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也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明的规定。这是我们党在全国代表大会的件中,第一次明确地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明作出部署,并将它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明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明一起,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目标。认真研究和积权落实十六大的这一战略部署,是进一步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明,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明建设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也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明。人类的明是全面的,既有物质明,又有精神明,还有政治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做到三个明共同发展。只有精神明和物质明,是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的。因此,必须重视政治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上发出了在三大明协调发展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号召,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明观的新发展。我们必须正确把握三大明及其协调发展,做到三大明一起抓。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有党的正确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三大明协调发展的目标一定能够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5.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是江泽民在认真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治国新理念,是我们党的治国方略上的新发展,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两有机结合,揭示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治国方略的科学认识,对于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项新要求。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要胜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从党的自身建设抓起。社会上的许多不和谐现象,都与党自身存在的不和谐或多或少有关,甚至有的根源就在于党自身。社会上的不和谐现象不太可惧,党自身的不和谐现象足以堪虑,社会要和谐,党必先和谐。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把它与党的自身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深刻的含义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政治明的提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必然产物,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新的社会实践的需要,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章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党作为执政党的现代化问题等方面探讨论述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明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首先.这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的新认识,反映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现阶段社会矛盾发展的特点,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我们党认识到,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不仅要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而且要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并使它们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政治明是人类政治明发展的一个崭新阶段。它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而且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政治明概念的提出,指明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根源和理论脉络,开拓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明认识的新境界,是对邓小平理论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民主不仅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而且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