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不愿举手发言怎么办?繁昌县横山中心小学蒋正华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如下的情景:当老师提问时,一些学生积极举手,踊跃发言;还有些学生或迟迟疑疑,或无动于衷,处于被动思维的状态。这些学生不愿举手发言,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既有学生...  相似文献   

2.
陆亚慧  王娜 《成才之路》2010,(32):24-25
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堂举手发言,对提高学生各种能力,使教师获得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各种反馈信息,意义重大。本文就如何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堂举手发言,从家长和教师两个方面提出了积极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红燕 《广西教育》2016,(5):109+127
“举手发言”是课堂上学生参与教学最直观的表现,其目的是通过师生交流形成开放的对话式教学过程。孩子有了举手发言的主动性,就会积极地参与学习并在学习中收获欢乐,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应该以调动学生积极发言为出发点。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让学生积极发言  相似文献   

4.
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大多数农村孩子在众人面前显得腼腆、拘束,好像大方不起来,学习时表现在课堂上不善于积极举手发言,上课常会出现“冷场”现象,致使好多老师常常抱怨学生思考不积极,发言不主动…….但我觉得问题的结症在教师。通过多年的教学,我觉得在课堂教学中做好如下工作.学生完全可以积极举手发言,使课堂“小手如林、小口常开”。  相似文献   

5.
在日常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着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的现象,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并根据学生问卷调查的情况,找到了一些解决上课学生不愿举手回答问题的方法,如示范法、心理治疗法、自我反思法、物质奖励法及换位法等,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上课举手发言的积极性,勇敢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相似文献   

6.
一次,在与一个学生家长谈话的过程中说到一件事,让我颇有感触。那个学生家长对我说:“我的孩子最近回家总是说上课时要积极地举手发言,我感到很奇怪,我的孩子以前是不喜欢举手发言的。孩子说,梁老师如果发现哪个不经常举手发言的学生举手了,除了表扬外,还会走过去摸摸他的头。  相似文献   

7.
敖颖 《山东教育》2010,(4):37-37
1.培养举手发言、敢于质疑的习惯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向活动过程。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不能只偏重于教师“教法”的研究,而忽视学生“学法”的培养。实践证明,学生举手发言能力的培养是“学法”中最基础的环节,是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基本过程,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学时除了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思路认真思考外,教师也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从中了解学生掌握过程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8.
韩静敏 《教师》2011,(22):84-84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应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入手,特别是教学低年级学生。每年九月,都会有一大批新生入学,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一年级学生刚入学时,课堂上所反映出来的情况是多样的,有些学生已经养成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听讲、能举手发言等;有些则已经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如课堂上打闹、左顾右盼等。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几点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深化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 .本文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尝试 ,供同仁参考 .1 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培养学生创新的勇气我开始任教初中数学 ,后来任教高中数学 ,我发现年级越高 ,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参与率越差 .初中学生课堂上还有许多人举手发言 ,到了高中几乎没有学生主动举手发言 ,更没有同学主动提出问题 ,课堂和死水一潭 .经调查了解其症结在于师生之间缺乏一种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 ,自尊性越强 ,在课堂上就…  相似文献   

10.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有的班级上课的气氛非常活跃,学生能够踊跃地举手发言,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各抒己见,愉快地投入学习中去而获得丰富的文化知识。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11.
从事高中语文教学以来,日渐感到语文教学的工作难度越来越大。语文教学中确实存在许多苦恼,别的且不提,课堂上学生主动举手发言从小学至高中渐次渐少趋于沉默的现象着实让人忧心。文章就高中语文课堂中如何让学生有话说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2.
一、善待学生发言。让学生敢于表现课堂上经常出现这样一些现象。①学生回答不完整时,教师说:“他说的不完整,谁来帮帮他呢?”(潜台词:这个学生的发言不行。这样会挫伤学生思考和发言的积极性。)②“不对,请坐。”(潜台词:说不对就不要发言。下次学生还愿意举手发言吗?不管对不对,学生能发言,说明他已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相似文献   

13.
侯丽君 《广西教育》2013,(41):84-84
当前的数学课堂,很多学生回答问题时词不达意,年级越高的学生越不爱举手发言等,这与不少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不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有密切的关系。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人手加强学生“语言表达”的修炼呢?本文从几个小案例人手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改进提问方式和内容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教师应按照学习内容,根据问题的难易、学生文化素养的高低分层设置问题;用非语言行为来培养学生举手发言的自信心,精心设计提问;根据课堂气氛,学生的语文基础和语文素养、能力的差异因材施问,帮助学生调节自信心。  相似文献   

15.
<正>中小学教学,尤其是负有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使命的语文教学,课堂上让学生积极举手发言,是充分发挥其学习主观能动性的一条重要途径.可到了初三,老师却常为举手发言人数的大幅度减少而伤脑筋.尽管曾苦口婆心地给学生摆过举手发言的种种好处,或是搬用在初一初二曾使用过的绝招,诸如实行个人举手发言积分制、评选课堂发言积极分于等.可收效都不大.然而,如果你根据初三学生的心理特征.稍稍改变一下策略.将课堂上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竞赛改为以集体为单位发言的小组,将表扬或奖励的对象由课堂举手发言积极分子改为积极举手发言的小组,将个人积分制变为以小组为单位的积分制.你就会惊喜地看到,那到曾一度躺下去的小手,又会幼林般地立起来.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一堂课是否成功,最直观的方式就是观察学生上课是否积极思考和主动发言。而在小学高年段我们观察发现,上课学生举手发言的人数较低中年段出现明显的递减趋势。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学生上课发言的情况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7.
一般来说,一些老师在考试这根指挥棒的指挥下,对后进生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很严重,说话时常常流露出对这些学生的厌恶或不满情绪,由此而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心理发展。综述之有两种情况。一、讽刺挖苦。一位同事讲过这样的事情:课堂上一位学生举手发言答错了题,老师随口一句:“幸亏你不会,要是会你能举三只手。”学生被羞辱坐下,满面通红,极难为情。课堂上,后进生能积极动脑筋举手发言,这本来是很可贵的,它有利于老师及时发现学生的知识缺陷,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老师应真诚地给予鼓励。即使答错了,也是正常的。而这位教师用辛辣的语言,把学生刚刚萌动的求知欲望一下子给扼杀了。还有的教师为“制服”  相似文献   

18.
肖九红 《黑河教育》2013,(10):23-24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张扬自己的个性。于是,课堂变得活跃了,学生举手发言此起彼伏,个个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但是,我们也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在独立思考后的汇报时,学生个个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当让他站起来说时,  相似文献   

19.
正一、困惑在例题讲授时,学生的表现几乎都是在等老师的"帮助"和所谓的启发讲授;在知识点小结概括时,学生在等老师的归纳、记老师的板书。当教师提出一个相关的探索问题后,学生们不是积极地思考、主动地举手发言,而是怕被提问到的模样,这样就缺少了学生积极主动思维的参与的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二、反思出现上述情况涉及方方面面,但例题教学本身值得反思,数  相似文献   

20.
这学期我新接了一个班级,在教学《山中的朋友》一文时,我让学生模拟当时的情境,跟山中的朋友打招呼,刚开始全班学生面面相觑,无人敢应战,最后,好不容易有个学生举手发言,词汇之匮乏程度让我难以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