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央电视台1997年摄制的大型电视献纪录片《达赖喇嘛》在对外宣传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可以说是一个突破。  相似文献   

2.
李宇 《对外大传播》2010,(10):29-30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国电视对外传播取得了飞跃式的进步,单就"硬实力"而言,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准。国家对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也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可以说,我国对外电视正处在一个绝佳的发展阶段,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也处在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期。但是,我国电视对外传播依然存在着"外忧"与"内患"。  相似文献   

3.
正与中国不断增强的国际影响力相伴而生的,是海外媒体对中国关注度的显著提高。2016年内,继《中国新年》《中华的故事》之后,BBC又制作播出了一部关于中国的纪录片——《中国创造》(Designed in China)。这部纪录片在对中国科技发展啧啧称赞之余,惯常地对中国的政治体制进行了质疑指责。由此看来,如何打破西方媒体对中国形象的他者化塑造,引导海外受众全面而客观看待中国,依然是中国形象对外传播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没有预设立场 2008年,包括英国广播公司在内的多家国外电视台都播出了旅英华人、独立制片人书云的五集电视纪录片《西藏一年》(A Year in Tibet),在海内外引起了轰动。与纪录片同步在英国出版的,还有一部同名的纪实文学,翌年在中国大陆翻译出版。  相似文献   

5.
对外化交流是我国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整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节由于具备节目多样、时间集中、各界参与性强和影响面广等优势,在各国的对外化交流中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已成功地举办了两届。通过举办剧场演出、剧目交易、艺术展览和群众化活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努力荟萃各国艺术精品,展示中国艺术佳作,汇集化方面精英,从而大大开拓了市民化视野,提升了城市品位格调,展示了中国、上海改革开放的良好形象,有效地促进了国际化艺术交流。就像孙家正部长所指出的“上海这座城市因为有了艺术节而变得多姿多彩,魅力四射。”  相似文献   

6.
正2012年初,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制作的五集大型纪录片《春晚》登陆央视荧屏;次年2月,由美国国家地理频道重新剪辑的50分钟时长的《春晚》国际版Inside China’s Biggest Gala(《透视春晚:中国最大的庆典》)在其所覆盖的26个亚洲国家播出①,成功实现了这一国产纪录片的对外播出,也开启了2013年中国纪录片"走出国门·讲述中国"的步伐。2013年12月29日,第三届  相似文献   

7.
●电视外宣是我国文化和民间外交的重要渠道,在对外传播、国际舆论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电视外宣的新任务,就是要通过国际化的观念、中国化的视角、全球化的语言,向外部世界说明中国的政治立场、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说明真相,消除误解,化解矛盾,结交朋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营造和谐、良好的国际环境。●电视外宣要充分发挥电视的传播功能,肩负起"民族文化大使"的使命,宣传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文明,鼓舞民族斗志,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大交流、大和谐、大繁荣,不断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8.
对于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变化,纪录片无疑应当充分、生动地加以纪录、反映和解析。从而就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做出中国纪录片工作者的独特解读。这不仅是国人的需要,也是世界的需要。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变化为纪录片提供了丰富的报道资源。  相似文献   

9.
张立峰 《职业圈》2007,(6X):21-22
当前,我国电视纪录片的生存境况并不乐观,在走过一段繁荣发展的高峰后又开始步入一个低谷,文章就制约我国纪录片发展的因素和我国纪录片的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栗子 《文化交流》2016,(5):12-16
近年来浙江纪录片出品繁花似锦。该文以大型纪录片《南宋》和《艺术:北纬30度》为范本,展现制作团队的思想碰撞、融合和艰辛的创作历程,以全球化视角解读全人类的文明。《一本书一座城》《人文深呼吸》《中华好故事》等优秀纪录片,硕果累累,点赞频频,向全世界传递了中国文化和浙江故事。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中国电视对外传播领域有一件值得载入史册的事件,即中央电视台创立的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英文缩写为CGTN)正式开播。正如1992年中央电视台创办第四套节目(CCTV-4),成为中国电视对外传播史的标志性事件。中国电视国际频道是中国电视对外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对外宣传不再局限于发行外报刊和广播外与节目的“超距离”接触,而是让一条条满载着中国人民心声和愿望的船驶向大洋彼岸,驶向全世界。“中国化周”和“西藏化周”等一系列展示中国人现代生活真实风貌的系列大型活动,正以艺术、化的力量超越着政治屏障。中国的对外传播也不再仅局限于狭义上的传统外宣领域。“立足于基本国情,全方位地向世界介绍一个真实、进步、开放的中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新格局下的《对外大传播》,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探索向世界“说明中国”的方法。这组章旨在从对外传播的实例出发,与大家共同探讨推动中国的传播事业。  相似文献   

13.
1991年11月,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随着两国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交往与合作的不断发展,两国的化交流也日趋活跃。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中国电视连续剧持续在越南播放,并深受越南各阶层观众的欢迎和喜爱,而且经久不衰。可以说,中国电视连续剧在越南影视舞台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真实再现"的应用产生的效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它的出现,弥补了创作过程中历史影像资料不足的遗憾,丰富了电视画面,提高了观赏性。"真实再现"作为一种纪录片的创作手法,一直是存在争议的,其争议的核心在于对纪录片的真实性的理解。本文简要梳理了"真实再现"的发展,并且针对"真实再现"的争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电视纪录片、专题片中,合理、巧妙运用后配音乐与同期声是创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充分调动观众听觉、发挥审美情趣、渲染环境气氛的重要元素.文章对此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从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到中国足球出线,从姚明、刘翔成为超撅巨星到2006年多哈亚运会中国队大获全胜,我国体育事业以其前所未有的蓬勃姿态令金中国为之兴奋,金世界为之瞩目。电视体育资讯节目在今天也承担起了愈发举足轻重的职责。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电视体育资讯节目不仅承载着向大众传递最新体育信息的任务,更是对外宣传我国体育文化、展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面貌的一个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7.
业界信息     
《对外大传播》2007,(7):5-5
日本共同社社长访华;大型纪录片《香港十年》在中央电视台播放;中国将参加第20届莫斯科国际图书博览会;电视专题片《孔子》年底制作完成。  相似文献   

18.
《对外大传播》2014,(1):20-20
正本刊讯2013年12月13日下午,"十年回顾,十年展望"五洲传播中心与新西兰自然历史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在京举行。新西兰广播部长克雷格·福斯、新西兰驻华大使伍开文出席了签约仪式。五洲传播中心长期致力于中国题材电视纪录片的国际传播,是国内最早开展纪录片国际联合制作的机构之一,与新西兰自然历史有限公司的合作始于十年前,双方合作拍摄了30多小时的中国主题电视纪录片,传播到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后,双方将全面深化合作关系,在节目开发与制作、传播渠道拓展、影视衍生品开发、人才培训等领域展开广泛合作,以国际  相似文献   

19.
孟建  董军 《对外大传播》2013,(11):34-36,43
本文运用国际传播的研究方法,在注重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对外传播构成巨大障碍的“中国威胁论”进行了全球背景下的分析和研究。尤其对美国、西欧、日本、印度四个国家(地区)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通过研究本文发现,在看似同样的“中国威胁”论调下,隐藏的其实是各个国家的不同想象和各种诉求。本文认为,我们要迅速改变以往“大一统”的对外传播格局,应立即实施区别化、区域(国别)化、精准化的对外传播战略。通过迅速实施这一战略,大大提升我国对外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20.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中共云南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策划,云南对外宣传品制作中心、云南兴科企业集团录制拍摄大型电视纪录片《滇缅路风云》,为纪念50多年以前为修筑、争夺滇缅公路而流血牺牲的各国军民,并将以此片献给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全片共分10集。第一集,打通滇缅路,介绍50多年前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打通出海通道运输国际援华物资,中国数十万各族人民栉风沐雨,忍受,以牺牲2000多人的惨重代价,跨越横断山脉,赶修滇缅公路,被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