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色研学旅行是课程思政和跨学科教学的新型德育模式,因此设计兼顾思政教育和地理教学的红色研学旅行课程,有助于促进中小学生思想政治学习和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机融合。以"丹桂飘香"安徽金寨红色研学旅行课程为例,阐述红色旅游资源对接研学旅行课程的内容设计与实施困境,并据此提出展望。旨在延伸校内课堂以拓展学生学科知识,注入红色教育以坚定学生理想信念,进而充分发挥研学旅行课程中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
山东临沂市莒南县第四小学是沂蒙山区的一所"红色"学校.近年来,学校在"信仰领航,为幸福人生奠基"核心理念的引领下,以培养"健康、阳光、乐学、向善"的少年君子为育人目标,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红色资源,注重历史传承,以红色教育为引擎,让红色基因真正实现入耳、入脑、入心,为学生成长打好精神底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学校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区域认知能力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区域认知的红色研学旅行设计,能更好地让学生探究红色资源的地理成因和历史成因,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地理实践力.文章以"中原地区红色研学之旅"为例,从确定主题、选择红色资源、确立实践目标和要求、设计实践内容和行程方案等方面进行实践课程设计,对学生进行区域认知能力培养和红色精...  相似文献   

4.
通过红色教育研学活动培养学生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的情感,是落实三大文化教学的有效路径。贵港市东津一中以当地红色景点谭寿林故居为研学地,以制作宣传板报比赛活动为项目,以谭寿林革命事迹为教育内容,以研学旅行、制作宣传板报为实践活动,以弘扬革命精神为目标,以实时跟进的评价方式,呈现初中红色教育研学旅行校本课程项目化实践过程,为红色教育校本课程项目化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5.
雷杰能 《江西教育》2022,(13):39-41
南昌市青云谱区"讲好青云故事,传承青云精神"中小学生讲故事比赛举办了3届,一届比一届精彩,已成为青云谱区红色教育的一个品牌.在比赛中,参赛选手从不同视角和层面,深情讲述青云谱区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辉煌的工业发展史、抗"疫"中身边的典型、各行各业涌现出的杰出代表的先进事迹,让广大学生受到了红色精神洗礼.  相似文献   

6.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历史进程中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扎根祖国大地,历史跨度长达百年,内容丰富感人,因其直观生动而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对广大青年学生,高校应通过校园红色文化建设和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学习实践活动,以"双平台"学习和网络宣传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切实提升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和正确的价值观引领.以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对传承红色精神的意义为切入点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7.
红色家书是第一手的红色文化史料,是革命烈士用鲜血书写的爱国宣言.将红色家书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有利于培育大学生树立家国情怀,有利于引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背景下,以"三全育人"与"十大育人体系"为基础,将红色家书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探索以课程育人为核心、以实践育人为基础、...  相似文献   

8.
李霞  钟志宏 《考试周刊》2013,(84):22-23
赣南是我国红色文化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在当前条件下,充分利用赣南红色文化资源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创新精神教育,打造全国、赣南高校红色文化资源教育基地,对实现中国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红色研学旅行作为一种特殊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式,对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研学旅行中融入红色元素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借助区域红色资源开展红色研学旅行应是中小学生的必修课。通过对邯郸地区红色资源调研并对红色研学旅行项目构建进行了具体分析,探索出了地方特色红色研学旅行项目构建的指导策略,构建符合当地特色的红色研学旅行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0.
苏联的"红色经典",在苏联本土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遭遇,译介到中国后,由于中国社会现实环境的变化,这些"红色经典"作品同样经历了坎坷命运,这是值得思考的文化现象.文章通过对苏联"红色经典"在中国的冷热境遇的分析,探讨苏联"红色经典"如何在当代中国增殖和诞生新的意义,使其成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重建中国现代文化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肖梓蝶  涂建华 《地理教育》2022,(z1):198-200
一、地理研学活动中渗透红色革命精神的意义 1.精神层面:继承和发扬红色革命精神 唯物辩证法认为,革命精神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只有建立在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上的革命精神,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影响力和促进力.因此,红色革命精神也要在新时代中国国情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地理研学旅行中渗透红色革命精神,在促进学生...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20,(8):113-114
甘肃省会宁县地区红色旅行资源丰富,适合开展红色研学旅行项目。会宁县的红色研学旅行开展应因地制宜,将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结合起来,推动素质教育的开展,建立健全相关的保障措施,努力打造美丽红色会宁。笔者将结合高中英语教学经验,简略说明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红色精神熏陶,并对会宁红色研学旅行的开展提出意见,给广大青少年学子提供感受革命精神、聆听红色经典、增强实践能力、丰富知识的研学教育场所。  相似文献   

13.
论述“红色资源“的内涵及历史和现实价值,探讨开发“红色资源“在大学生中的特殊价值,提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发“红色资源“价值的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在继承了红色经典电影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适应新时期的受众需要,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创新,受到了大众的欢迎."红"流来袭,红色偶像的榜样教育不容忽视,这与红色偶像形象塑造的平民化、个性化、多样化、层次化密切相关.展望未来,重提红色偶像信仰将是其形象塑造的另一趋势,这必然也会时大学生深刻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红色文化的传播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切实把红色资源开发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精神,郑州市二七区大学路第二小学把"二七精神打底,红色基因铸魂"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线,将二七精神的内涵与学校的育人目标相融合,贯穿于立德树人的课程体系中,充分挖掘红色文化的丰富内容.  相似文献   

16.
红色研学旅行是文旅融合的典型代表,运用昂普理论,分析了甘肃省红色研学旅行的开发资源R性、市场M性和产品P性,从研学主题设计和研学线路开发两个方面,构建了甘肃省红色研学旅行产品开发设计思路,从运营模式建设、健全组织体系、扩大舆论宣传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甘肃省红色研学旅行产品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龙家小学是贵州莽莽大高原的一所乡村学校,学校的后山坡上就是当年59名红军牺牲的万丈坑。红军长征的故事在家乡这片土地传颂。学校如何创新运用红色的宝贵资源,建设乡村  相似文献   

18.
朱渊文 《辅导员》2011,(13):38-41
浙江省宁海县,古称"缑城",傍山依海,风光秀美。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更令其散发出无穷魅力。从古至今,富有"大气、正气、硬气"精神的宁海人民,勇于保家卫国,善于开拓进取。从刚直不屈、孤忠赴难的明代大儒方正学,到被鲁遇先生称为具有"台州式的硬气"的"左联"五烈士之一柔石,再到无数为新中解放浴血奋战、为家乡建设无私奉献的英雄模范、时代先锋,宁海为世人展现了一抹绚烂的"中国红"。为了探寻和延续家乡红色文化,从2006年开始,宁海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便以"红色精神代代传"为主题,借助重大纪念日和节日活动的良好契机,打造"快乐成长一日营",制作"红·记忆"特色网页,组织和引导全县少先队员自主参与、快乐体验,在追溯历史、感悟历史的实践过程中,全面培养他们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  相似文献   

19.
<正>赣州市南康区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热土,是赣南最早成立县级苏维埃政府的地方,是革命先驱陈赞贤、黄祖炎的家乡。数万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积淀了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诞生了许多“红星学校”。近年来,南康区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育人作用,深挖校内外红色教育资源,在传承红色文化的基础上,不断赋予新时代内涵,让每个学生体验“沉浸式”红色教育,让传统“红星学校”焕发时代新颜。  相似文献   

20.
<正>江苏省张家港市崇真中学金港红色教育馆是学校"崇真德育"课程基地的重要活动场所和互动平台,2018年由江苏省张家港保税区投资建设,并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金港红色教育馆以中国革命发展为主线,以金港地区的革命代表人物和革命事迹为主体设立展区,分为"薪火""烽火""曙光""荣光"四个篇章,展现了在中国革命血火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在金港这片红色的热土上,革命先烈们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张家港市崇真中学所在的江苏省张家港市金港镇,有着悠久历史与丰厚的人文传统,为学校课程的不断丰富提供了大量资源。除金港红色教育馆之外,学校还建有"三刘"文化陈列馆,呈现中国现代文化名人刘半农、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