改编的一首经典声乐艺术作品,同时也是作曲家王志信众多脍炙人口的民歌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作之一。  相似文献   

16.
瑶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歌,也就是我们说的"瑶族民歌"。瑶族在我国分布比较分散,因地域不同,瑶族民歌也相应有所区别,但整体上有鲜明的共性:以歌言志、方言演唱、曲调婉转、章法自由、即兴歌唱、语音演唱、意境深刻。  相似文献   

17.
徐颖 《文教资料》2010,(5):100-101
由陕北民歌改编的钢琴独奏曲《兰花花的故事》是一首很好的中国乐曲。本文从钢琴教学的角度对此曲逐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所分析的《山歌》是著名作曲家王建中于1985年根据五首云南民歌创作改编的钢琴组曲《云南民歌五首》的第四首。作品旋律来自流星于云南的汉族民歌《赶马调》。它是一种民间对歌形式,是典型的山歌体裁。该曲以其特有的中国风味成为中国钢琴作品中的典范。这首作品短小精悍,共分为两个部分。笔者从对和弦构成与和声语汇的分析出发,运用民族性调式的分析方法对全曲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9.
1926年4月25日晚,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在灯火辉煌的米兰斯卡拉剧院举行盛大首演,中国民歌《茉莉花》成为贯穿全剧的主旋律之一。《茉莉花》是普契尼1920年从他的朋友、曾经出任意大利驻中国领事的法西尼公爵家的八音盒中"捡"来的宝贝。他将这首"很中国的音乐"多次用男声合唱、女声合唱、交响乐队等形式巧妙地运用在歌剧里,还改编成合唱曲《月亮出来了》。借着《图兰朵》的盛名,这首在中国早已家喻户晓的  相似文献   

20.
初小語文第八册《永远跟着毛澤东》一課包括两首民歌: 第一首《永远跟着毛澤东》选自《爬山歌选》。“爬山歌”是內蒙古民歌的一种,歌詞每两行为一节,每节第一行采用人民熟悉的具体事物来比喻第二行的意思,第二行正面說明歌詞的主要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