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自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我们就深深地沉浸在自责中,怪我们曾经在课堂教学中亲手扼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潜心探索等等。于是,为了将功补过,我们抱着亡羊补牢的心情,在课堂上连学生说错了我们也不进行评价,美其名曰:尊重学生;四人小组围坐在一起不知道说什么,曰:主动探索……在经历了这样一次次的左右摇摆之后,我们开始不停地思考:“教法和教材的改革,它们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我们的改革需要的是形式还是实质?”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热闹”是需要“实在”作支撑的。一节好课是不能以“新”或“旧”来进行简单评…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在全国扎实推进。我们惊喜地发现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你问我答”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合作创新”,“亦步亦趋”变成了“自主参与”。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这一切确实令人惊叹万分,然而,反思让我们清醒,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也透射出放任与浮躁,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现就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提高有效性的对策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殷飞 《现代语文》2007,(2):90-91
在教育改革中,课程改革和教材改革十分重要,但我们不能忽略这样一个事实:没有好的教师,即使课程设计与教材编写得再好,教学仍有可能“穿新鞋走老路”:相反,有了好的教师,即使课程与教材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他们也可以设法弥补。所以我们认为:在综合性课堂中,人的因素也就是教师的素质是第一位的。  相似文献   

4.
课程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和主要阵地是课堂教学,所以课程改革的实质为课堂教学的改革。如何改革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根据“主体参与、分层优化、及时反馈、激励评价”的基础原则,我市已经摸索出了几种优化的课堂教育模式,从“高效课堂模式”到“导学式课堂模式”到如今的“152010模式”,无不都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更好地学会自学。  相似文献   

5.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程改革的主战场。新课程提出了全新的、具有时代精神的教学理念。这些新理念是否落实到课堂,体现于课堂,直接关系着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深化课改的关键是:怎样引导教师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探索新策略,把新理念转化为日常的教学行为,让新理念走进新课堂?其培训的有效模式是什么呢?成为我们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课程改革向纵深阶段的不断推进,“问题导学”课堂模式被广泛地应用到教学中。围绕学习目标,通过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将教学内容“问题化”,让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以此为抓手进行探究式学习,既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育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样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该开放教学,让数学课堂在开放中现精彩。  相似文献   

8.
《重庆教育》2003,(9):28-30,40
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北碚课程改革实验区,在课程改革实验两年来“抓认识、抓校长、抓教师、抓课堂、抓课题、抓宣传”,在摸索中健全了一系列课改工作机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课改实验区逐步扩大,课改逐步深入的今天/新加入课改实验的地区从北碚的课改操作中可以学到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建设性的做法。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一股春风,承载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希望扑面而来。课程改革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从根本上解放了学生、解放了教师,也解放了课堂,让语文教学更精彩!因此学生说:“我们喜欢这样的语文课。”  相似文献   

10.
对传统教学中的合理成分不加选择地放弃,盲目追求课程实施过程中形式上的改革与创新,是当前课程改革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有的教师不再张扬传统教学中至今行之有效的经验了,能否“创新”成了判断一堂课优劣的重要标准——似乎“新”的都是好的,“旧”的都是不好的。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看到了一些让人迷惑的怪现象。  相似文献   

11.
陆安 《山东教育》2009,(12):23-24
课程改革,作为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征沉闷已久的中小学课堂上仿佛炸响了一声春雷,引导着众多教育从业者思考和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尽管课程改革在推进过程中面临这样耶样的困惑与问题,但课程改革激发着这么多的人关注中小学课堂,“课程”“教学”“评价”“主体”“过程”等关键例前所未有地成了高频词,  相似文献   

12.
唐彦 《四川教育》2005,(6):20-20
对传统教学中的合理成分不加选择地放弃,盲目追求课程实施过程中形式上的改革与创新,是当前课程改革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有的教师不再张扬传统教学中至今行之有效的经验了,能否“创新”成了判断一堂课优劣的重要标准——似乎“新”的都是好的,“旧”的都是不好的。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看到了一些让人迷惑的怪现象:  相似文献   

13.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实施,课堂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着力点,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力图通过教学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激活课堂教学,真正产生“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的景象。古板单调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只能让课堂变的枯燥无味,让学生变的索然无味,学生就在一堂堂这样的课中消磨掉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孟宪平 《湖南教育》2004,(13):16-18
在实施新课程的课堂上,较之于过去沉闷的教学氛围空前活跃起来。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勃勃生机,也必将对促进学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当我们对热闹的课堂气氛进行冷静的分析之后,就会觉得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滋生出来的“花样教学”也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陆瑛 《华章》2005,(10)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春风又绿校园,教育第一位的问题是“使孩子拥有一个幸福、快乐、健康成长的童年”。课堂是属于学生的,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园地、遨游的天堂、成才的乐园。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理应让语文课堂因为有“梦”而鲜活起来,我们理应让学生在有“梦”的语文课堂中幸福成长。一、创设情境,给学生“梦”的源头活水教一年级语文《小小的船》时,课前我在黑板上布置了一幅蓝天月夜图。上课伊始,伴着轻柔的音乐,我声情并茂地开始了描述:“这弯弯的月儿多像一条小船啊!你们听着琴声,身体随着音乐轻轻地摇摆,还可以闭上眼睛……你是不是…  相似文献   

16.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实际上,课程方案一旦确定,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如果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课程改革就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课程教材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而教学改革将是一场更持久、更复杂的攻坚战。根据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核心任务,本次教学改革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那么,该怎样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结合个人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一、设“疑”境…  相似文献   

17.
时下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言堂已经少见,多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活动景象。师生问答、小组讨论、创作表演……学生有了很多说话的机会,再也不是等待填食的鸭子了。但课程改革倡导的“对话”不只是“让学生说话”这么简单,它更强调师生交流中彼此心灵的敞开与接纳。这样看来,很多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似乎仍潜伏着严重的话语霸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变得活泼了,胆子大了,课堂变得活跃了,学生都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了。但是我们却常常看到这样的镜头:  相似文献   

19.
黄艳芬 《天津教育》2005,(11):25-27
多年来,我们上海道小学坚持在课程改革中找出路,在创新中求发展.走出了一条改革课程结构、构建“大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育人之路,逐渐形成和显示出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我们认识到,在学校教育中抓住了课程也就抓住了学校教育的根本,学校凭借课程来实现教育目标,教师凭借课程来促进学生全面地发展。并且,我们在课程改革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前期课程改革带来的巨大收获,成为我们今天按照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深入推进课改的强大引擎。  相似文献   

20.
在课程改革蓬勃发展的今天,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人文精神和重要的学习方式,已成为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的一个新的亮点。新课改,让课堂充满激情和活力;新课改,让课堂教学更精彩。尤其是“合作学习”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更加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大家都对它是一片赞扬之声,但大家在评价的时候大多时候只看到了其中比较好的一面。经过调查笔者发现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