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心理适应的影响机制,考察同伴关系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感知校园氛围的调节作用,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青少年心理适应性量表、特拉华州校园氛围调查量表、同伴关系问卷对1486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积极父母教养方式对心理适应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消极父母教养方式对心理适应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2)同伴关系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适应之间起中介作用。(3)积极父母教养方式对心理适应的直接效应受到感知校园氛围的调节。结论:积极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心理适应有促进作用,且感知校园氛围水平越高,影响越显著。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对校园氛围的看法,若孩子感知的校园氛围水平较低,则家长需要将更多精力放到改善教养方式,促进其同伴关系,从而促进其心理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采用中小学生心理资本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对395名在校高中生进行施测。以探索高中生心理资本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以及心理资本在教养方式对学业成绩影响过程中所起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高中生的心理资本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学生干部在总体心理资本及乐观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女生在感恩、谦虚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2)父亲过分偏爱教养方式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父亲对女生的偏爱程度显著高于男生;非独生子女在父亲惩罚严厉、父亲过分偏爱、母亲过分偏爱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在母亲过分干涉和过分保护上的得分显著低于独生子女。(3)父母教养方式、心理资本、学业成绩两两存在显著相关。(4)父亲情感温暖理解教养方式对学业成绩存在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母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等教养方式对学业成绩存在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心理资本在母亲惩罚严厉和学业成绩之间起着显著的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羞怯量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522名初中生进行测量,考察父母教养方式、生活事件、领悟社会支持与羞怯的关系,并探讨生活事件、领悟社会支持是否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羞怯之间起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父母教养方式、羞怯、生活事件、领悟社会支持之间两两相关显著;(2)父母教养方式可以显著预测初中生的羞怯水平,即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能直接负向预测初中生羞怯水平,消极父母教养方式能正向预测初中生羞怯水平;(3)生活事件和领悟社会支持在父母(消极和积极)教养方式与羞怯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农村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和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对湘潭市1 000名农村小学生进行测评.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生活满意度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父母教养方式越积极温暖,子女的生活满意度越高.反之,惩罚严厉、过分干涉保护的消极教养方式越多,子女的生活满意度越低;父母教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生活满意度各维度.  相似文献   

5.
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道德推脱在父母教养方式和攻击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父、母情感温暖理解显著负向预测道德推脱、攻击行为;父、母惩罚严厉、拒绝否认显著正向预测道德推脱、攻击行为。(2)道德推脱显著正向预测攻击行为。(3)道德推脱在积极教养方式和攻击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道德推脱在消极教养方式和攻击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父母教养方式除直接影响大学生攻击行为外,还通过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大学生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基于高阶因子分析,探讨大学生完美主义心理结构。方法:采用FMPS中文版、CES-D量表对955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1)完美主义包含个人标准、行动疑虑、担心出错、条理性、父母期望等五个因子,其中个人标准、行动疑虑、担心出错、父母期望属于非适应性完美主义,条理性属于适应性完美主义。(2)非适应性完美主义对抑郁的正性预测作用显著,适应性完美助于对抑郁的负性预测作用显著。结论:完美主义为二阶因子结构模型,适应性完美主义得分高的人,其抑郁水平一般较低;非适应性完美主义得分高的人,其抑郁的水平往往比较高。  相似文献   

7.
采用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心理分离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对800名大学生实施测量,了解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分离与学校适应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专制型父母教养方式在父亲情感独立与学校适应之间具有调节作用;信任鼓励型父母教养方式和溺爱型父母教养方式、忽视型父母教养方式在父亲功能独立与学校适应之间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广州市1700名3岁~6岁幼儿家长为对象,对3岁~6岁幼儿的气质和父母教养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广州市3岁~6岁幼儿在注意分散度上性别差异显著,男孩的注意更易分散;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适应度、反应强度、坚持度、反应阈上存在显著差异,非独生子女的得分均高于独生子女得分;不同年级的幼儿在趋避性、注意分散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龄的幼儿在规律性、趋避性、坚持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反应强度对民主性教养方式有负向预测作用,对其他教养方式有正向预测作用;坚持度对民主性教养方式有正向预测作用,对其他教养方式有负向预测作用;适应度对民主性教养方式有负向预测作用,对不一致性教养方式有正向预测作用;活动量和情绪本质对民主性教养方式有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陈功兴 《高教论坛》2014,(12):104-106
探讨大学生非适应性完美主义、适应性完美主义、沉思与抑郁的关系。采用FMPS中文版、RRS中文版、CES-D量表对80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非适应性完美主义者倾向于用沉思的反应风格来应对负性情绪,从而产生抑郁;适应性完美主义对抑郁的负性预测作用不是以沉思为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0.
考察父亲协同教养与社会适应的关系,以及人际安全感与友谊质量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采用父母协同教养问卷、安全感问卷、友谊质量问卷和青少年社会适应评估问卷,对936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积极协同教养正向预测青少年社会适应(γ=0.15,Z=2.19,p<0.05),而消极协同教养负向预测社会适应(γ=-0.18,Z=-4.83,p<0.001);人际安全感在积极/消极协同教养与社会适应间起中介作用;友谊质量在积极/消极协同教养模型中的前半段和后半段路径均起调节作用。随友谊质量水平逐步提高,积极协同教养、人际安全感均对社会适应的预测作用越强,而消极协同教养对人际安全感的预测作用越弱。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853名按分层抽样原则所抽取的大学生被试进行调查,测量工具分别为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与大学生完美主义问卷(PSCCS)。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1)完美主义人格是大学生网瘾的重要预测因子,尤其网瘾的强迫性上网与网瘾所致的人际关系健康指标受其影响最大;(2)其非适应性成分担心出错与父母期望对网瘾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而适应性成分条件性对网瘾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3)完美主义适应性成分个人标准对大学生网瘾并无实质性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大学生志愿者父母教养方式、前瞻性应对方式对其利他行为的影响,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前瞻性应对方式与利他行为自陈问卷对广东省272名大学生志愿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爱维度、前瞻性应对方式和利他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母亲关爱和前瞻性应对方式作为抑制变量会增强父亲控制对利他行为的预测效应;父亲关爱通过前瞻性应对方式完全中介作用于利他行为,中介效应为79.42%,母亲关爱通过前瞻性应对方式部分中介作用于利他行为,中介效应为31.38%.由此可见,父母教养方式会通过前瞻性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大学生志愿者的利他行为.  相似文献   

13.
父母心理控制是父母教养方式的构成部分,父母心理控制对大学生人际适应有重要影响。研究通过父母心理控制问卷、人际适应问卷、情绪管理问卷对824名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父母心理控制、情绪管理与人际适应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情绪管理在父母心理控制与大学生人际适应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47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社会问题解决技能的关系,以及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发现积极教养方式能正向预测社会问题解决技能,消极教养方式能负向预测社会问题解决技能;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能正向预测社会问题解决技能;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在积极家庭教养方式与社会问题解决技能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在消极家庭教养方式与社会问题解决技能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这表明自我效能感在家庭教养方式与社会问题解决技能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大学生攻击性的特点及其与心理控制源、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350名郑州市的大学生为被试,运用攻击性问卷、心理控制源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对其进行测量.结果:父母教养方式、心理控制源与大学生攻击性关系密切.父亲拒绝、否认,有势力他人对大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具有重要预测作用(β =0....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心理控制源在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人际信任量表(ITS)、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I-E)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大学生进行调查,并使用Process插件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父母消极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心理控制源均呈显著正相关;人际信任与心理控制源呈显著正相关;心理控制源在父母消极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际信任间的中介效应显著。结论:父母消极教养方式不仅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信任,还会通过心理控制源对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主要教养人教养方式问卷和幼儿依恋问卷对三所幼儿园的345名幼儿进行调查,旨在了解祖辈教养方式对幼儿依恋情绪的影响及祖辈年龄与居住情况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从而为促进幼儿依恋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祖辈教养幼儿依恋情绪中的社交活跃性显著低于父辈教养幼儿;与祖辈同住幼儿的依恋情绪及其交互顺畅性和社交活跃性维度显著低于与父母同住幼儿;祖辈年龄与居住情况在祖辈信任民主教养方式对幼儿依恋探索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当祖辈年龄较高(大于60岁)和较低(小于60岁)时,祖辈信任民主教养方式对幼儿依恋探索均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但与年龄较低的祖辈相比,祖辈年龄较高时,其信任民主教养方式对幼儿依恋探索的正向预测作用更强;当幼儿与父母同住时,祖辈信任民主教养方式对幼儿依恋探索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而与祖辈同住时,对幼儿依恋探索的正向预测作用不显著。可见,祖辈信任民主教养方式对幼儿依恋探索具有正向预测作用,祖辈年龄与居住情况在其间起调节作用。据此,进一步提出促进幼儿依恋情绪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649名幼儿进行问卷调查,深入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同胞关系的影响及父母对同胞冲突处理策略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二孩家庭中父母教养方式以民主型为主,父母教养方式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同胞关系,父母对同胞冲突处理策略在父毋教养方式与同胞关系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建议伴随二孩政策推进,全面三孩政策实施,父母应坚持民主教养,为幼儿树立榜样,及时关注大孩的心理变化,树立正确处理同胞冲突的观念,采取以幼儿为中心的策略,选择合适的时机介入同胞冲突。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父母拒绝与青少年疏离感的关系,及情绪智力、社会支持在父母拒绝和青少年疏离感间的内在作用机制,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情绪智力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263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父母拒绝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疏离感;情绪智力在父母拒绝与青少年疏离感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社会支持在中介模型的直接路径和前半段路径上起调节作用,当社会支持水平较高时,父母拒绝对情绪智力的负向预测作用和对疏离感的正向预测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7,(58):192-193
以心理弹性作为中介变量,研究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青少年应对方式量表和自我效能量表对52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论:心理弹性对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对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具有负向的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在应对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