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张璇 《对外大传播》2010,(12):43-44
时政活动报道是日常新闻报道的重点,任何媒体都非常重视,通常会被安排到突出位置。做好时政报道,尤其是重大事件,是构成媒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中国网作为一个中央重点外宣网站,侧重对外报道,因此时政外宣则成为报道的重中之重。中国网也多次在此类全国范围内的新闻评选活动中获奖,特别是人大新闻奖,自2008年网络作品开始参与评奖起,中国网已连续三年获奖。就这些年的成绩来看,  相似文献   

2.
对外宣期刊过去经济报道的评价第一,外宣期刊过去的经济报道主要是成就展示型的。由于西方一度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信息封锁,中国的声音很难被世界倾听,所以我们创办《中国建设》这本外宣刊物目的就是向世界传达中国的声音,介绍中国的建设成就,也就是说办刊的目的是介绍和展示。过去中国的经济一直处在一个较低水平,对世界市场的影响不是特别大。没有那么多的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3.
2013年是中国新闻对外报道值得关注的一年。这一年,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就对外宣传工作做了重要阐述。他要求外宣媒体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对外宣战线的从业人员来说,这既是勉励又是鞭策。年头岁尾之际,回溯一下这一年的对外报道,深感压力、挑战与攻坚时刻相伴,如何让外宣媒体的中国声音更有分量是非常值得思考的议题。  相似文献   

4.
境外媒体关注北京奥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8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不足600天的日子里,国际媒体越来越聚焦北京奥运。海外媒体如何看中国举办2008奥运会,他们在报道中国筹办奥运的过程中又采取了怎样的视角,他们如何理解2008北京奥运,这些正是中国媒体非常想了解的。本刊现开办《奥运·媒体》栏目,通过编译海外媒体上一个月对2008北京奥运的相关报道,呈现他们所关注的一些问题,以及他们报道的视角,以供外宣工作者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不足600天的日子里,国际媒体越来越聚焦北京奥运。海外媒体如何看中国举办2008年奥运会,他们在报道中国筹办奥运的过程中又采取了怎样的视角,他们如何理解2008年北京奥运,这些正是中国媒体非常想了解的。本刊现开办《奥运·媒体》栏目,通过编译海外媒体上一个月对2008年北京奥运的相关报道,呈现他们所关注的一些问题,以及他们报道的视角,以供外宣工作者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正聘请外国新闻工作者,尤其是高端专业人才,参与我们的国际传播,有助于融通中外话语体系,贴近外国受众,弱化外宣媒体"喉舌"特征,提升对外传播的效果。本文以英文媒体为样本,分析当前外宣媒体中外籍新闻人才的聘用现状及其所发挥的作用,探讨外籍员工引进和管理的问题与路径。一、国内英文媒体聘用外籍新闻工作者的现状我们向世界传播中国,关键在于如何让外国受众"想  相似文献   

7.
对外传播是我国新闻传播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所说的对外传播即我们习惯所说的“外宣”,就是通过向世界客观、全面地介绍、报道中国,让世界正确地了解中国,树立中国的良好国际形象,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目前世界信息传播业方兴未艾,第四媒体(互联网)崭露  相似文献   

8.
2008年发生的拉萨“3·14”事件和今年的乌鲁木齐“7·5”暴力事件是对我国网络外宣媒体的两次重大考验。两次事件发生后,人民网外文网站(英、日、俄、法、西,阿)集中全力,客观及时地对事件真相进行了报道,揭露了达赖和热比娅等分裂势力的本质,传达了中国的立场,如实反映了民众心声,在这场与西方媒体的“舆论战”中发挥了重点新闻网站的重要作用。但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在当前媒体“西强我弱”的总体形式下,要促进西方读者对中国的了解,在国际舆论中发出增强我国媒体的话语权,在涉及西藏、新疆的报道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9.
本刊[地方外宣]专栏创办5年来,得到了广大地方外宣干部的热情关怀和积极支持,也得到了各界的好评和鼓励。在1999年中国外文局第五届优秀书刊评比中,[地方外宣]专栏获得了优秀栏目奖。编辑部还对地方外宣干部的来稿做了评选,有70多篇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稿件获奖。为了更好地促进地方外宣事业的发展,更密切编辑部和地方外宣部门的联系,也为了在新世纪使我们的刊物办得更有特色,在中国外文局领导的支持下,本刊编辑部和中国报道杂志社将在2000年举办“中国报道杯”地方外宣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10.
<正>如何顺应全球媒体融合的大潮流进行自我变革,更好地向海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是以新华社为代表的中央外宣媒体当下面临的重要课题。欧洲是中西方媒体交锋的前沿阵地,新华社在欧盟总部所在地布鲁塞尔设有欧洲总分社,统辖新华社全欧40个分社的报道和管理工作。近年来,新华社欧洲总分社在深入调研欧洲媒体融合形势基础上,着力提升报道水平,打造"网上通  相似文献   

11.
如何做好抗战胜利70周年的对外报道,是当下外宣媒体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金融时报》和新华社有关中国慰安妇的文章,对如何将历史事件写出新意,让外国读者了解并为之所动,给出了启发。  相似文献   

12.
2017年10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引用诗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希望境外记者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报道中国。毋庸置疑,外媒对中国的报道还有偏见,对中国形象的描绘还有“偏色”。新时代下,中央外宣媒体正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不断提升对外报道话语权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2017年,外宣的主线毫无疑问是党的十九大的对外报道和十九大精神的对外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对国家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的重大判断。新时代,也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时代,为我提升国际话语权提供了难得机遇。作为外宣媒体,2018年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传播好新时代的中国声音,用外界听得懂的方式介绍新思想、新举措和新进展,对外展现一个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深圳滑坡事件,选取中外报道,探讨了突发事件对外宣媒体的挑战。如何对外报道突发事件,占据议题设置的主动权,作者提出报道的"深度"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阿尔及利亚三家主流新闻媒体对中国抗疫持关切、肯定和支持态度,具有大量事实支撑的中国官方信源和话语在其涉华疫情报道中占据较大优势,对华质疑“病毒起源”和“隐瞒疫情”的少量负面报道也呈现迅速自我纠正的现象。相较之下,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方话语未占优势。这些报道清晰诠释了中国一贯秉持“真实亲诚”的对非政策理念,勾勒出中国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负责任大国形象。中国外宣工作者在今后的外宣实践中应更加注重夯实对外宣传工作的基础,大力提升对外传播的软硬件实力,提高我国“媒体外交”的质量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政府和人民率先抗击疫情,为世界各国赢得了两个月的时间。中国与世界多个国家携手抗疫,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国际担当。但在西方少数发达国家的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污名化中国现象沉渣泛起,其具体表现是什么?对于西方媒体涉华报道中的偏见,中国将如何应对?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以英国主流媒体《泰晤士报》为研究对象,分析该报半年来在疫情报道中建构的中国形象,并针对其报道特点,探索未来中国外宣的话语对策。  相似文献   

17.
消息源在媒介议程中充当重要角色,决定了受众获取的信息,同时也呈现出社会的背景与形象,①对于受众的舆论引导是嵌入式的、潜移默化的.当前国际传播呈现传播主体多元化趋势,在外媒涉华报道中,新华社等传统外宣媒体不再是占垄断地位的中国消息源,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已成为外媒涉华报道的重要消息源之一.本文通过对近五年来社交媒体与传统主流媒体被外媒引用的情况,来分析社交媒体平台在塑造中国形象中的角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中国对外传播主体的多元化策略.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方城县针对目前内陆县市对外宣传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对策,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采取得力措施加强对外宣传,把外宣工作推向了经济建设主战场。为改革开放,招商引资,发展地方经济创造了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方城的外宣经验,曾在中央外宣办《外宣工作通讯》、中国外局《对外大传播》等多家媒体上予以刊发报道。  相似文献   

19.
正中共十八大后一年来,中国梦引起了世界舆论的普遍关注,也成为我国媒体对外宣传的一个重点。我们在这里就得失作一些总结,为2014年更好地做好中国梦的报道,提供借鉴。一、首先,通过认真的学习和大量细致的调研,把握中国梦的内涵以及海外的疑虑,做到知己知彼,使外宣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20.
<正>一提起对外传播,人们通常想到的就是针对海外受众报道中国,围绕中国议题的话语权与海外媒体展开竞争,在答疑解惑中掌握主动权。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海外媒体对国内舆论阵地的穿透力正在增强,与海外媒体在国内的交锋越来越值得重视,这意味着对内、对外两个舆论场的互动会更加紧密,"后院"里的舆论引导将越来越成为外宣媒体不能忽视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