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现代大学制度"概念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研究中,对“现代大学制度”概念界定并不一致,存在多种研究视角,有着多种不同看法,也有的研究者并没有严格界定所使用的概念。归结起来涵盖了以下几种理解:现代大学与现代大学制度,现代社会与现代大学制度,现行大学制度与现代大学制度,制度与现代大学制度等。最后,在现代大学制度概念综述的基础上,从现代大学制度概念的视角对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谈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现代性与现代社会紧密联系,具有丰富内涵和“双面性”。现代性与现代大学相互影响和反映,现代性为现代大学发展拓宽作用场域,给予面向未来和现代化的方向,提供时空延伸功能,并引发理性反思,现代大学也为现代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内在支撑。然而,现代大学在适应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存在迷失于现代性困境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功利取向的宰制使现代大学精神式微、技术理性的侵蚀使现代大学理念弱化、进步强制的钳制使现代大学教育性功能窄化等,这造成了现代大学根本任务的偏离和教育使命的削弱。现代大学发展要回归原点,可通过澄明根本任务与精神、凸显重要特点与价值、彰显使命理想与追求来重塑现代大学的发展旨向与基底。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的发展决定了现代信息技术必然要融入到教育教学中,这就要求大家了解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学科整合的特点、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学科整合的基本要求,知道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学科的整合就是这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统一的整合,知道如此整合的意义,进而总结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学科的整合的经验和教训,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学科的整合必将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  相似文献   

4.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需要处理好五个对接,其中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前提条件,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内在要求,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质量保障,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职业需求,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终极目标。五个对接充分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规律,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社会的本质特征决定教育的本质特征,同时教育的本质特征又影响整个社会的本质特征。研究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时,需要从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入手。首先要借助研究本质的一般途径,结合现代社会与现代教育的具体情况,再找到研究现代社会与现代教育的途径,而后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出现代社会与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6.
现代产品设计应注重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设计的方式有:传统文化以形式化的方式与现代产品设计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以符号化的方式与现代设计融合,传统文化以意韵化的方式与现代设计融合。  相似文献   

7.
现代艺术用现代思维观念指导艺术方向,在创作中借用现代科技综合媒介与材料,注重作品形式理念的创新,以观念的表达和综合材料的使用为重要特征,对室内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从现代艺术与室内装饰材料、现代艺术与室内色彩搭配、现代艺术与室内灯光配置3个方面综合探讨现代室内设计秉承时代艺术理念,打破传统审美规则,在现代艺术的影响之下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化是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现代设计创作的灵感源泉。在现代技术影响下的现代空间设计俨然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绚丽色彩。批判性地域主义思想主张以一种含蓄而谦逊的态度,低调地表达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保护与传承。既不与现代设计彻底决裂,也不盲目追求现代设计的时尚与前卫,在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之间构建一种有机平衡。  相似文献   

9.
现代远程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论述现代远程教育的含义与特点 ,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与实施 ,现代远程教育的网络学校设计与应用 ,现代远程教育的虚拟课堂与教育电视节目制作等  相似文献   

10.
现代技术对个体生活的介入与对社会的影响逐渐受到重视。现代技术具有工具性、非中立性、与社会相互作用的特征。引导与传递一种值得达成共识的现代技术观,推进无攻击、低风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过程,这是教育的功能与职责。现代技术观的传递能够从根本上保障现代技术的合理普及,并规避现代技术可能导致的风险。这种作为共识的现代技术观可以且有必要通过学校教育的途径进行传递,其内涵包括:面对技术与技术产品时人的主体性;对现代技术工具性、人的主观性的认知;不逃避现代技术的勇气;对科学技术知识的充足储备;“利他观念”与“自我克制的美德”;社会的技术伦理约束。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层次及整合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功能,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以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根据信息技术的定位及其与课程的整合程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分为独立开课、工具性整合和课程改革三个层次。为此,应该从学习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方式、媒体技术等方面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从而推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课程改革,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春香 《成才之路》2021,(14):124-125
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文章分析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价值、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探究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率的策略,以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最终目标就是为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有用的、符合当今时代需要的劳动者。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应从两个层面来开展:第一个层面就是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以信息技术为学习对象。第二个层面就是其他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以学科知识为学习主体,信息技术为学习工具。无论是哪种形式,最后的目的都是一个,即学生既学习了其他学科的知识,又运用了信息技术,也就是实现了双赢。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群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是信息技术师范类专业的主干课,它既能充分体现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特点,又能直接反映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趋势,其课程目标是为中小学培养合格的信息技术师资。但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教师专业化进程的推进,一些高校的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逐渐暴露出种种问题,导致课程目标难以达成。结合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反思信息技术师资培养现状,我们认为有必要改革信息技术教师教育类相关课程,构建以"信息技术教学论"为核心的课程群。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对中小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从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出发,总结出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般模式,并分析了其对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信息检索和信息过滤的搜索过程,前者是在静态信息源中搜索用户短期的特定信息需求的过程;后者是在动态信息源中搜索用户长期的特定信息需求的过程。通过对信息需求与信息源关系图的分析,可以采用整合信息检索技术和信息过滤技术的方法,也可以在信息检索技术和信息过滤技术的基础上,研究新的信息搜索技术,来实现在动态信息源中搜索用户短期的特定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课程价值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通过对20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访谈的整理与分析,研究者得到如下结论: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普遍持有肯定态度;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普遍偏低;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认识存在功利主义取向;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认识存在技术化倾向;不同学段的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认识有所不同;课程政策与教材成为影响信息技术课程价值实现的最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掌握必要的信息能力,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STEAM教育理念对信息技术课程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STEAM教育理念强调将信息技术与多学科进行融合教学,让学生形成整体性的学习思维,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文章从STEAM教育理念概述入手,对STEAM教育理念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应用策略进行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9.
成为研究者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对信息技术教师为什么要成为研究者这一根本性问题的回答人手,提出信息技术教师要成为反思型实践研究者,并分析了信息技术教师与研究者之间的距离,最后从多个方面提出了信息技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是两回事,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在信息技术还没有出现的时候,课程整合早就进行了.即使有了信息技术,不使用也照样可以进行课程整合.不过,信息技术有助于课程整合目标的实现,当我们要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整合的时候,应该遵循的原则是:信息技术要做的事情是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人不能做的事情,人利用它之后可以做得更好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