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向"网络欺凌"说不,还学生成长一个绿色空间,不只要让学生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遵守相关规则,不做网络欺凌的施暴者,还要让学生在受到网络欺凌时,敢于走出这个伤害。以下两位教师,立足于不同的角度,谈论了如何在学校层面预防网络欺凌的发生;当学生遭受网络欺凌时,如何帮助学生摆脱伤害。  相似文献   

2.
校园欺凌是国内外中小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从心理学角度考察其成因、探索相应干预措施有着重要意义。有关欺凌事件直接参与者的研究表明:部分欺凌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反社会行为或认知特征,欺凌行为也是青春期个体获取、维护社会支配地位的一种手段;某些"另类"特征、情绪和社会交往问题会让儿童青少年成为易受欺凌的对象;欺凌和受欺凌都可能导致个体情绪、行为等方面的适应障碍,其不良影响甚至会延续相当长的时间;欺凌-受欺凌者是最不稳定的一类角色,兼具欺凌者与受欺凌者两者的缺点,适应状况通常最差。班级内的同伴生态、旁观者的行为和朋友关系都会影响欺凌事件的发生几率及所导致的后果。某些家庭和父母特征也是与欺凌行为联系密切的危险性或保护性因素。积极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减少欺凌事件的发生,也能对其后果起到缓冲作用。但缺乏培训的父母和教师,通常无法及时准确地识别欺凌事件并做出有效应对。当前教育实践中,可以有效防控校园欺凌的措施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类;一是面向特定相关群体的单水平干预,二是要求学生、家长、教职员工等都要参与其中的多水平干预。  相似文献   

3.
关怀理论认为,校园欺凌是指欺凌者对被欺凌者实施攻击行为,最终造成被欺凌者身体、心理等方面受到伤害的一种行为。家庭关怀缺位、学校关怀缺失和同龄群体关怀缺乏是导致校园欺凌频发的主要原因。从关怀理论视角出发,提出在家庭方面,应推崇自由对话的家庭教育方式,引导孩子学会如何面对校园欺凌问题;在学校方面,可大力推行感化教育,补足校园欺凌治理的短板;在教师方面,要鼓励学生同龄群体间积极交往,共同抵制校园欺凌等防治校园欺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校园欺凌行为包含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等不同涉事主体,且各自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文章针对校园欺凌行为,从积极心理学视域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个体缺少积极的生活环境、缺乏积极的情绪体验以及缺失积极的人格特质.并基于此,提出通过为学生营造阳光的成长软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以及提高学生的乐商水平这三种策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小学生欺凌行为逐渐被公众所关注,我们认识到未成年人世界中暗涌的欺凌行为正在对学生的身心造成难以预估的伤害,而旁观者行为在中小学生欺凌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个人、家庭、学校、社会都是影响旁观者行为的重要因素,促进旁观者积极干预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学校:建立支持体系,营造共情氛围;家庭:树立积极榜样,重视情感互动;社会:治理社会失范,加强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小学生与初中生遭受校园欺凌的差异问题,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甘肃省3个地市20所学校的1864名小学生和初中生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生与初中生的欺凌行为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男生遭受欺凌的比率显著高于女生;小学生与初中生的欺凌行为存在显著学业差异,学业较差学生遭受欺凌的比率高于学业优秀、良好和一般的学生;小学生与初中生的欺凌行为存在显著父亲职业差异,父亲职业为农民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父亲职业为市民、干部、教师、医生和其他的学生;小学生与初中生的欺凌行为存在显著家庭经济差异,家庭经济情况不好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家庭经济情况很好的学生;小学生与初中生在是否住校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住校生更容易遭受欺凌行为。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校园欺凌作为一种针对未成年人的恶意伤害行为,愈来愈受到大众的关注。根据以往实证资料的线索发现,部分拒学学生在校就读期间曾受到过不同程度的校园欺凌。聚焦校园欺凌与学生拒学行为之间可能存在的复杂关联,运用访谈法和实物收集法,针对单个案研究采用情境分析法,跨个案研究采用类属分析法,深度探究校园欺凌实际发生的情境与个体状况,结果发现:第一,校园欺凌的主体既有同伴,也有教师;第二,教师欺凌与教师惩戒根据教师行为的对象(行为本身或学生本人)、情境公开程度、发生时段/阶段、频次(是否重复)和时机、目的与心态、方式与方法及对学生身心影响程度等方面,可以被视为行为发生的连续谱,存在临界点;第三,校园欺凌与拒学行为的关系包括直接关联、间接关联两种情形,叠加影响模型可以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多重解释。对此,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应构建家长“先行”、教师“助导”、多方主体“互动”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8.
作为应对和处理学生欺凌的第一响应人,教师如何识别学生欺凌,如何预防与应对学生欺凌,并进一步促进建设和谐安全的校园,都是极其重要却又鲜被关注的命题。教师需要从把握学生欺凌的概念及核心要素、辨别玩笑打闹与学生欺凌以及认清学生欺凌的角色与类型三方面识别学生欺凌。教师可以从与学生一起应对欺凌、与家长合作应对欺凌、营造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三方面着手预防和应对欺凌。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不断出现且其形式愈加多样化,给中小学生带来严重的身心伤害,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事件处理方式的不当是造成校园欺凌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目前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处理的现存问题表现为:家庭教育的缺失,父母失范行为存在误导性;教师的被迫性失职行为;学校作为教育主体在问题发生时存在压制和推脱行为;司法机关配合不紧密,滞后校园欺凌问题治理;中小学校园欺凌判罚缺乏针对性。构建反校园欺凌共同体需从国家立法层面、社会舆情层面、家庭教育层面、学校教育规制层面、完善校园欺凌三方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情感疏导、保障中小学校园欺凌三方主体未来发展等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
校园欺凌行为对受欺凌者的身心发展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同时也影响到欺凌者的人格发展走向。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产生校园欺凌现象既与欺凌者的同情心缺失、基本需求匮乏有关,也与家庭监管缺失、社会不良环境影响和惩罚机制不完善有关。应从加强学生道德教育、满足儿童需求、纠正公众认知偏差、增加欺凌者的违规成本等着手。  相似文献   

11.
在《芬兰基础教育法案》的基础上,芬兰实施了全国性的KiVa反欺凌项目.KiVa项目包含预防性教育的"普遍行为"和制止欺凌案件的"特殊行为".KiVa项目通过建立KiVa项目组和学校项目组网,向教师提供反欺凌培训、设备和材料,改变旁观者角色,向家长提供反欺凌指导,积极解决网络欺凌.该项目还提供反欺凌课程、网络游戏和"反欺凌街道"论坛,有效预防和处理了欺凌行为,增加了对受害者的支持和保护.  相似文献   

12.
韦宁 《家长》2023,(31):7-8
<正>校园防范欺凌有法可依国家历来都非常重视对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教育和保护,先后颁布了多个行政规章和相关法律,以此来防范和治理校园暴力和欺凌事件。2021年的1月,教育部专门发布了《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从2021年3月起,《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在全国开始试行,其中专门提到:学生实施有害自己或者他人身心健康的危险行为,打骂同学、老师,欺凌同学或者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等不良行为,学校、教师应当予以制止并实施教育惩戒、加强管教;构成违法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2022年1月,我国的《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其中特别提到:要将防治学生欺凌纳入教育行政干部和校长、教师在职培训内容,提高防治学生欺凌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3.
校园欺凌一直是学校安全教育的重点内容。近年来,校园欺凌行为多发,不仅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麻烦,而且给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在校园欺凌中,被欺凌者通常处于弱势地位。在受到欺凌后,被欺凌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很容易产生不良的问题,甚至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本文着重从被欺凌者的角度分析了欺凌行为对被欺凌者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并从个体、家庭、校园、社会等方面分析了被欺凌者易遭欺凌的影响因素。从被欺凌者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角度提出预防和干预的对策,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预防和减少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校园欺凌现象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纵观目前有关校园欺凌方面的研究,大多是站在客位(即研究者、管理者、决策者)的角度进行的分析。因而,建议在对校园欺凌现象进行分析时注重从主位(当事人)的角度定义校园欺凌;在分析校园欺凌现象的原因时,考虑学生内部同辈群体文化因素;在研究方法上,尝试采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深入情境;最后,慎用病理性思维,不给学生贴标签,以免制造更多的"受欺凌对象"。  相似文献   

15.
校园欺凌是青春期和成年早期反社会行为、暴力犯罪的显著预测因素,学校是防治校园欺凌的关键阵地,而教师扮演着预防者与干预者的双重角色。青少年感知教师公正性能否降低欺凌行为,又是如何影响校园欺凌的?研究者尝试基于认知—情感系统理论,探究青少年感知教师公正性对校园欺凌的影响以及学校归属感、道德推脱在其中的作用,通过对1,077名中学生的调查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感知教师公正性越高,学生实施校园欺凌的可能性越低,感知教师公正性对校园欺凌的影响通过学校归属感(情感)与道德推脱(认知)的链式中介作用得以实现。校园欺凌实际上是一种恃强凌弱的不公正、不道德的群体过程,学校归属感使得学生愿意遵守校规班纪等指令性规范,但是当感知具有群体原型领导者特征的教师不公正时,学生会将其作为描述性规范的标准,而将不公正辩护为群体内的普遍行为,激活将责任归咎于权威或强调群体决策的道德推脱机制进而实施校园欺凌。  相似文献   

16.
通过学生的外显行为觉察他们的内隐心理,有助于心理健康教师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师可以在咨询过程中“洞察”学生的内隐心理,对学生进行透彻分析;在课堂上“看见”学生的内隐心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学生的行为;在聊天中“意识”到学生的内隐心理,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觉察。  相似文献   

17.
冯志兰 《江苏教育》2023,(17):47-48
<正>校园欺凌是一种有意图的攻击行为,常常发生在力量(身体力量、社交力量等)不对称的学生之间。就过往校园欺凌案例分析看,校园欺凌行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暴力欺凌、言语欺凌和孤立欺凌。情景案例中的小婷遭遇的主要是言语欺凌和孤立欺凌,面对这种现象,班主任需要从欺凌者和被欺凌者两方面进行教育引导。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522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中学生校园受欺凌与情绪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以及积极心理资本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校园受欺凌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年级以及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差异显著;积极心理资本在性别、年级以及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情绪行为问题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差异显著,但在性别和年级上差异不显著。此外,校园受欺凌既能够直接正向预测情绪行为问题,也能够通过积极心理资本对情绪行为问题产生间接影响,即积极心理资本在校园受欺凌与情绪行为问题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因此,教育工作者在预防与警惕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同时,也应致力于开发受欺凌个体的心理资本,以减少其情绪行为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校园欺凌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PISA 2018对15岁学生校园欺凌的经历和态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从特征来看,各国言语欺凌和关系欺凌比肢体欺凌更为普遍,不同国家和学校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校园欺凌发生率越高的学校学生幸福感越弱,近九成学生赞成反欺凌,女孩反欺凌态度比男孩更强烈。校园欺凌主要受学生和学校两个层面因素的影响。应加强制定和完善反欺凌方案,有效预防校园欺凌;创设育人性和同伴欣赏性的学校环境,营造和谐、安全的校园氛围;增强教师对学生欺凌事件的干预,实现“零容忍”校园欺凌治理愿景。  相似文献   

20.
初中校园欺凌具有高发性、隐蔽性、反复性、群体性、易被忽视性等特点,校园欺凌危害大,应以预防为主,可通过家长反馈、教师观察、学生举报等渠道发现校园欺凌行为,并以学校为主导,对被欺凌者、欺凌者、围观者进行心理干预,构建初中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