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南京市小学手球教学的现状,分析了手球运动的教育价值。手球运动符合小学生运动强度和负荷的需求,符合现阶段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需要,符合体育教学循序渐进、承上启下的规律,符合国家竞技体育对后备人才的需求。手球运动对场地要求低,适合推广,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手球运动能够满足低年级小学生对球类运动项目的多元化需求,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团队意识,有利于小学体育教学体系的完善,对培养国家手球后备人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运用CiteSpace软件,对1959-2017年中国知网收录的全运会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当前我国全运会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运动技术与运动学、运动员与运动成绩、田径与现状及对策、女子与足球、竞技体育与后备人才、男子与篮球、第十一届全运会与山东省及体育场馆、第十二届全运会与体育赛事及志愿者等领域。重视全运会改革发展综合层面的提升,运用定量化的分析方法探寻全运会改革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将是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手球运动在我国是一项新开展的项目。在解放前的旧中国,手球运动和其他运动项目一样,根本得不到开展,只有在体育系科中作一般介绍。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重视下,手球运动从一九五七年的十一人制手球表演赛,发展到一九五九年第一届全运会比赛项目。从此,手球运动被列为每届全运会的比赛项目之一。随着国际上手球运动的发展,由十一人制改为七人制手球运动。我国从一九六四年把十一人制手球改为七人制手球。一九七三年国家体委举办了第一次六单位男女七人制手球邀请赛,从此,全国大多数省市的手球运动蓬勃地开展起来了,每年都分别举行甲乙两级手球比赛。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目前我国竞技高尔夫球运动及后备人才的现状。建议:重视举国体制的培养模式在我国竞技高尔夫球后备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发挥其它培养模式在高尔夫球后备人才建设中的辅助作用;推进竞技高尔夫球后备人才训练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加强竞技高尔夫球后备人才基地建设;促进体制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5.
刘相林  陈春峰 《精武》2013,(18):22-23
本文运用哲学方法,辩证分析等方法,分析竞技手球运动攻守对抗特征,并对我国竞技手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对技战术特点和国家队成绩的影响进行研究,旨在今后对我国竞技手球运动训练、比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一、研究的目的手球是奥运会竞赛项目之一,目前这项运动在我国已经逐渐开展起来,安徽省已将手球列为重点项目之一.本文研究的目的是了解手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素质的特点;安徽省手球  相似文献   

7.
对全运会女足决赛队伍的调查分析表明,全运会女足整体竞技水平发展不均衡,竞技水平呈区域性非均衡发展特征;最高水平女足队伍的整体年龄尚合理,但优秀队员年龄普遍偏大,强队主力队员的平均年龄均已过竞技高峰年龄;女足科技服务存在着观念、认识上的偏差.而整体优势开始弱化;后备人才培养重视不够;教练员缺乏系统培训,综合素质和执教水平偏低;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等是全运会女足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手球运动早在90年以前就在丹麦以游戏的形式诞生了。1928年国际业余手球联合会于瑞士成立。1936年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除此之外还有世界锦标赛,世界青年锦标赛及世界大学生、中学生比赛。亚运会和历届全运会都设有手球项目。据有关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有128个国家开展手球运动,有男女手球队20万个,运动员达450万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篮球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分析,得出篮球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体系应包括竞技能力和潜力培养的可持续发展、科学文化素养的可持续发展和健全人格塑造的可持续发展三个子系统,三个子系统在数量、质量、时间三维空间中均衡发展,保证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篮球竞技运动的发展,对照四川省篮球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原因、找出对策,为四川省篮球竞技运动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推动四川省篮球竞技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广东省竞技体育在奥运会、全运会上成绩有所下滑,这与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所担负的历史重担不相符合.制约广东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在于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体系.本研究围绕广东省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探索建立适合后备人才的功能性体能测试评价体系,在广东省乃至全国逐步推广,以期为我国的后备人才培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1.
篮球竞技运动后备人才是篮球竞技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对河南省篮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探讨河南省篮球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战略性的对策和建议,为河南省的篮球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进一步推动河南省篮球竞技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竞技高尔夫球运动的发展状况,分析国际竞技高尔夫球运动竞争格局,提出我国高尔夫球运动发展的路径:创新管理体制,推进高尔夫球运动职业化、社会化、产业化进程;将女子项目作为发展我国高尔夫球运动的突破口;建立完善的高尔夫球职业教练员培训体系,提升各级教练员的执教水平;以高校为人才培养基地,扩大高尔夫球运动的普及面,建立点面结合的新型竞技高尔夫球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全运会竞赛规程及相关文件的研究,分析竞赛规程的变化对四川省竞技体育带来的影响,提出必须加大后备人才培养,加强三大球运动员培养模式体制创新,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充分利用奥运会成绩的带入,强化优势项目,深挖潜优势项目,抓好新增项目,创建复合型训练管理团队,更好地促进四川省竞技体育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以辽宁承办第12届全运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为切入点,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辽宁竞技体育发展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遇、挑战进行分析。辽宁竞技体育发展具有政策保障、人文环境、基础设施、后备人才等优势,但存在发展战略定位不合理、行政主导模式占主导地位、竞技体育人才流动不合理等问题。在建设体育强国和辽宁全面振兴的发展机遇面前,辽宁竞技体育管理部门应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以全运会为契机谱写竞技体育新篇章。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竞技体育发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省竞技体育的总体水平以获奥运会、亚运会和全运会金牌数,及获年度"国家体育 事业突出贡献单位"次数为标志,在全国名次列前,但一线队伍规模不足,后备人才资源不足是 影响浙江省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安徽省16个地市体校竞技跆拳道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包括运动员参训的态度和动机,教练员综合实力,选材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及培养目标,如何解决好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不足,保证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由此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为今后安徽省竞技跆拳道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对第12届全运会手球预赛,安徽男队与强队的年龄、身体形态、攻防能力、受罚情况等指标作比较分析,研究该队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安徽男队与强队相比"高而不壮"、队员年轻;技战术运用成功率低、准确性差;过分使用远射得分手段,浪费了有限的进攻资源。新的全运周期开始,安徽男队要切实解决上述问题,在融合世界竞技手球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形成先进的技战术风格,有望走出低谷,重溯辉煌。  相似文献   

18.
奥运战略视角下全运会竞赛制度改革的成效与期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奥运战略视角出发,分析全运会竞赛制度改革的成效并提出进一步改革的建议,同进引发一定的思考.认为(1)举办时间的改革为运动员竞技状态调整、多数项目奥运后备人才选拔和优秀运动员运动寿命延长创造了时间上的条件;(2)全运会项目设置改革确保了有限资源的集中配置,促进了我国优势和潜优势项目竞技水平的提高和保持,非奥项目新的生存方式为竞技体育改革提供了经验;(3)代表资格改革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予更多优秀运动员以参赛机会,促进了我国竞技体育整体水平的提高;(4)计分方法的改革促进了人才交流和三大球项目的发展,并对地方竞技体育工作起着积极导向作用.据此提出,(1)全运会举办时间要因项而异;(2)根据项目取得优异成绩的可能性和其社会效益,对全运会项目进行裁减;(3)对运动员、运动项目的交流数量予一定限制,并适当延长交流年限;(4)加大运动员培养单位成绩获得比例,成绩分配比例与运动员交流年限挂钩,同时加大奥运成绩的带入力度,促进"两湖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许冬明  王天聪  叶明  杨继星 《精武》2012,(31):73-73,75
我国优秀运动员的培养依靠业余体校——地方队——国家队的三级训练网模式进行,其中业余体育训练作为竞技体育培养体系的基础环节,在当今这种三级训练网培养模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安徽省业余体校的发展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以安徽省市级业余体校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面谈访问等研究方法和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旨在为促进安徽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1.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及其开发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是由具备竞技运动天赋和才能,并具发展潜力的适龄青少年所构成的资源系统,是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组成部分。竞技体育人才资源开发就其开发的内容而言,包括数量开发、质量开发和结构开发三方面;其形式又有基础性开发、提高性开发和后续性开发。开发的目的不同,选择的形式也不一样。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的开发,则(下转第55页)是在运动寿命周期的选拔期和成长期内,在科学选材的基础上,对适龄青少年运动才能及其相关素质所进行的基础性开发为主的开发。2.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开发的特点(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