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兰·加洛斯红土场上的“硝烟”刚刚散尽,球员们便匆匆准备起6月份的草地赛季了。一百多年前,英国人将网球场搬到了他们平整、湿滑的草坪上,自此草地网球成了上流社会成员们优雅的游戏。当温布尔顿的中心场地向着所有球员敞开大门时,这项草地网球公开赛便成了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网球赛事。  相似文献   

2.
这篇文章与读者见面时,法网已经结束,欧洲红土赛季中心剧目的大幕已经合上,我们该看看草地和古老的温布尔顿了.没有哪项网球赛事比它有着更悠久的传统、历史和声望。  相似文献   

3.
网球     
G845.9 9413182 永载史册 De 杰作—温布尔顿草地网球锦标赛十年综述[刊,中]/程胜章//体育世界.—1993(6).—30—31(MXB)草地网球//锦标赛//综述//历史//优秀运动员//男子//女子//温布尔顿  相似文献   

4.
温赛溯源     
提起网球大满贯赛,人们自然会提起温布尔顿公开赛。实际上,该比赛的正式名称应该是草地网球锦标赛,那么它缘何又被称为公开赛? 该赛事的主办单位是全英草地网球和槌球俱乐部。1868年,全英槌球俱乐部在伦敦市中心的特拉法佳广场附近设立。1869年,该俱乐部在温布尔顿附近以50英镑的价格租了4公顷的土地,于是把俱乐部迁移到泰晤士河南岸。1877年,该俱乐部改称为全英槌球和草地网球俱乐部,并举办了首届草地网球锦标赛。当时只设男子单打比赛。1884年,该锦标赛增设了男子双  相似文献   

5.
时至今日,“温布尔顿”已非一个简单的地理名词,它成为了一种象征,或者说一种格调(当这个词还没被用滥时,也许它最能代表全英俱乐部的形象)。一度,它是世界网球运动最高巅峰的同义词;如今,它仍然是草地网球的圣殿;更不用说,在所有的大满贯加大师赛里,你根本找不出第二项草地赛事。英国作为现代网球的发源地,全英草地网球俱乐部(The All England Lawn Tennis Club)作为英国网球的统治阶层,共同为温布尔顿奠定了一种凛然不可亵玩的高贵。然而,21世纪作为一个安全开放的时代,大众和明星作为网球赛事的主要支撑者,他们又使得再尊贵的赛事也不得不俯首寻找更广泛的被认同感。于是,新面孔的温布尔顿诞生了。 当然,温布尔顿的改变并非一夜之间,温布尔顿也不需要安全的“媚俗”。只愿它变得刚刚好,好到既可以寻觅到优雅的传统,又能够窥视到勃发的未来。旧貌和新颜,应该能交汇出最美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6.
青草涧     
小宝 《网球天地》2008,(7):62-71
温布尔顿的6月和7月间是最美好的时节,在这个季节,英伦岛国冬天的冷峻荡然无存,而春雾方消,毒辣的夏日烈阳则只刚刚探出了半个脑袋。将网球赛事放在此刻举办最是恰当不过。130年前,全英俱乐部和英国草地网球协会在英伦小岛的一个漂亮的小镇创办了温布尔顿网球锦标赛。自此以后,温布尔顿就成了尊贵和神圣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7.
事到如今,几乎可以把温布尔顿归入“世上十大最古怪存在事物”之一。昂贵、稀少的草地球场,短暂、突兀的草地赛季,好像快被自然法则所淘汰,稀奇的是,它还受到如此的青睐。温布尔顿的官方网站上写着“oncevisited,neverforgotten”——有几分“一旦拥有,夫复何求”的意味。  相似文献   

8.
《网球天地》2014,(8):74-75
旅途/发现 温布尔顿草地网球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草地网球博物馆,开业于1977年。博物馆主要展览最远上溯至1955年的网球相关物品。此外,还展览有自维多利亚时代至今的网球球员回忆录。进门时工作人员会给一个贴纸,凭贴纸当天无限制参观。  相似文献   

9.
粱双强 《网球天地》2013,(8):110-111
相比红土赛季马拉松般的“底线大战”,草地赛事以其独特的高雅气质和选手们比赛中富于变化的战术组合,吸引着众多热爱草地网球的朋友们。  相似文献   

10.
崔伟 《网球天地》2010,(1):36-37
温布尔顿草地网球博物馆和罗兰·加洛斯网球博物馆早已蜚声国际网坛,即便是在网球传入时间和我国相差无几的日本,也有一座网球纪念馆。而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一座由国家或政府出资建造的网球博物馆。  相似文献   

11.
深泽 《网球天地》2012,(3):69-69
2012年伦敦奥运会网球比赛,将在温布尔顿全英草地网球俱乐部的草地球场上演。其实,这并非奥运历史上首次将网球比赛放在草场,1908年伦敦首次举办奥运会,网球比赛也在全英网球俱乐部——同样也是草场。那一届奥运会,东道主夺得网球项目的全部6枚金牌。104年之后,英国民众期待,网球能给东道主带来一枚金牌,哪怕只有一枚。  相似文献   

12.
历史:草地网球的圣殿 没有墨尔本公园的热情似火,也没有罗兰·加洛斯的浪漫气息,更没有纽约林山的新潮风范,但温布尔顿却用它那看似不可思议却又百年如一日的古老传统征服了全世界。幽雅的自然环境,修剪平整的草地,木制的记分牌和座台,场内身着紫绿色服装的球童,还有那些穿戴整齐、品尝着草莓和冰淇淋的球迷。所有的这一切都构成了温布尔顿的奇特韵味。追随着流过这片草地的时光,你便会发现其中的每一个瞬间都闪烁着温布尔顿所独有的光芒。  相似文献   

13.
1873年,英国的温菲尔德少校把室内球场移到了室外的草坪,并出版了《草地网球》一书,提出了一套与现代网球接近的规则。由于温菲尔德对近代网球产生的贡献,获得了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勋章。 1874年,英国创办了简易的草地网球比赛,1877年7月全英槌球和草地网球总会举办了首届温布尔顿草地网球锦标赛。亨利·琼斯为这项比赛制定了全新的现则,将  相似文献   

14.
邮票·网球     
18世纪中期,在英国同时诞生了温布尔顿草地网球赛和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此后,两者都在飞速的发展中进入了20世纪。与此同时,网球为邮票的设计提供了素材,邮票也为网球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贡献,它  相似文献   

15.
当职业球员们在欧洲的红土场赛季中征战得疲惫不堪之际,更严峻的考验却在巴黎的罗兰·加洛斯网球中心等待着他们。1995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全年红土比赛的最高潮,在初春的巴黎揭开了战幕。 罗兰·加洛斯网球中心坐落于巴黎郊区,四周被郁郁葱葱的树林环绕。这里是仅次于温布尔顿的网球圣地,是巴黎人的骄傲。在这里,你能看到场内的比赛实况和最新的战报。网球中心如同一个大公园,游客们可在各个场地外欣赏比赛,也可以悠然地坐在长椅上  相似文献   

16.
就在人们纷纷把目光投向1999年的网球新赛季,猜测谁将在赛季伊始成为焦点人物时,捷克老将彼德·科达一下子吸引了众人的注意。遗憾的是科达突然在面临退役之际成为新闻人物并非因其事业上的成就,而只因一个遗留在1998年的污点,他在温布尔顿公开赛中药检呈阳性。去年6...  相似文献   

17.
网球运动17世纪前便在欧洲一些国家开展,现代网球运动由英国温菲尔德1873年创始,1913年成立国际网球联合会,并由该会主办戴维斯杯团体锦标赛和费德雷兴杯赛。此外,温布尔顿草地网球锦标赛、美国公开赛等,均为网球逗动历史悠久、影响较大的锦标赛。自1970年以来,每年由国际网球联合会在世界各大  相似文献   

18.
《网球天地》2009,(8):38-39
温布尔顿的草地不仅是网球明星们趋之若骛的冠上明珠,这里也吸引了全世界各种领域的佼佼者前来观摩,其中当然还包括了众多网坛名宿。  相似文献   

19.
今年7月份的美国网球杂志内有一篇文章的标题写着:温布尔顿应该把它的草皮卷走,取而代之是一些球速较慢的表层。文章的观点是草地的球速太快,ACE球太多,回合太少,令观众觉得娱乐性不够,会发闷。同时,它又限制了球手的发挥,很多时候,高速的发球令对手无法回击。文章还认为“草地”已经过时,令网球停滞不前,令球手无法增加来回次数。  相似文献   

20.
传统之一:自然的温网 连绵不断的阴雨天气令习惯于阳光曾照的巴黎观众苦不堪言,但对于即将到来的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这却是最正常不过的现象。一百多年来,温网已经习惯于在湿漉漉的空气中迎来一位又一位伟大的选手。温布尔顿草地网球博物馆内讲述着最近因细雨发生的故事。去年,英国人亨曼在半决赛中被最后的英雄伊万尼塞维奇所淘汰,英国人65年的希望再次破灭、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帮助伊万书写神奇,原本需要三个小时的比赛被细雨延至72小时之后才分出胜负,亨曼被这种马拉松式的比赛彻底拖垮、伦敦的天气令他无从抱怨。或许这就是温网,在不见晴的天气中,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