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目标】本节课学习内容为排版课WORD中表格的制作。【教学内容】学习表格插入的两种方法(规则表格和不规则表格);调整表格的行高和列宽;利用表头斜线的问题引出手工绘制表格,并用手工绘制一个表格(见书)包括线条粗细、线型、颜色等的掌握;根据需要插入/移动/删除行、列;根据需要拆分、合并单元格;讲解例子“kswj4—2”,巩固所学内容。【教学重难点】重点:插入表格以及对表格进行编辑(包括手工绘制表格调整线条、边框、调整行高、列宽、表头斜线的画法、插入/移动,  相似文献   

2.
《丰富我的板报》一课是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第四册中关于“制作板报”的第二课时,主要是通过插入、调整、移动图片,达到丰富、美化板报的目的。仔细研读教材,不难发现教材的重点是插入图片和缩放图片,包括利用环绕方式去移动图片。这些知识在第二册中都已经学习过,本课主要是通过板报这一载体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合理的复习。这些内容中比较难于掌握的是通过修改环绕方式来调整图片的位置,于是我设计了一个拼图游戏,通过游戏让学生复习、衔接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同时也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做了一个技能的铺垫。  相似文献   

3.
《在网页中插入图片》的授课内容是教师以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信息技术》第六册第15课《美化网页》为蓝本,结合时代热点和学生对FrontPage软件有一定基础的学情,创造性地提炼而成的。目的是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并引导学生关注时事,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分析 《利用表格定位网页元素》是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第8课。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建立网站,在网站中建立网页以及在网页中直接输入文字和插入图片,学会了插入水平线使网页更规整,并且作了保存。  相似文献   

5.
选取人教社2002年4月版的《新高中化学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与人教社2003年4月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对大纲“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中“必修 选修(化学Ⅱ)”教学内容表格中的“实验与活动”栏出现的描述学生学习行为的操作类动词进行统计,对课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的“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各主题教学内容的“活动与探究建议”栏出现的描述学生学习行为的操作类动词进行统计,并作对比分析。从统计数据的比较分析中,感悟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化学教育的一些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插入超链接》是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也有些地区这个内容放在五年级的下册。本节课是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作品的第七课时,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利用PowerPoint创作、编辑多媒体作品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提出构建“三维”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以《表格数据的图形化的应用》一课为例,阐述学案的“课标要求”、“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情感升华”、“学习存疑”板块,试对学案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教学对象为初中一年级学生。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表格创建的方法以及表格的编辑和修饰等,了解表格中文字的输入及对齐方法。重点是创建表格,对表格的列宽和行高进行调整。对此类教学内容,如果只凭教师讲解,学生难以将学习的内容真正理解和应用,因此笔者采用开放式、启发式的学案教学,在写好自己教案的同时,  相似文献   

9.
谢小立 《小学教学参考》2009,(11):102-102,104
一、什么是单元起始课 单元起始课是指每个单元中,统领单元教学内容的单元起始第一课。在教科版全部八册教材的32个单元中,有22个单元的第一课起到了“向学生交代单元主要学习内容”和“向学生介绍学习的方法”的单元起始教学任务,如三年级上册《动物》单元的《寻访小动物》及六年级下册《微小世界》单元的《放大镜》。由此可见上好单元起始课在单元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分析 《文字的修饰》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文字的输入、文章的修改、段落的调整之后学习的,主要涉及字体的设置、文字的简单修饰、插入艺术字及艺术字的调整,从而为学生最终制作出丰富多彩、赏心悦目的作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分析 《文字的修饰》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文字的输入、文章的修改、段落的调整之后学习的,主要涉及字体的设置、文字的简单修饰、插入艺术字及艺术字的调整,从而为学生最终制作出丰富多彩、赏心悦目的作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表格的制作与处理”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的一节重要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技能操作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对表格制作的各种方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13.
《二分法查找数据》是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教材《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三章第三节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数组的基本操作以及使用顺序法在数组中查找数据的基础上,学习利用二分法查找数据,为后续“数据排序”的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黄雪燕 《中小学电教》2012,(Z2):113-115
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闽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12课内容,主要介绍在文档中插入图片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插入图片,调整图片大小和位置,设置图片的环线方式等,感受图文并茂,版面更加生动活泼,更具感染力的效果。本节课是Word图文混排的重要操作,通过在Word中给  相似文献   

15.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Excel的启动、数据的输入和工作表的修改。为了让学生对Excel软件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我增加了一项简单计算的内容,使学生体验到Excel的功能优势。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之前已经学习了Word中表格的制作和美化,理解单元格的概念,知道插入、删除行列等操作。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内容 《图片插入和编辑》是以吉林省信息技术教材第四册(Word模块)第一单元第二课《宣传窗的制作》的知识内容为蓝本,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而创编的一节课,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Word文本的编辑和排版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目的是通过故事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尝试操作自主学习、合作探索掌握本节课内容,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设置超链接》是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河北版)第二册第二单元第九课的教学内容,是《为幻灯片设置动画效果》内容的拓展和延伸。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使学生了解设置超链接的意义和方法,并学会插入超链接的各种操作方法和操作程序,体验文本或图片之间相互链接的动感效果,提高学习的兴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Word模块的教学在《纲要》中有明确的要求:“熟练掌握指法并学会使用一种中文输入法”;能够对文字进行简单编辑;”“会进行文字、段落及文档格式的设置;掌握在文字处理软件中插入表格的方法并能根据需求进行编辑”。Word模块的内容,在学生的小学阶段实用性较强。他们经常会使用Word写作文、制作表格、编辑电子小报、贺卡等等。如何才能使学生掌握好Word的运用,笔者在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小学信息技术课中word模块的教学策略及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19.
本课是义务教育龙教版小学<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第二单元第13课旅游宣传单——插入艺术字.根据实际情况,我们现在不能去旅游了,教学内容以在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知识电子小报中插入艺术字并美化.  相似文献   

20.
<正>本学期的一次教研公开课,我观摩了一节四年级《编辑和美化表格》信息课,执教的是一名年轻教师。虽然她上课时有些紧张,但课上得很规范,能够按照信息技术课的任务驱动法去组织教学。本课的开头通过情境引入,先让学生观察两张表格图片,一张图片的表格很单调,而另一张则是经过编辑和美化的表格,让学生比较有何不同。通过对比,让学生回答,明确了本课的学习目标:编辑和美化表格。教师又提出4个问题让学生去思考:(1)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